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 [浅析湖南卫视娱乐真人秀节目《变形计》]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2006年,湖南卫视生活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开播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本文以《变形计》的几期节目为例,对其形式、内容、特点予以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期待其能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 娱乐 媒体责任 《变形计》
  
  引言
  
  2006年9月,湖南卫视在19点30分黄金时段推出《变形计》。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体验人生,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
  
  一、《变形计》之“形”
  
  本文将从电视技术层面剖析《变形计》。
  1、屏幕文字。电视上的文字与画面相比,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表意功能。例如《他乡有爱》中,张爸在网吧中找寻儿子,神情焦虑,屏幕赫然出现了一行字幕:“这一夜,他们依然没有找到他们的儿子张寓涵”。他的辛酸与无奈,借助屏幕文字刻画得淋漓尽致。其次,屏幕文字能加强节目的记忆深度,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再次,颇具创意的屏幕文字增添节目娱乐效果。《变形计》中一些字幕恰到好处地调侃一下主人公,活跃气氛,娱乐大众。如,《网瘾少年》中魏程做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喜欢打球,屏幕上马上出现“喜欢打网络游戏《街头篮球》吧,哼哼”,幽他一默。
  2、声画结合。《变形计》中采用的电视声画结构,主要有“声画合一”、“声画对位”两种形式。声画合一,指电视画面和声音同时指向一个具体形象的结合形式。它的特点是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声音和画面具有最高的保真性。①《网瘾少年》中,当高爸爸将多年积攒下来的20元钱交给魏程,满足他一看黄河的玩乐之心时,魏程的眼角红了,接过钱的手在颤抖。他哽咽着说:“谢谢,阿爸!”高父淡然一笑:“谢啥呢,儿子!”看到此处,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声画对位,指电视节目中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又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②例如:魏程到工地打工,筋疲力尽后领到20元工资。他开始理解自己的父母,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表示要悔过自新求得父母原谅。伴随着轻扬的音乐,画面中呈现的却是冷漠少年昔日的“光辉岁月”,上网、抽烟、辍学、离家出走。往昔的不懂事与镜头前悔恨的泪水形成鲜明的反衬。
  3、解说语言。解说词是引导画面走向的“灵魂”。《变形计》中主持人的更替,也带来了解说风格的变化。从王姬到陆立再到魏哲浩和张怡筠,体现的是从感性视角向理性视角的转化。王姬的点评过于主观,表演的成分居多,倾向性太强。陆立的表现不够严肃,没有很大起伏。魏哲浩的理性点评和张怡筠的心理解析,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节目感性的风格。
  4、细节捕捉。通过细节刻画能够塑造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比如:《他乡有爱》中张寓涵、孔爸爸和妹妹一起赶集,三人忙于生意都没有吃饭,懂事的妹妹找爸爸要钱买包子给张寓涵,他接过包子旁若无人地吃起来,丝毫没有考虑到饿着肚子的爸爸和妹妹。这个细节体现出妹妹的善良与体贴,张寓涵的自我;然而后来妹妹风湿病发作时,他不声不响地为妹妹轻轻揉手,想让妹妹安然入睡,这个细节则让我们看到张寓涵体贴温情的一面。
  5、悬念设置。《变形计》在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时设置戏剧冲突,如:《他乡有爱》在节目开头就向观众设置悬念:郑州迷茫少年在湘西深处可否找回他失落的善良,孔小龙这个清贫的土家男孩将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怎样的感动,在节目预告的时候,就吸引了观众注意力。
  
  二、《变形计》之“计”
  
  1、节目主题定位。《变形计》前三季里,尝试了多层面的互换内容,如贫穷与富裕、城市与乡村、父母与子女、网瘾少年与留守儿童等等,逐步确定了关注青少年成长教育题材的重点路线,引发人们对现今社会问题的思考并谋求解决之道。
  2、坚持平民视角。“以人为本”的节目制作理念要求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生活。娱乐节目的主角从明星变成了身边的普通人,节目内容从精雕细琢的舞台走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节目形式从单向变为双向的互动模式。第一季尝试了不同的主题,分别为网瘾少年、官员互换、母女互换、行走学校,将生活中的矛盾和差距大胆搬上荧幕,受众受好奇心驱使不断关注事态进展。上网成瘾已成为多数城市问题孩子的“病症”,当观众在《网瘾少年》中看到魏程感动流泪并决心悔过时,似乎看到了救赎身陷网络游戏问题少年的希望,于是节目迅速串红。
  3、坚持原创为主。《变形计》的原形来自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交换配偶》。《变形计》主要吸收了《交换配偶》中的“交换”概念,但剔除了在中国绝对行不通的“换夫”或“换妻”方式,改为更广义的交换人生,更利用这一概念来与时下热点结合,从而使节目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4、投身公益活动。湖南卫视已正式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定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希望工程湖南卫视快乐成长”基金。《变形计》节目将开设专门的捐助通道,并在每期节目中公布,方便热心观众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在国内,电视节目与公益基金合作的方式尚属新鲜。
  5、娱乐增添创意。通过《变形计》,我们看到了真人秀节目在娱乐和社会责任上进行了合理的嫁接和平衡,这种平衡使电视节目更具新意,更富内涵。
  
  三、《变形计》之“变”
  
