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新闻稿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农村已迈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废弃物增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定引导性、激励性的政策,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推动农民自觉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大农村污染整治力度,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
  我省农村污染正面临着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相互污染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严峻形势。从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4种:(一)农民对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认识不够。 (二)经济落后,对治理农村污染的投入不够。 (三)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不够。 (四)受技术限制,对适用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新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不够。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他们虽然已经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治理,但治理的模式不恰当,导致点源污染治理效果不高,效果不明显。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以“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村容整治”主题,让农村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宜人起来。
  一要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农村的科技教育,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行为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有极大危害的。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活动,向广大的农民朋友宣传既有利于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生产的方法。帮助农民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治理水平。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农村在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方面十分薄弱。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治理水平。一是加快建设农村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这是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治本之策。二是搞好县域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和统筹安排,以减少污染治理的成本。三是修建农村净水工程,缓解水污染。四是建立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环境保护示范村。可先在一些经济基础好的村和乡镇企业试点成功后推广。
  三要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和产业协调发展。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的结构。同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一些经济效益好而污染比较少的生态农业。
  四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要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环保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实行农村环境定点监测,便于把握农村环境污染动向和变化发展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树立起农民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村规民约》,设立轮流的乡村环保岗位,实现村民的相互监督。(作者单位:省环保局)

相关热词搜索:环境污染 整治 加大 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 形容整治力度大 加大对散乱污排查力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