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发展前景分析_独立学院地位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主,多种模式并存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淘汰出局、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民办大学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三种必然结局;能不能抢抓机遇赢得发展,关键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前景分析 模式 结局
  
  “独立学院”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创办独立学院的初衷是要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实施要求高等教育有大的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又严重不足的矛盾。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截止2004年,全国有独立学院249所,在校生68万多人,占地面积12万亩,建成校舍1160多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设备42亿元。通过举办独立学院,社会、企业已向高等教育投入了巨额资金,形成了一批新的高等教育资源。但独立学院的不足也很明显,诸如办学行为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定位不明确等。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政策也是“刚柔并济”,主要有二条,一是“以前从宽,以后从严”,二是“积极支持,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因此,独立学院目前的现状可以说是成绩不小,问题不少,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态度有支持的一面,也有谨慎的一面。那么,独立学院今后究竟向何处去?其发展前景和走势如何?这是独立学院制定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独立学院自身的因素等,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广阔的发展前景
  
  独立学院是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也必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发展,并将承担更重要的历史责任,从而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判断的基本理由在于:
  第一,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完成这个历史任务需要“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达到3300万人的总规模。同时,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人民群众对于孩子上大学的需求更加迫切,不仅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好大学。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同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社会的巨大需求是高等教育也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大前提。
  第二,受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国家财政实力的制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仍然难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增量的主要承担者。从公办高校看,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办高校的潜力已经充分挖掘,公办高校在投入和资源上都受到严重的限制,要继续承担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任务有较大困难。政府对公办高校的投入也很有限,按国际标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已占整过教育投入的1/4,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投入水平,要继续加大投入比例可能性很小。从民办高校看,由于受到环境、投资、观念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牌客观上依然难以获得社会的承认,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民办高校中本科层次的学校只有24所,约占民办高校总数的11%。在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中,民办高校有发展的空间,但仍将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此,独立学院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更重要的是,独立学院已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已对这一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确定了“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大政方针,这是独立学院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政策依据和可靠保证。
  
  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政府有明确规定,这个规定集中表现在“优” 、“独” 、“民”三个字。“优”就是优质资源的组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现有的公办高校,它们有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也有好的管理模式,而且教师队伍也确有余力;另一个就是社会力量,它们有好的资金、资源和办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它们会带来民营的机制与活力。这就明确规定了创办独立学院的合作主体只能是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独” 就是在办学和管理上必须与校本部相对独立,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的教学管理、独立的财务核算、独立的招生计划、独立发放文凭。“民”就是民办机制。
  但现阶段的独立学院仍然出现了多种模式,主要包括“校企”模式,即公立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创办独立学院,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等;“校府”模式,即公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创建独立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校海(外)”模式,即公立高校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设立独立学院,如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校”模式,即民办高校挂靠公立高校成为独立学院,如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影视学院)等,这种模式中也有公立大专、中专学校划归公立高校所有,升格成为独立学院,如浙江工业大学下属的“之江学院”;“校府企”模式,指高校、政府和企业合作创办独立学院。此外,还有“校中校”模式等。在这样一些模式中,“校企”和“校海”模式是完全符合政府对独立学院的定义的,是准独立学院;“校中校”模式是完全违反政府关于独立学院的定义和相关政策的,政府已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校府企”、“校校”模式也与政府关于独立学院的定义和相关政策有明显出入,可以预料政府将会采取措施予以规范。尽管如此,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有一个探索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模式不会是单一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凡是有利于国家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享受优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并符合政府关于独立学院相关政策的模式都将会得到支持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在独立学院发展的众多模式中,校企合作模式将成为主流模式,这是因为:
  第一,校企合作最符合政府设计独立学院这一政策的初衷,因而最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一模式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显示了优越性,已成为独立学院的主流模式;
  第二,从世界范围内看,校企合作办学院或分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英国、印度、美国的高等教育大多是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分校和独立学院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国独立学院的未来必定呈现出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主,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
  
