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预警化解公众焦虑|考前焦虑症测试题20题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结石奶粉”一出,举国惊骇,公众焦虑之情可想而知。在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媒体起初都表现得非常谨慎,仅以“某品牌奶粉”或“价格在18元左右的同一品牌奶粉”等字样进行报道。这种“保守”的报道姿态,顿时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公众无法接受媒体知情不报,媒体却因为法律后果不明确而不得不“某”。于是,公众本来附着在“奶粉”上的焦虑,便顺理成章地移情于媒体。虽然此后媒体在“结石奶粉”的后续报道上不惜篇幅与力气,却难修复与公众之间的裂痕,这无疑会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在现代社会,媒体处于信息中枢的地位,被公众寄予厚望,在重大突发事件萌芽之初或之前,承担预警功能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媒体若能借助自己的敏锐触角,提前发现征兆,并在科学分析与甄别判断的基础上及时发布预警报道,提示公众暂时停用有重大嫌疑的“三鹿奶粉”,并提醒政府及社会各有关部门加以密切关注和积极应对,就有可能为群众的焦虑情绪寻求到恰当的宣泄渠道,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预警,新闻媒体应尽的职责
  
  媒体预警,应是媒体通过预先发布警告为内容的各类新闻,以期化解危机或使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现代社会对未来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媒体发挥预警职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重视。有论者就当今公众对预警信息的心理渴求,总结出4个方面的原因:1.信息化时代,追求高层次解惑;2.转型期社会,应变心态浮动;3.天灾人祸,激发危机意识;4.期望把握未来,力求稳操胜券。这个概括是比较到位的。怎样才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或隐或显的风险,帮助人们提高防范各种灾难的能力,已经是媒体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当未知的厄运即将来临而又无法及时获知,小道消息就会满天飞,人心不稳、社会恐慌;而假如疏于防范、应对无方,可能会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破坏。
  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灾难发生后,不少报道在争论这次地震有没有先兆,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在地震预报方面有失职之处,而从媒体自身来看,也是值得反省的。汶川―北川断裂带,恰好是青藏高原的东缘,理应是地震多发区。在那里,发生大震强震的几率极高。基于这个事实,新闻媒体,尤其是这个地区的媒体,理应长期关注地震和其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和公众防灾意识培养及防灾知识普及等工作,也应该关注当地建筑的抗震标准等问题。但是,现在看来,从地方政府到媒体,在这次地震发生之前,防灾意识都非常淡薄。媒体如果之前根据相关常识,经常联系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地震灾害及防灾工作多做一些未雨绸缪的报道,使当地群众都能树立防“震”甚于防虎的意识,地震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也许会比现在小得多。大地震后,情况有所改善,媒体不遗余力地对余震进行了预警式报道,虽然受限于地震预报的技术难关,有的余震并未发生,但是预警新闻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受灾地区公众恐慌焦虑的心理、减小了灾难损失,为国家的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媒体,应如何发挥预警功能
  
  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不意味着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筒,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发现、挖掘预警新闻为公众服务。
  第一、新闻记者活跃于社会各个角落,易于从各行各业、各个方面获取第一手材料。
  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危机的征兆不可能全都纳入政府部门的视野,媒体却经常能够接触到这样的征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
  新闻记者具有长期职业培训所获得的新闻敏感,既能够使记者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又能够让记者超前思维,对社会问题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预测,把握其重要的社会意义。记者可以从一些个别现象、局部性问题或者表象中发现风险线索,提前捕获风险,并及时给予报道。
  比如,关于中国楼市泡沫风险问题,对于专业财经记者而言,应该不难发现。有的媒体及早作出预警,表现出出色的风险预警能力。不过,中国楼市深深陷入利益集团的纠葛之中。对中国楼市风险的预测、报道受到利益集团的牵制和干预,造成中国媒体在楼市风险判断问题上,出现了很大分歧,媒体的报道大相径庭,真假难辨。这样非但不能安抚公众的不安与焦躁心理,反而容易制造混乱和更大的不安。这就要求媒体从业者不仅应具有超前思维的习惯,还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带着问题和忧患意识来认真思考自己的日常报道活动,从中发掘出隐藏在新闻背后关键所在,给公众一个中肯、确实的预警。
  第二、与政府相关部门及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建立稳固的联系,能第一手获悉权威可靠的信息。
  一般来说,权威信息源有两处:一处来自政府,一处来自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是预警新闻的最大消息源。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方面,最能显示出权威发布的重要性。预警新闻由权威部门发布,是避免公众恐慌的首要条件。
  预警新闻不是简单的预测,预警新闻在发布前,应该经过科学的测算、评估或者经过权威专家的分析、推论以及经验汇总,代表某一权威或专业部门、机构将某一领域未来要发生的变化提前告知公众,使公众直接享受政府或权威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让处在风险之中的人们能够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获取信息,然后组织自救和互救。
  在预警新闻处理上,报纸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形成有效互动。以报纸强大的信息采集平台,结合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性,形成良性的互动和沟通。两者共同合作,把握好报道时机,力争避免预警不足或预警过度,可以使预警新闻真正发挥引导服务民众、减少损失的作用。
  自2008年5月1日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法规的实施、制度的设立,为处理有关信息的瞒报迟报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新闻媒体发布消息提供了便利。
  第三、要善于利用已发生的既有新闻事件,作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纵深预警报道。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使人类社会正处于“蝴蝶效应”加剧的时代。某一个微小的危机因子,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衍生、放大,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灾难,从而使各种危机爆发的频率大为提高。发生在国外或发生在国内其他地区的事件看起来与我们距离遥远,实际上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例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被人为纵火,造成130人死亡,140多人受伤。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州媒体的重视,国际时事版的编辑积极跟进,而且负责广州市政交通线的采编人员也共同联动策划,由韩国地铁火灾联系到本地地铁的安全应急问题,第一时间对广州地铁的建筑防火设备,人流疏散硬件,关于爆炸、疫情、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以及万一遇上同类事件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甚至乘客逃生的方法等等作出全方位、手册式的解释及预警报道。这些报道有效地打消了部分广州市民因韩国地铁火灾消息引发的“地铁恐慌”。
  再如,2006年11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一种产自河北的红心鸭蛋,销往北京市场,而这种鸭蛋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IV号。这则预警新闻一石惊起千层浪,各地媒体纷纷把视角转向本地,发出鸭蛋涉“红”警报,于是,各地的相关部门彻查鸭蛋市场,揪出了黑心的始作俑者。
  
