安溪县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3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茶产业是福建省安溪县的支柱产业,2009~2011年,安溪县持续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来自茶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帮助茶农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现将我县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一、茶叶农药残留的形成原因
  1.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有极个别农药经销商、茶农暗中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尤其是外来流动商贩,从周边市、县贩运禁用农药至我县销售,导致以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禁止使用的茶叶农药残留事件时有发生。
  2. 凭感觉盲目用药 我县茶园的生产管理除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的自有(或挂钩)基地外,基本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管理为主。分散经营户以中老年为主要群体,经营管理观念较为守旧落后,科学用药认识不足,常凭个人感觉和习惯用药、盲目用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3. 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随意加大用药量 有的茶农思想比较保守,习惯用某种成分的农药,就长期单一使用同种农药,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效下降,加上用药量随意加大,导致农药残留检测超标。
  4. 不合理农药混配 有些茶农不了解茶园病虫实际情况和主要防治对象,在选购农药时把防虫、治病的多种农药一起购买混配使用,不但浪费农药、增加成本,而且造成农药积累降解慢,使茶叶农药残留累积。
  5. 不重视农药安全间隔期 个别茶农在茶青采摘前担心受病虫为害,打保险药,一旦新梢芽叶生长成熟就采摘,安全间隔期不到,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二、茶叶农药残留的控制对策
  1. 抓农资源头管理,实行准入报备制度
  ①严把归口关、报备关。县农业与茶果局加强农资源头管理,整合县级经营公司及旗下经营网点,组建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凡进入我县行政区域销售的农资,均须向县农业与茶果局申请报备,统一组织经营全县农资。
  ②严把准入关。县农业与茶果局组织成立农资准入专家组,对农资进行审核准入,从源头上严把禁用农药及农药“三证”不全或过期的农药产品关,同时对水溶性强的农药如啶虫脒、吡虫啉、马拉硫磷等不予准入,避免在茶树上使用,确保用药安全。
  ③严把源头关。2011年3月启动“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对取得准入资格并经招投标中标的每一瓶农药实行条码准入管理,发放农户农资购买卡,农户凭卡购买农资,确保农资流向随时可以追踪。
  2.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①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成立县、乡(镇)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队伍,县农业执法大队常年开展农资市场执法督查,对市场上的农资实行跟踪管理,进行质量抽检,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取消农资的准入资格。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农药产品被取消准入资格。
  ②严厉打击经营违禁农药和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
  ③实行农资举报重奖制度,最高奖励10万元。
  3. 加大茶叶质量抽检 按茶叶采摘季节,随机抽检县域内茶农的毛茶在制品、茶企的终端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茶叶给予没收销毁,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2012年上半年,共抽检茶样644例,合格率为97.5%,比去年同期提高1.4%。
  4. 实施茶业万人培训工程,提高茶农的科学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多次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韩文炎等茶叶专家及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到我县作有关茶叶质量安全、科学防治茶树病虫害等的专题讲座。县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各乡(镇)和茶叶生产村落,开展以茶树无公害栽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农药安全使用、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茶农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防治技术水平。
  5. 加强生态茶园建设,提高茶园基础质量 以规范化茶园建设为契机,以整个茶园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即实施树、草、肥、水、路和无公害管理的“5+1”模式,改善茶园小气候,做到茶园生态环境优化、梯壁牢固、水土保持良好、物种多样,确保茶叶产品优质安全。自2005年以来,已建设规范化生态茶园25万亩。
  6. 加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增强产业带动功能
  ①坚持“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实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提升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化经营形式,稳步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逐步实现茶园规模经营、质量管控(如举源茶业、长坑珍田等合作社都建立了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集中培训,统一购药、统一喷药、减少用药次数等工作,并向社外部分农户提供有偿服务,解决了茶农一家一户分散防治,错用滥用农药或错过防治适期的问题,起到节本增效的效果,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②推广茶业联作制管理模式,提高茶农对农药残留后果的认识并增强其质量意识。茶业联作制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以“自愿组合、相互监督、捆绑签约”为原则,通过建立协议联作基地,采取多户茶农联保(由8~12个农户自愿结合成1个小组,以小组的名义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茶农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公司统一发放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毛茶原料,最终达到整个基地科学合理用药。如华虹茶业有限公司推行的联作制管理模式,已覆盖7个行政村、117个联作小组、1336个农户,茶园面积900公顷,其管理模式已在全县茶园推广。
  7. 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 在茶园上推广以螨治螨的绿色防控技术,引进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繁育的捕食螨(胡瓜钝绥螨),在县茶科所、华虹等茶叶基地释放,防治螨类害虫;引进微生物源和植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素、多抗霉素等,防治茶丽纹象甲、斜纹夜蛾、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等,减少用药次数。
  建立村级绿色防控示范片,在金谷镇渊兜村建立扦插信息素+黄板人工诱杀害虫示范片,在蓬莱镇鹤前村建立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扦插信息素+黄板示范片,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
  8.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①正确选择农药品种,适期用药。根据防治对象,正确选择农药品种,对症用药;加强病虫害调查预测预报,掌握防治适期,适时用药,把病虫控制在为害初期,如有病害应在发病初期用药;假眼小绿叶蝉应掌握在低龄若虫盛发期用药;斜纹夜蛾喜欢夜间至次日清晨出来活动,应选择黄昏后用药;蚧类、黑刺粉虱宜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
  ②实行轮换、科学混合用药。相同成分的农药1个茶季宜使用1次,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可将茚虫威、吡蚜酮、联苯菊酯等农药轮换使用。当茶园发生多种病虫时,按主要防治对象选择农药,混用其他农药,起到兼治或增效的作用,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如防治茶丽纹象甲将杀螟丹与白僵菌871菌粉混用效果好。
  ③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保证防治效果。一是正确掌握用药量、药液浓度和用药次数,在茶树生产管理过程中,尽量做到春茶不用药,夏、暑、秋茶各喷1~2次药;二是喷药时注意均匀周到,对在叶背为害的虫害,必须均匀喷湿叶片正反两面,以提高防治效果。
  ④遵守安全间隔期。根据农药安全间隔期的长短,严格遵守各种农药安全间隔期,不提前采摘茶青,确保茶叶农药残留不超标。
  此外,拟出口销售的茶叶,要根据出口国的有关规定选用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362400)

相关热词搜索:安溪县 农药 残留 对策 茶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