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 美丽的家】 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家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06年7月24~30日,本刊记者和另外近十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外宣办的邀请,组团赴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赤峰市采访“十五”建设成就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在一周的采访时间里,记者团乘车先后走访了两市的七个旗县,两个国有林场,一个示范牧场,八个嘎查村,行程超过3000公里。在这次距离长而时间短的采访中,内蒙古的美丽风景、淳厚民风和正在崛起的经济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奋进、坚韧的草原人民
  
  说起内蒙古,在人们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恐怕就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和大漠、奔驰飞腾的骏马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或许还会想起鄂尔多斯羊绒衫、蒙牛和伊利乳业等知名品牌。正在风风火火举行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大赛,更是把原始的草原景象与张扬喧嚣的现代气氛联系了起来。7月24日一早,我们采访团一行记者,带着对大草原的美好憧憬从北京乘大巴出发,现代草原就在车上一直播放的草原歌曲悠扬旋律的伴奏下,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后来几天的采访,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正在变化着的内蒙古,一个令人憧憬的内蒙古。
  由于沿途修路,我们乘坐的大巴经过了近12个小时的奔波,于当晚九点才到达通辽市。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紧张的采访,在行车途中看到了内蒙古农村的风光,我们希冀的茫茫草原并没有出现,出现的是大片干旱的玉米和沙土地。经过当地干部的介绍,我们渐渐明白了原因,原来这里也曾是水草丰美的草原,但由于人口的剧增和过度放牧、滥垦,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草地逐渐退化,单纯靠放牧已不能满足当地人吃饭的需要了,因此当地农牧民就种起了玉米等粮食作物。但由于缺水,收成并不好,很多农民勉强可以糊口,而更多的人则要吃国家的返销粮。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心里难免有些酸楚和遗憾,酸楚的是当地人民贫苦的生活,遗憾的是想象中草原的失去。但随后几天的采访,又使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在这种境况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的现实,也看到了通过改变生态环境而富裕起来的新牧民的生活。
  此行采访的旗县大部分是国家级贫困县,有几个还是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对于目前发展状况当地的干部并不回避问题,我记得他们的一位宣传部长说过:“与东部地区甚至中部地区相比,我们的经济还很落后,但如果您看到这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况,就会明白内蒙古人民为改变生存环境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并且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随后几天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位宣传部长的话。
  当海嘎查(嘎查,蒙语,即汉语的村庄之意)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当海嘎查坐落在奈曼旗苇莲苏木(苏木,蒙语,即汉语的乡镇之意)北部沙区,距苏木政府所在地3.5公里。该嘎查总面积2.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50亩。全嘎查共有69户、269人,全部为蒙古族。近年来,该嘎查抢抓机遇,利用搬迁移民、搞好绿化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由贫困到小康的发展之路,成为科尔沁沙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到2005年底该嘎查的家畜存栏量由2001年的320头(只)猛增到4015头(只);人均占有粮食由372公斤达到1000公斤;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00元猛增到3000多元。
  但几年前的当海可不是这样,那时候2.2万亩的沙地上散落地住着60多户人家,全嘎查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机动车难以进入,大多数群众看不上电视,用不上电话,各种信息只能靠村干部传达。老支书希日莫那时候为了传达一个信息经常要骑马走一天一夜才能把全嘎查都通知到。恶劣的环境使那里的人们极度贫困,80%的村民要吃国家的返销粮。
  2003年,通辽市和奈曼旗的包扶单位在当海嘎查以建设生态型小康村为目标,正式立项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把原居住地作为生产区,全面围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按照小康村的标准整体规划,道路、房舍、水井、沼气池、厕所、棚舍、窖池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配套建设,一步到位。正是通过这样的建设,当海才发生了我们前面所描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像当海这样通过搞好生态建设,走向小康之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们的采访中接触到的还有很多,像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公司村、霍林郭勒市巴润村、开鲁县黑龙坝镇三道湾村,赤峰市翁牛特旗示范牧场额热茫哈嘎查、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
  