  审慎,媒体预警需科学灵活
  
  由于预警新闻的报道内容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媒体预警报道也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结果可能会多种多样,甚至出现绝大部分预警信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现象。遇到这类情况时,媒体只能通过及时的连续报道,最大程度地降低预警报道的不确定性。同时,媒体还应掌握科学的预警方法、灵活的预警策略,在作出结论时注意留有余地,谨防结论的绝对化单一化,尽量给未来多种可能性的发生留下空间。
  第一、新闻媒体在进行预警报道时,重点应放在正确引导主流社会舆论、传递更多的社会新闻隐态信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等方面。过分地渲染危机或灾难的严重性,只会在人们心中引起更大的不安。
  据《环球时报》2003年5月的一则报道:“非典肺炎流传了一段时期以来,欧洲媒体对它的报道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正是在欧洲媒体如此规模的报道和渲染之下,欧洲公众对非典的惧怕也被“抬”到了相当的程度。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十个国家开始有了少量感染非典的病人,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这种“不明真相怪病”的莫名恐惧。”
  国内一家媒体在非典前期报道称:“河北安国药材市场,中药材价格一路暴涨,一公斤金银花由40元涨到360元。”这样的“预警报道”在公众中引起的恐慌情绪则容易扰乱人心,使一部分人对中央和地方的决策部署不予配合,甚至出现非理智性的行为,影响、干扰各项决策的实施。
  第二、媒体的预警新闻虽然要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和动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刻意粉饰太平。
  因为有很多时候,媒体上打的“包票”并没有兑现。对于一些灾害的预防,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如政府公文的公告版:雨季来临,我省加强防汛措施,加固某某河流或水库大堤,确保万无一失。可是,有若干次,媒体对防洪设施“万无一失”或“固若金汤”的报道“墨迹未干”,就发生了溃坝垮坝。
  安定人心不能靠粉饰太平。避免社会恐慌的最好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说明形势、说明危机,同时让公众了解针对这样的危机应该如何行动。2005年松花江水体污染造成哈尔滨水源危机后,当地政府最初试图以“检修设备管网”来遮掩松花江水体污染的事实,反而导致谣言四起和抢购狂潮;说明真相之后,公众情绪迅速平定。这个案例典型地说明了灾害预警新闻必须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第三、对于一些异常现象,新闻报道应注意反映多家之言,而不要妄做评判、下断语。像蟾蜍大搬家、老鼠满地跑之类的现象,是否必定和地震有关,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对这类现象,媒体如果要报道,最好能把不同意见都反映出来,而不能随便给出媒体的结论,以免误导。
  或许,人类的确无法阻止自然的灾难和社会危机事件,但还是能从预警和应急这两个方面,尽量减少灾难对人类的损害、最大程度地化解公众因灾难而引起的焦虑恐惧之情。因此,建立并且强化包括媒体预警在内的社会预警应急机制,既是燃眉之急,也是国家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大计所需。■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相关热词搜索:预警 焦虑 化解 媒体预警化解公众焦虑 媒体何以有效化解公众焦虑 媒体应对与公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