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初到巴格达的考验 巴格达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赴伊拉克之前,我听到最多的叮嘱是要时刻注意安全。刚到一周,我便意识到这个提醒对我,或者每个到伊拉克的外国人,是多么现实和重要。2009年12月7日,我到达首都巴格达,之后的8天内,这里发生了两次连环爆炸。
  当地时间12月8日上午10时许,我和分社负责人高山正在宾馆房间谈工作。忽然,窗外远处传来爆炸的沉闷轰隆声。高山和我到阳台上查看。10月25日巴格达发生严重自杀式卡车炸弹袭击后,分社房间阳台上竖起一块高2米、宽1米左右的厚钢板以防流弹。高山让我在钢板和阳台门间,这样较安全。正当我们张望远处寻找爆炸迹象时,又一声清楚的爆炸声传来,我们立刻跑进房间。“又发生连环爆炸了。”经验丰富的高山说。几分钟内,再次传来两声清晰的爆炸声。抓紧发快讯,高山立即让我写英文快汛,他同时致电中东总分社英文编辑部。任期已满即将回国的付一鸣用海事卫星致电给总社国际部口述中文快汛。紧接着,高山联系分社雇员,询问爆炸情况,指挥雇员采访。滚动阿文和英文报道,付一鸣和我负责写中文稿件。
  通过走廊尽头的厚钢板窗户,我们看到爆炸区域滚滚黑烟升起,几架美军和伊拉克安全部队的直升机每几分钟就从我们所在的曼苏尔饭店上空前后轰鸣而过。巴格达市区警笛声此起彼伏,主干道几乎全部被封锁,交通陷入瘫痪。付一鸣不断与雇员电话联系,记录最新进展。我则紧盯当地电视台滚动画面以获取现场细节。除了简短的午饭时问,我们当天一直滚动报道着最新进展直至晚上8点才暂告一段落,共发了中、英和阿文快讯、简讯、详讯、综述消息、新闻分析、英文综述等20多条现场感强、内容丰富的消息和深度稿件。晚上,雇员传来了他自己下午冒险拍的现场照片,高山处理后立即传给总社。
  有人开玩笑说,伊拉克给我的“礼遇”非常高,用连环的爆炸声来欢迎我。我听后虽然表面一笑置之,但内心却难以平静。事实上,在我7日到曼苏尔饭店刚落脚一会儿,从机场到分社路途经过的曼苏尔区就发生了一起爆炸。当天下午得知后,我庆幸又后怕,对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充满忧虑,完全没有了从机场到分社路途看到的似乎严密的安全检查措施下给人的安全感觉――从机场到市区沿途经过多个检查站,伊拉克安全人员荷枪实弹,认真盘问路过车辆,让司机出示证件,还拿着仪器从车头走过车尾,探测每辆车是否有爆炸物。但是,伤亡惨重的连环爆炸仍在发生,这次导致127人死亡,448人受伤,是今年8月以来巴格达发生的第三次针对政府机构的系列汽车炸弹爆炸事件。“12?8”爆炸第二天,雇员达乌德告诉我,他刚驾车驶过其中一爆炸点不到两分钟,那里就发生了爆炸。
  “12?8”爆炸后,我们认为这里至少可以清静一阵,但仅一周后,12月15日上午7点许,连环的爆炸声再次震撼巴格达,刚起床不久的我们连早饭顾不得吃,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报道中,我和高山分别负责英文和中文滚动报道。三起爆炸均发生在重兵把守的“绿区”周围,离曼苏尔饭店并不远。高山抓拍到了爆炸后升起的浓烟。虽然这次爆炸不及一周前那次伤亡严重,但由于发生在伊拉克政府机构和美国使馆等所在“绿区”的附近,西方媒体非常关注,都进行滚动报道。结果,我们的英文快迅比时效第二的法新社快了18分钟,彰显了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影响力。
  这两次连环爆炸对赴任伊始的我是一场考验。作为中国唯一常驻伊拉克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职责重大,伊拉克的报道也是新华社与西方主要通讯社较量的战场之一。同事讲了许多报道经验,比如这里一般都是连环爆炸,因此在听到第一声响后不要立即出去,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采访前要做好周密策划,高效率采访等。当然,我也要适应这里的生活,尤其是每天昼夜巡逻直升机的轰鸣声。
  在伊拉克这样的地方工作需要勇敢,更需要权衡事业与安全,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对我来说,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地方。

相关热词搜索:巴格达 手记 初到 记者手记:初到巴格达的考验 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初到巴格达的考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