  《网瘾少年》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孤岛》首次直面离异家庭的孩子。《爱在远山》是成功的青少年成长教育案例。以上三期节目都是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家庭教育的问题,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农村孩子的坚强不屈,城市孩子的自我拯救,单亲孩子的亲情之旅,更看到了故事背后隐藏的城乡的巨大差异。本文将从内容上就同一题材的视点变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故事主人公选择的变化。问题孩子情况不一,有的因为沉迷网吧不可自拔,有的因为父母关系恶劣离家出走,甚至出现自残乃至自杀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值得深究。故事的主人公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具有极大的思考意义。
  2、题材选择范围的扩大。节目不单纯关注问题少年,更侧重刻画了父母,引导关于家长教育问题的思考。
  3、报道地区涉及更广泛的地域,而且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部分涵盖了广西桂林、湖南洞庭、贵州从江等,代表了中国南方最有地域文化、地貌特色、民族特色的地区。城市部分则有长沙、广州、西安等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张,使得不同背景和文化下的人被卷入同一视野,观众既可以感受不同地理文化的差异,也可通过对比获得认知。
  4、节目所关注的问题不断提升。节目不再单纯关注网瘾和问题少年,网瘾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孩子出现问题,有家长的问题,也有教育失衡和教育环境的问题。《变形计》不仅在教育孩子,也在教育家长。
  5、城乡孩子的视角开始平衡。令人叫好的是,《爱在远山》中罗先旺塑造的真实、坚强、上进的形象被广大观众喜欢,其人气指数甚至远远超过了改过自新的城市孩子高泽冶。在西安那所重点中学表示愿意资助罗先旺读书后,他说道,“你们还是资助我们县里吧,如果我接受资助,我就会依赖,一遇到困难,我就想找人帮助,这是不好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然后回村教学,改变他们的命运”。主人公变形成功,提升了《变形计》的社会意义。
  
  四、《变形计》的解读
  
  1、《变形计》的变形。制片人李泓荔在谈到栏目名称时说:“‘变形’,原本被卡夫卡用作‘异化’的意象,但我们用它,比较套话的解释是‘另类制造老百姓的故事,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影像版’。”
  2、《变形计》的评价。《变形计》播出后反响强烈,毁誉参半。
  绝大部分网友认为,《变形计》的立足点在于改变城里孩子,而农村孩子处于从属地位,这个视角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另有网友认为七天的改变不会产生持久的效果,变形仅仅是一次眼泪秀。还有部分网友认为节目独具创意,是一种新型教育方法的大胆尝试。如此等等。
  3、《变形计》的隐忧
  (1)媒体人文关怀的缺失。第一季《网瘾少年》,聚焦城乡文化的裂痕,借助体验的方式,让来自青海乡下孩子高占喜与城市孩子魏程互换环境。对于城市孩子魏程来说,这是一次人生的体验教育、磨难教育。对于农村娃高占喜来说,更像是游走城市的“南柯一梦”,当他爱上了打游戏、吃零食、看电视,孩子最本真的一面暴露在摄像机前时,却遭到了诸多责难。
  (2)报道视角的不平衡。首先,《网瘾少年》中魏程的心理任务是发现真善美,明白富足生活背后的艰辛。而高占喜呢?让他充分认识到城市的繁华,再让他发现城乡差距如此之大,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举步维艰,甚至想充分享受七天城市生活都被冠以忘本的罪名。其次,两位主人公尽管生理年龄相差不大,但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两个孩子心理年龄很难一样。魏程在青海流泪时,他对着镜头说不要拍了;而连移动电视都不知道的高占喜却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拍摄。再次,在一些解说词中不恰当地表达着对高占喜的批判,这是媒体专业素养缺失的表现。
  (3)媒体的议程设置。《变形计》中出现的人物看似真情的本色演出,媒体策划介入的痕迹却清晰可见。
  (4)题材选择难度大。《变形计》前四季都围绕着青少年成长和教育问题展开。为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节目需要拓宽题材。
  (5)媒介干预影响真实。在《变形计》的拍摄镜头里,主要有两种:安装在主角活动场所的摄像头固定拍摄和工作人员随时跟拍。这两种镜头都处在拍摄主角知晓的范围下。很难保证拍摄主角没有表演的痕迹,或是刻意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此外,为了保证节目的戏剧性,编导人为地设置冲突,将主角的心路历程浓缩在这几小时的节目中。真实性与导拍的矛盾由此产生。■
  
  注释
  ①黄匡宇主编,广播电视学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P302
  ②黄匡宇主编,广播电视学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P304
  
  参考文献
  [1]百度贴吧――变形计吧http://post.省略/f?kw=%B1%E4%D0%CE%BC%C6
  [2]湖南卫视《变形计》官方网站http://www.省略/lanmu/bxj/
  [3]陈明,《变形计》之“辩”[J],视听界,2007,6
  [4]李长乐,从《变形计》看媒体职责[J].今传媒,2007,3
  [5]朱姝哲,“真人秀”节目《变形记》之特色与矛盾[J],东南传播,2007,5
  [6]沈银芳,也谈湖南卫视《变形计》之《网瘾少年》.新华网,2007,6
  [7]何修娥,《变形计》的变型“计”,人民网,2007,9
  [8]秦沈、高苏阳,用真实生活演绎故事――简析湖南卫视生活类节目《变形计》[J].新闻知识,2007,4
  [9]张德俊,解读《变形计》运作之道[J].青年记者,2008,3
  [10]黄晓阳主编,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M].新华出版社,2006,9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 湖南卫视 变形 浅析湖南卫视娱乐真人秀节目《变形计》 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 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