  三、三种必然的发展结局
  
  独立学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独立学院可以自动发展,独立学院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三种结局:一是一部分独立学院不能实现内涵发展或不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被母校收回或取消。2004年,政府对独立学院进行了大规模整顿,有100多所独立学院被取消,可以预料,今后国家对独立学院要求更高、更严,那些办学条件差、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差、严重违反国家政策的独立学院将逃不了出局的结局;二是一部分独立学院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充分实现独立学院的作用,申办人和投资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办学有特色,教学质量好,人才受欢迎,他们作为规范的独立学院在内涵和外延上都能得到较快、较大的发展;第三种结果是一部分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于母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形象,具有完全独立办学的能力和水平,这样一部分独立学院有可能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民办大学。
  对于第三种结局,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独立学院不能成为独立的民办大学,因为独立学院是借助公办大学的品牌发展起来的,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民办大学将严重影响生源,并影响其发展前途。另一种看法认为,成为独立的民办大学是独立学院的必由之路,只有脱离母体,独立学院才能真正得到发展。笔者以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不是所有的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就不能生存,也不是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能成为民办大学。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
  第一,独立的产权。产权独立是独立学院走向独立的前提,只有产权独立,“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的教学管理、独立的财务核算、独立的招生计划、独立发放文凭”才会有实质性意义,独立学院才有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的可能。从我国现阶段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看,其产权有多种形式,一是单一的国有型,如“校中校”模式、“校府”模式、“校校”模式,这些模式的投资主体是高校或政府,产权属于国有;二是简单混合型,如“校企”模式、“校海”模式,其合作主体是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投资主体是社会力量;三是多重混合型,如“校府企”模式。在这三种产权形式中,国有型独立学院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的,受利益机制的驱动,无论是出资人还是管理者,包括工作人员都不愿独立。简单混合型的独立学院其投资完全来自社会力量,公办高校只以其无形资产投入。若以谁投资谁拥有产权论,其产权当属社会力量,而公办高校的无形资产是可以买断的,因此,这类独立学院要求独立的欲望最强烈,独立的可能性也最大。多重混合型独立学院如同股份制一样,要看谁控的股份多,如果国有股份多,那么如同国有型独立学院一样,其独立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社会力量控股多,那么其独立的倾向就明显,独立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无论从办好独立学院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来讲,产权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
  第二,独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主要是解决为什么办学和怎样办学的问题,也就是办学的观念和指导思想问题,如果办学理念不正确、不科学,那么一切将无从谈起。特色体现的是一个学校与另一个学校的区别,是一个学校的优势和长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任何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核心因素。之所以有些独立学院不愿独立,不敢独立,不能独立,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生存在母校的羽翼下,从办学理念到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一切都套用母校模式,没有任何自身特色,一旦独立,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有些独立学院,他们从一开始就培养自身的办学特色,并逐步形成不同于母校的办学理念,在社会上初步树立起独立的品牌,这样的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将更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他们也完全有能力独立地发展。
  第三,校长的独立办学能力。一所大学能不能办好,有没有特色,校长是关键。从我国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来看,独立学院要成为民办大学,校长首先必须要有教育家的思想和胸怀,他热爱教育事业并洞悉教育规律,懂得教育管理,能给学校带来先进的办学思想,能正确处理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把教育当做事业而不是商业来办,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校长还必须有社会活动家的能力,能够整合社会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尤其是能够筹集资金满足学校的需要。校长至少应该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这使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并确保其决策的正确性。
  独立的产权,独立的办学理念(下转第28页)(上接第23页)和办学特色,校长独立的办学能力,加上政府规定的“六独”,这就构成了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的必要条件――“九独”,其中,独立的产权是前提,独立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是核心,校长独立的办学能力是关键。
  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民办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宏观政策走向的影响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改革向来是极为谨慎的,大学作为文化中心、思想中心,国家不会轻易放松对其控制,对民办大学的审批将是极其谨慎而严格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公办高校将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力量,绝不可能出现在几年时间里出现几百所民办大学的情况,能够成为民办大学的独立学院只能是少数。
  一部分独立学院被淘汰出局,一部分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成为民办大学,大部分独立学院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三种基本结局,争取哪一种结局,这取决于独立学院的战略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亦即取决于独立学院的内涵发展。独立学院只有端正方向,准确定位,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的关系,实现内涵发展,才能抓住机遇,争取好的结局。
  
  参考文献
  [1]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发[2003]8号
  [2] 周 济在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3.7.8
  [3] 张保庆在独立学院改革和发展网络视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5.3.20
  [4] 袁韶莹 齐风和试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生、发展与前景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前景 独立学院 分析 独立学院发展前景分析 独立学院转为公办大学 国家独立学院最新政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