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疏导民情与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关键词】疏导 民情 使命      民情,在社会定位上应属于下层的、基础的社情。新闻宣传,无疑要反映民喜、民乐、民忧、民怨。只有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传,让感情得以交流、信息得以共享,才能激荡正气,释放怨气,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从而强化党和人民之间理解与信任。
  怎样在宣传工作中把握民情、疏导民情呢?列宁曾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是一个尖锐地提出问题并用自己充沛的热情去吸引听众的宣传家”。他在群众面前讲话时,总是针对着大家的想法来讲的。他在报告、演讲和谈话的过程中,考虑到群众当时所特别关心的是什么,他们不了解的是什么,他们认为特别重要的又是什么。伊里奇总是善于根据群众注意的程度、问题、插话、发言,来了解群众的情绪,启发他们的兴趣,回答他们所不了解的问题。(引自克鲁普斯卡娅著《列宁是怎样学习的》)从列宁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理解民意、疏导民情,是宣传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也是党的事业对新闻宣传的内在要求。
  当新闻工作者带着高度使命感去理解民意,疏导民情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一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了解把握一个时期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宣传对象,看问题的着眼点也不相同。人们往往从自身的生活和价值取向出发,吸收、接受那些合乎真理的思想和观点,拒绝接受与此相反的空洞说教。即便是同一个时期的热点、难点、疑点、重点问题,不同群体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只有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研究探讨,才能真正把握民意,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对诸如住房、看病、上学、就业之类的热点问题,疏导和处理好了,可以平定民心,凝聚民力。新闻工作者,从职责上讲,就应该配合政府了解民情、疏导民情。同时又要与各类人群广交朋友,让党和政府的意图尽可能快地深入到各类群体中,将新闻宣传管道作为民意管道,随时保持畅通。
  据报载,一位高校学生为掌握中国乞丐群体的第一手资料,连续三个月与乞丐一起生活。在校内衣冠楚楚,出校时换上行囊活脱脱一叫花子。据说他已写了四万余字的《乞丐日记》,旨在为改善这一弱势群体的境况向执政者建言献策。且不说这位高校生的行为能取得多大成果,单就他为求真求实而甘为“人下人”的精神,也足以令人感佩。乾隆微服私访时,身上生了虱子,今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身上还有生虱子的吗?当然那是电视剧里的故事,可这位高校生却是今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无意倡导人们去做乞丐,却有意弘扬为了了解民情而深入实际的吃苦精神。
  二要真诚坦白,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世间最贵的是真诚,最难得的也是真诚。为其难,所以贵。有想说不会说的,有会说不想说的;有敢想不敢说的;有敢想又敢说的;也有压根就不想说真话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真诚坦白应该是我们可贵的基因。然而不知何时,这个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异,报喜不报忧开始得宠,长官意志取代了民间呼声,假新闻粉墨登场。发展到后来,个别害群之马不仅让新闻宣传染上铜臭,更是染上血腥――你出了安全事故,想让我笔下留情?拿“封口费”来!这种“喜忧通吃”的行为,连基本的职业操守都不顾了,怎么能做到真诚坦白呢!
  老一辈革命家中,不乏敢讲真话之人。陈云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作为终身铭言;彭德怀在假话肆虐的年代直书“谷撒地,荷叶枯,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字里行间浸透了赤子之情。我们应该秉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只要正义在身,民情在心,就要“敢为人民鼓与呼”。
  三要追求上进,弘扬正气。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要能从先进人物身上学习长处,还要善于从后进人物身上发现先进因素。我这里说的“后进人物”是沿用了一个传统的用词,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里,总有那么一部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煞领导,难煞法院的人”,甚至在社会上,也很容易找到这类群体。新闻宣传工作者理应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这类群体中转化、上进、创业、有为的典型,用足够的时段和版面,帮助他们燃亮心灵之光。
  一位哲人说,一滴水,怎样才能永远不干呢?融入大海吧。一名记者、编辑的个人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融入改革开放的浩荡海洋,就会获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追求上进,激扬正气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使然,也是良心良知的体现,我们这一代人,注定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要求能够观察人、理解人、包容人、激励人。我们不能忘记,在激励别人时,首先应激励自己,因为一个睡着的人是无法叫醒别人的。■
  (作者单位:滕州市广播电视局)

相关热词搜索:疏导 民情 工作者 论疏导民情与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 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新闻工作者的48字使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