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国际定价权还要靠市场_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近期,关于矿产进出口的新闻报道共同的焦点是:中国稀土占据着众多的世界第一。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3.5%,稀土产量最高时曾经占到全球的96%以上。但是无序开发和价格竞争却使得稀土资源被大量低价出口。
  一些担忧者说“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就会成为稀土小国甚至是无稀土的国家”。对此,他们提出了不少政策建议,甚至呼吁禁止稀土资源出口。近几个月来,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减少出口配额、加征出口关税、冻结新的开采许可证等一系列政策。
  为了战略安全是否应该限制稀土出口,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政府的干预能否使得稀土不被“贱卖”?我们不妨联想一下近期发生在国际矿产市场上的另一条新闻。
  6月30日是中方同力拓等铁矿石巨头进行年度价格谈判的最后期限,但是至今谈判仍在僵持。此前中国的要求是将铁矿石价格削减百分之四十五,但如果在库存耗尽之前不能达成新的协议,中国的钢铁企业就不得不按现货价格买人铁矿石。而铁矿石现货价格在连续4个月走高后,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接受的年度基准价格――比前年降低33%。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铁矿买家,中国认为这个地位应该让其取得对资源市场的更大影响力。但这个市场上却是典型的卖家垄断――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供应商则控制了全球海运铁矿石销量的70%以上。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论中国是资源市场上最大的买家还是最大的卖家,都无法取得定价主导权。这种现象并不限于稀土和铁矿,无论是中国进口依存度达到50%的石油,还是储量、产量、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焦炭,都是“买什么涨什么,卖什么跌什么”。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中国相关行业的集中度过低。以钢铁行业为例,全国钢铁企业共有700多家,前十大钢铁企业仅占全国产量的34%,同等规模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大小企业也利益各不相同,面对三大铁矿巨头根本无法形成议价的“合力”。
  而在稀土领域,中国的稀土出口企业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家,大大小小的稀土矿更是难以计数。在技术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企业间只能靠增加开采量和削减价格来竞争。
  其实有不少论者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其中一些人提出的对策――比如在稀土行业加强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却是南辕北辙。因为国内市场的低集中度,某种程度上正是是市场化不够、政府干预过多造成的。
  因为市场化程度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当地的利益,鼓励种种合法乃至非法的掠夺式开发,同时阻碍不同地区的企业正常的兼并重组乃至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准入门槛,一来无法真正贯彻,二来只会增加隐性的制度成本,加剧腐败。而企业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只会进行过度开发,加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同时带来环境、劳动安全方面的隐患。最终这又给进一步加强行政准入提供了理由。
  那么,政府能否去推动资源行业企业的集中呢?就历史经验来说,资源市场更容易产生寡头垄断,但是无论是最早的垄断大亨洛克菲勒,还是力拓这样的巨头,绝大多数都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产生的,而且更多的是政府限制的对象而不是扶植的目标。
  靠政府的“拉郎配”来搞企业兼并,虽然配出了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甚至名列世界500强,但其效率却既不如国外同行,也不如国内的中小企业效率高。指望这样的企业去兼并,往往是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别人不愿意,市场形势差的时候自保无力。而且,这种低效率的“寡头”,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战略优势尚在未知。将在国内市场损害效率却是必然的。这看一看石油市场就知道了。
  最近还有一个消息说,包钢稀土(它控制着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对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并购因“宏观经济环境不好”而暂停,但是甘肃稀土希望被并购的原因同样是“宏观经济环境不好”――而“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这除了显示出我们的资源“巨头”们的真正实力外,还说明一点:我们的一些政策往往是未伤人,先伤已。当然,受伤的往往首先是民营企业和消费者。
  所以,要增加中国在世界资源市场上的影响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至少让国内的市场更市场化,造就出一批真正有市场影响和竞争力的核心企业。这个道理还不仅仅适用于资源市场。
  当然。对于资源类产品,还有一些具体的对策:相关行业的行政审批要改为竞争招标准人,形成企业行为长期化的基础;至少在某些行业,应该积极推动世界市场的改变,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持续的、集中的交易市场,成透明的价格信号。

相关热词搜索:要靠 定价 国际 争取国际定价权还要靠市场 国际焦煤市场定价权 目前黄金市场的定价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