  修路、扶贫、生态建设三位一体
  
  几天的采访给我们最深刻感触的一点是:生态建设就是内蒙古人民的生命线。在我们所接触的旗县中,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都是生态建设、公路建设比较好的。
  为了去乡下的一个点采访我们经常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车,有时甚至是五六个小时,主要原因是连接各旗县的很多路段还没有铺柏油路,有的正在修整。连接各苏木和嘎查的路很多都是沙石或沙地路,所以到具体的点去采访我们只能换乘当地的越野车,长途跋涉、一路颠簸,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奔波在外的记者们也还是有点吃不消,有的女记者颠了一路吐了一路。只有亲身经历,你才会领略到公路对于人们意味着什么。可是在当地修一条几十公里的公路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风沙,因此必须先固沙,否则修好的路随时有被风沙埋没的可能。其次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黑土对沙子进行封层,然后再铺上沙石、沥青之类。
  位于通辽市西南部的奈曼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聚居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经过当地人民多年的治沙努力,生态环境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1999年,全长31公里的的巴苇穿沙公路在奈曼旗西北部建成后,当地人民在当地政府的率领下,对公路两旁的沙地进行了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山荒地造林,六年来共完成了公路两侧综合治理4.9万亩,治理区灌草植被得到了迅速的恢复,流沙肆虐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昔日漫漫的黄沙已变得满目苍翠,使巴苇公路在连续6年高温干旱、沙尘暴频发的情况下依然畅通无阻。现在巴苇穿沙公路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的致富路。
  还有坐落在奈曼旗东北部的兴隆沼,过去被称为“穷棒子梁”,1972年建立兴隆沼林场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使周边原来流动、半流动沙丘全部披上了绿装,守护起十多万亩农田和几十万亩草牧场。在兴隆沼万亩锦鸡尔治沙工程现场,我们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耐旱灌木锦鸡尔。据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植物的小叶子既可作牲畜饲料,又是不错的农户生活燃料。身处绿意盎然的锦鸡尔丛中,听着叶子随阵阵凉风沙沙作响,让人心旷神怡。
  
  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文化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由于记者团采访的行程很紧,头几天都是在具体的采访点度过的,在最后两天我们才终于有时间接触那美丽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和丰厚的草原文化。
  7月29日下午四点多我们完成了对赤峰市翁牛特旗的采访任务,前往巴林右旗,在那里就能看到草原。大家都很兴奋,也没有了一路奔波带来的疲惫和倦怠。一路上有说有笑,仿佛马上就要见到德德玛“美丽的家乡”和腾格尔的“天堂”了。可沿途修路使本来走2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的路程,花了4个多小时。等到达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们只能用心去感受繁星映照下草原夜色的静谧与恬美。吃过晚饭已经10点多了,我们在黑暗中和草原告别,相约明天再来。
  第二天我们完成了采访任务,在前往下一个采访点之前终于有了一点短暂的空暇来领略草原的美丽了: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地、碧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圆圆的蒙古包......淳厚的草原人民捧来了马奶酒、奶茶、奶豆腐招待我们,我们听着草原姑娘唱起的动人歌谣,看着草原小伙儿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那一刻我们尽情地感受着草原的寥廓与壮美,人醉了,心也醉了。
  如果不是还有采访任务,我们真想在草原好好地待上几天,但紧张的采访还在等着我们,在依依不舍中我们与草原匆忙告别。但我们的心里却明显感觉到装走了什么东西――那是草原人民的纯朴民风和深情厚谊。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我们来说,对清朝王府并不陌生,因为北京有很多王府。可蒙古王府我们却不曾见过。采访的最后一天恰逢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召开,我们这些想了解蒙古文化,一睹草原文明的记者们当然不能错过。
  喀喇沁亲王府原称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始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处古建筑群。这座府第是四合院式格局,依山傍水,气势壮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宗教特色和地域特色。蒙古王府原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成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清王朝对蒙古地区进行统治的一个缩影,也是清代扎萨克制度下蒙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作为蒙古族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集藏之处,王府中保存着很多珍贵的字画文物。参观时我们对感到新奇的事物不停地追问导游,对蒙古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充分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大气磅礴、深厚久远。
  七天的内蒙古之行已经结束,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厚文化,草原人民为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的拼搏精神,草原百姓修起一道道绿色长城,逐渐走向富裕的生活图景将会永留我们心间!真诚地祝福那草原更美丽,那美丽的家更富裕!
  
  责编:少鸽

相关热词搜索:美丽 草原 美丽的草原 美丽的家 美丽草原我的家歌词 德德玛美丽草原我的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