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镇 英国告别“伤心小镇”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导语:伍敦巴塞特2007年被政府选定为海外阵亡英军灵柩运送回国的途经和纪念之地,这里承载了太多的痛苦和悲伤。      伴随英军在阿富汗人数的逐步减少,被称为英国“伤心小镇”的伍敦巴塞特从9月份起,不再成为阵亡英军灵柩运送经过的地点。这座小镇因过去五年里承载了太多英国人的伤痛回忆,受到英国朝野和民间的重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此宣布,给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小镇冠以“皇家”头衔,让它和伦敦肯辛顿、切尔西等达官贵族云集的小镇齐名。
  小镇伍敦巴塞特在8月31日举行了最后一场悼念纪念活动。截至当天,这座小镇共迎来了在海外阵亡的345名英军将士,有男有女。8月18日,丹尼尔•克拉克少尉是最后一位被迎回家乡的阵亡者。
  
  全民自发参与悼念
  虽然8月31日当天没有一列列承载阵亡将士灵柩的灵车驶过小镇,但为了纪念伍敦巴塞特从此卸下迎接海外阵亡英军灵柩的使命,其他的仪式一切照旧。两鬓如霜但仍然身穿军装精神抖擞的老兵站立在道路两旁执旗,一如既往的肃穆气氛让手持鲜花的民众都屏住了呼吸,安静地看着纪念仪仗队伍从眼前走过。
  为表示国家对这一特殊日子的重视,英国首相卡梅伦还特意从唐宁街十号赶来,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等电视机构向当地和全国的民众发表纪念讲话。这位年轻的首相向同样年轻却已经在沙场上阵亡的英军将士们表示深切的哀思,同时对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当地纪念活动的英军老兵们致意。卡梅伦说:“在大家的协力下,这样一座小镇在过去多年来代表国家迎接了我们的阵亡将士,这是一种非凡的荣耀”。
  伍敦巴塞特在2007年4月前其实并不是英国人的伤心地。这个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威尔特郡的小镇,在2007年被英国政府选定为海外阵亡英军灵柩运送回国的必经之路,后来就像当地人说的那样,“住在伍敦巴塞特,呼吸吐气之间,都能感受到悲伤”,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身边的人喊住停下脚步,泪眼注视载着士兵冰冷棺木的灵车从眼前缓慢驶过。
  英国政府选中伍敦•巴塞特这个小镇,是因为这里离皇家空军的林汉姆机场不远,因此从2007年以来,一旦有在伊拉克或是阿富汗战场阵亡的北爱尔兰以及英格兰的将士遗体要被运回国,这里是最便于通行的经转站。
  2009年到2010年期间担任伍敦巴塞特当地市长的史蒂芬•巴克奈尔说:“对于英军深陷的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战争,伦敦的执政党和反对党们唇枪舌剑讨论的是政策是非,国防部的高官们讨论的是下一步的作战策略,而对于我们伍敦巴塞特的每一个人来说,属于我们的只有悲伤” 。
  2009年对于在阿富汗与塔利班组织作战的英军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因此阵亡人数也明显增加。“我记得这一年,我们一共迎送了135具英军阵亡士兵的灵柩,太多的家庭在哭泣,”巴克奈尔说,尤其是那一年的7月份,10天之内在小镇的主街上,人们看着17具灵柩从身边被运走。“那段时间,小镇几乎成了国际媒体中心,美国有线新闻网、天空卫视、英国广播公司等各家记者、转播车蜂拥而至。”
  伍敦巴塞特小镇上的悼念仪式一直以来都是全民参与的活动。从2007年开始,镇政府的对外联络工作就多了一项――通知阵亡将士家属来小镇参加悼念活动。镇议员克里斯•温德尔说:“我们会去致电那些可能有意要来参加悼念的家庭,这种感觉其实很奇怪,邀请一个既陌生可又感到熟悉的人来自己的小镇一起悼念。”虽然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心中五味杂陈,但每个人都耐心地拨打或回答每一个阵亡者家属的电话,解释行车路线以及如何停车、寻找酒店等问题。
  巴塞特镇中心的“十字钥匙”酒吧主人多利这些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中午都会准备一大盘亲手做的新鲜三明治,配上巧克力饼干和茶包,放在酒吧入口处不远的一张圆桌上。“这些是给那些前来参加悼念仪式或是到小镇上为死者伤怀的人们免费吃的,他们常常因为悲伤过度没有心思吃饭,从外地赶来的时候,悼念者往往手里只拿着大把的鲜花,没有带吃的,”多利说,作为伍敦巴塞特的当地居民,这是她个人的一点心意。
  
