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综合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措施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要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要在解放思想、
  加快更新观念中建设生态文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仍然面临着许多阻力,首要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不讲质量效益而盲目追求高增长、以“GDP”论英雄、追求高消费生活方式等思想观念,尤其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推动工作手段程度不同地存在,阻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转变价值观念、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谋划发展特别是筹划开发项目时首先要算生态效益账,绝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的发展。要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特别是抓好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与观念转变,使科学发展观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扎根、行动上自觉、工作中落实得富有成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理论及适用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全体公民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积极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要在强化基础设施中
  建设生态文明
  可以说在贵州未来三十年内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第一位的,任务重、难度大,必须一边打基础,一边抓发展。应按照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加快打通我省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通道,调整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实行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并举,力争用两到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实现与省外和省内各县域之间的快速连接,逐步达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通三级公路的目标。同时以贵阳4E级国际机场为中心,支线机场为网络,形成空中高速运输体系。从根本上改善我省交通条件。要完善水利建设规划,加快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重点的水利建设,统筹考虑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确保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如期实现。
  
  要在强化基础设施中
  建设生态文明
  要按照石宗源书记“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百姓”的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富民强省产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只有保住青山绿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住未来的竞争优势。如果贵州交通便捷,四季青山绿水,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一尘不染,吃得健康、住得舒适,卖的东西富有特色,加之服务优良,贵州就会成为消费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加上从绿水青山中寻求金山银山的农业发展之路,依托特色、绿色、高效农业和旅游度假,就可以大大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目前,我省资源利用有三种不良情况:一是乱占资源、破坏环境,二是贱卖资源、无序开发,三是经营粗放、附加值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淡薄。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才能在保住青山绿水中加快贵州发展。要深入研究科学利用特色优势资源的有效途径,积极发现和挖掘资源的市场价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利用青山绿水来造福人民。
  
  要在开拓创新中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创新促发展、促跨越。一是机制体制创新。要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要抓好体制创新。目前贵州的上市公司规模小、数量少,全省只有15家,总体规模还小于沿海地区的某些县。如果不善于把资源变成资本,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十分不利。要充分发挥金融在贵州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探索资源转化成为资本的有效办法,不断创新资本市场运营机制,积极搭建金融平台,积极探索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有效办法,让资源走向市场。二是技术创新。100多年来,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省在工业、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都有不少技术创新的空间,应当把这些领域的创新放在我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三是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健全新的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注重生态政绩、民生政绩、科学发展实绩的指标体系。逐步形成制度考核和社会参与评价的科学全面的工作考核体系,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
  
  要在扩大开放中
  建设生态文明
  近几年来,贵州省对外开放取得了较大成果,美国沃尔玛、日本京瓷、香港新世界和瑞安、中华电力等一批国内外优强企业相继来黔投资。但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我省的对外开放还相当落后,外贸进出口在全国倒数第一,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我省开放步伐较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工业经济中国有经济约占70%。二是外资利用率低,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84亿美元,仅占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1%。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较弱,多数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技术改造滞后,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不强。对此,要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力争在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上取得新的提高。要在扩大开放中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以国有经济为主向以混合经济为主的转变,谋求在产权多元化的制度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切实提高贵州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贵州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贵州制造”尽快融入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之中,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一部分。
  
  要在推进城镇化中
  建设生态文明
  城镇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城镇已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城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贵州城镇化相对滞后,2006年城镇化率仅27.5%,为全国倒数第一,是全国唯一城镇化率低于30%的省份。这是贵州经济总体落后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扩大非农产业发展问题,加快城镇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生态文明建设也难以持续。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城镇集群,探索有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一要靠优势产业来支撑。要抓住贵州地域特色优势,分类发展中心城市、专业工业城市、文化城市、服务城市、旅游专业城市、特色生态城市。二要靠文化来支撑。文化是城镇的灵魂,贵州的城镇建设要体现民族民间文化特色。三要靠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来支撑。结合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和人文特点建设旅游城镇,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四要靠抓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来支撑。坚持城乡统筹,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推进城镇户籍、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更多地向城镇转移。如果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60%,贵州就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更高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要在谱写
  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中
  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实质是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关注民生,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事情解决好。当务之急在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增收脱贫。2006年,全省贫困人口254.6万人,加上农村低收入和城市低保人群,共约8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总体上看,贵州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但如何由输血式扶贫转向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由着重解决温饱转向着重解决发展问题,是一篇亟待创新的大文章,应下大力气抓出成效。要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落实好开发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等扶贫措施,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化扶贫。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是志气的志和智慧的智相结合,要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而不能只是输血。关注民生,在我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开发中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要把矿业、矿山、矿工和资源开发中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突出问题切实加以解决,使资源开发的成果惠及群众、造福于民。同时,要大力培育对群众就业带动力强、增加收入快的资源开发产业,大胆探索矿山居民用土地、林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千方百计让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形成共同开发、共同保护、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利益格局。
  
  要在高举团结旗帜,
  营造和谐氛围中建设生态文明
  由于地理、人文环境较封闭,我省一些干部群众的合作发展意识较为淡薄。狭隘的地域观念和互不服气、互不容忍、互不协作的思想观念,使许多资源、品牌、优势整合不起来。如贵州茶叶牌子多达150多个,辣椒牌子近80个。牌子零碎、杂乱,形成恶性竞争,失去贵州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我们要高举团结旗帜,倡导“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培育和增强贵州地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倡导和谐文化,提倡领导和群众之间、各级领导干部之间、各民族之间、本地人和外乡人之间、地方和企业之间的团结协作,对贵州加快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扯皮、不内讧、不争论、不炒作,齐心协力,用团结来做大贵州品牌,以和谐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文明建设 推进 生态 采取综合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