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着迷】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10年,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外宣办邀请,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先生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人口学家巴热诺娃女士来疆就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进行专题采访。在20多天的时间里,两位俄罗斯专家分别对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和田等近20个市、县进行采访,以国际人士的身份和视角,多角度、全方位来观察和描述新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以及不同行业新疆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况,通过讲述这些生活在新疆的特色人物故事反映新疆大力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努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专家着迷
  “新疆丰厚的人文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让我对新疆充满兴趣。”在南疆采访时,两位专家感受了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虽然我听不懂演奏的内容,但看到这些有着浓郁特色的民族表演时,让我久久沉醉在这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中。”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深情地说。
  新疆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两位专家惊喜和着迷,采访时每次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字眼时,他们就格外激动,说话音量也随之提高。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在和田,看到用桑树皮人工制作的桑皮纸,尽管这种传统制纸效率比现代化制纸效率要低许多,但这种工艺是值得传承与保护的。
  谈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新疆、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多方面的投资,从中央财政预算,到地方财政预算,再到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起这三个方面的投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这些宝贵财富。
  
  感叹新疆变化巨大
  
  “新疆地处亚欧腹部,周边与俄罗斯等八个国家接壤,新疆与中亚特殊的地缘关系,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的相近性,使新疆与中亚各国的边境贸易优势进一步凸现,吸引着许多外国学者、专家前来研究考察,此次之行是我时隔五年后的再度来访,城市高楼林立、商场毗邻、街宽路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感叹新疆变化巨大。
  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中共中央及政府决定举全国之力援助新疆,新疆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油气资源优势,发展西部石油工业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采访的这几天,走在城市里看到大街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在乌鲁木齐、喀什机场,看到机场一片繁忙,加之有了中央的关怀,有了各省支援,有了新疆自身的努力奋斗,他坚信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与变化。
  2010年7月8日,在疆采访活动即将结束之际,俄罗斯专家接受天山网《天山访谈》栏目专访,畅聊西部大开发对新疆经济的影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及再次来新疆的感受。在谈到对新疆的印象时,两位专家连声赞叹道“新疆的变化太大了,对新疆未来充满信心”。
  
  又一次成功尝试
  
  3年前,新疆外宣办与中国外文局密切合作,邀请加拿大籍作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李莎?卡尔杜齐赴新疆采访,并撰写了《这些新疆人》一书,此书的英、法文版已于2008年1月同时出版,已在海外销售发行,该书对外界关注的新疆热点、敏感问题作了通俗易懂的正面说明,起到了很好的外宣效果。
  此次邀请俄罗斯专家来疆采访是对外宣传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事实证明,由中国人自写、自译的传统外宣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由“我说”变成“外国人说”,用外国人自己的见解和角度去记录新疆,通过写新疆人的生活来对外说明新疆,并实现外宣书籍语言的本土化,则更贴近于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更符合对外传播规律。
  
  责编 贺潇潇

相关热词搜索:新疆 着迷 文化遗产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着迷 新疆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新疆有哪些非物质遗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