  肃穆的送别仪式
  从林汉姆空军基地到伍敦巴塞特,英军的灵柩运送车队一般都是中午抵达机场,下午经过小镇。但每一次当运送车队出现在英国公路上时,悼念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英国国防部派驻当地的官员杰里•布朗说:“从机场到伍敦巴塞特46英里的路上,所有的大路小道继而十字路口,只要从后视镜里见到灵柩运送车,司机都会主动靠边把车停下,为亡者让道,不仅如此,在这46英里的道路两边,列队站满了男女老少,神情严肃地目送车辆离开。”
  灵柩运送车进入伍敦巴塞特的一刻,久候在道路两边的人们立刻会听到教堂里牧师亲自拉响的钟声。远远地,人们开始看清楚一位头戴高筒黑色礼帽、一身燕尾服穿着的英国绅士打扮的引路人渐渐走近。小街两旁站立的除了亡者家属外,还有大量须发皆白的老兵们,身着挂满军功章的军服,精神抖擞地手执国旗向亡者致敬。道路两旁虽然站满了人,却没有一点声音,只能听到引路人的皮鞋声由远至近而来,还有他手执的手杖触地时发出的笃笃声。
  当灵柩车队缓缓行驶到街中央时,引路人停下脚步,转身向身后的车队示意停车。这时,道路两旁数百名亡者家属才被允许走上前,将手中大把的玫瑰等鲜花放在车顶上,然后默默转身离开。“很多人就是在这转身的一刻,泪如雨下,”当地的英国老兵联盟负责人詹尼•卑维斯说,“因为死者可能是他们的丈夫、兄弟。”
  
  不再成为伤心地
  很多当地老人其实是跟着小镇直到8月31日才“卸任”的。今年已经95岁的肯•司考特曾经担任市长。即便是在退休之后,多年以来他一直在默默地积攒前来送别阵亡亲友的人们写下的纪念卡片和照片,如今已经集结了一本如字典厚的纪念册。
  司考特说,一直以来让他最为之动容的是一位叫珍妮特•哈里森写给她去年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为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效力而阵亡的儿子马修的信:“亲爱的马修,我一直在内心中念起当年看你出生时的情景,每时每刻,我都在深爱着你,直到我的生命走到尽头”。
  而肯•思考特,这位在上世纪40年代参加北非战争、在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参与驻军行动、直到1947年才退役的老兵,在2009年3月19日,也曾站在了悼念人群的前排,因为他的孙子,22岁的霍恩•司考特躺在灵柩的运送车上。“霍恩也是牺牲在阿富汗的赫尔曼德省,听到过炸弹耳边像冰雹般落下的我,可以想象霍恩经历的战争有多残酷,他一定和我当年一样,心里其实很害怕,但是已经没有了选择,”老人说到此处眼角再次湿润。他说为了表达对孙子的尊重,他把送上的每一支玫瑰的花梗都用小刀切齐了,才放在灵柩车顶上。
  在伍敦巴塞特,当地一家爷孙都曾参军以至于受伤阵亡的故事数不胜数。当地老兵史蒂文•巴德威尔虽然鬓角已经花白,但还是终日穿着挂满军功章的皮夹克,骑着摩托车在小镇上穿来穿去。他说自己想做的就是帮助每一个到伍敦巴塞特小镇、看亲人最后一眼的人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在2007年之前,伍敦巴塞特镇在英国其实没有什么人知道,当地也没有多少值得参观的古迹景点。而在2007年之后,当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纪念碑,兴建在灵柩运送路线旁。
  在英国,一般有些历史的纪念碑都会刻有当年君王将相的悼词,而伍敦巴塞特的纪念碑上可能是因为太新,只能简单地刻上一些告慰亡者和家属的话。不知为什么,这里很多纪念碑上刻着的话都是相同的一句“让我们忘了吧”。 虽然纪念碑不大,但每一座纪念碑的四周都堆满了英国人纪念阵亡将士专用的罂粟花花圈,花圈之多甚至盖住了半米高的基座。不过,正如伍敦巴塞特的另一位老市长史蒂芬•巴克奈尔所说,真的能够让小镇上的人们忘记悲伤的办法,就是从此不再看到士兵们冰冷的尸体从海外战场被送回来,因为再隆重的礼遇也换不回他们思念的亲人。

相关热词搜索:英国 小镇 告别 英国告别“伤心小镇” 英国小镇ppt课件 英国告别伤心小镇 2011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