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部建设新农村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对策
  
  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使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所谓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是生产的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要。第二,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具有契约经济和法律经济的特点。第三,市场经济有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所有这些,对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培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有些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当前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的文化事业也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有了迅速的发展,总体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建设新农村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差甚远。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及文化工作普遍存在着“三少”和“三多”的问题。
  (一)“三少”的具体表现
  1、文化设施少。农村文化设施不仅仅是短缺,而且是奇缺,有的地方,不要说农村,就县城而言,没有一个影剧院,在县城要看一场电影都非常困难。据有关资料介绍,有的县很少有乡镇有文化站,村一级文化设施更是少得可怜,大部分村除了部分学校有一些简陋的篮球场外,村级体育设施也很少,即使部分村有了文化室、图书室也没有管理好、发挥好。
  2、文化队伍少。不少地方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严重萎缩,人员严重老化,其他各种文化队伍也越来越少。许多传统的文艺项目正在逐渐消失,文化队伍尤其是文艺队伍严重老化,年轻的文艺骨干可谓凤毛麟角,传统文化面临断代,农村文化队伍已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
  3、文化活动少。农村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单调、贫乏。看电视、打麻将等已成为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全部。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民一年到头看不到一场电影、三五年看不上一场戏。家中无藏书、手中无报纸现象更为普遍。
  (二)“三多”的具体表现
  1、抹牌赌博多。目前,一些地方,无论是在集镇还是在农村,打麻将随处可见,麻将室遍布城乡,赌博公开化、赌具自动化(麻将机),赌资高额化。打麻将是农民的主要文化生活之一,赌博已成为农村的一大社会公害。
  2、封建迷信多。有部分农村,三里一庙,五里一寺,庙宇星罗棋布。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是这些地方的常客,求神拜佛,为生者算吉凶祸福,为死者开路做七,为病者“驱邪”开方,以此作为精神寄托。
  3、大操大办多。现在农民尽管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一般而言却并不十富裕。然而,在今天的农村,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却大有人在。他们盲目攀比,比排场,比阔气,“打肿脸充胖子”,一次花费至少也得几千几万元人民币。请客从农村请到城市,车接车送,好不气派。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欠债多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事业积累起来的问题多,历史欠债太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形势发展差距大,要办的事情太多,年复一年沉积下来,问题就更加突出。尤其是村组设施建设,过去投入太少,设施也少,现在群众的需求急剧加大,供求矛盾就必然更为加剧。
  (二)形势变化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批青年男女外出打工(其中不乏文艺骨干),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小孩,这是农村文化队伍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项目逐渐失却吸引力。
  (三)集体经济弱
  尽管现在农村群众逐渐富裕起来,但不少地方尤其是内陆地区一无地区优势,二无资源优势,因而招商引资相对困难,企业难办,开发无力,集体无收入,相反背负巨额债务,税改以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根本无力投入文化设施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
  (四)政策不落实
  党和国家对农村文化事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不少地方得不到贯彻的落实,电影2131工程、图书出版工程、“三下乡”工程等在有些地区也难以落实。
  (五)机制不健全
  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举步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镇、村、组文化网络不健全,不能形成上下配套的运行机制。其次是工作考核机制,工作任务不明确,考核标准不细化,难以操作,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感,奖惩不明,难以推动工作。第三是缺乏社会联动机制,一些学校不抓人才培养,一些文化艺术团体不下乡等。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
  
  了解当前一些地方农村文化事业现状,分析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领导。广大农村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明确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关心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工作的开展,落实各项政策,健全文化网络,为农村文化建设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各级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用科学发展观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用先进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规划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首选要抓好整体规划,文化建设只是一个方面,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短期计划。文化建设包括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活动等都要有目标任务,并研究措施,逐步实施。从小到大,从易到难,分期进行,不断完善。
  (三)加强投入力度
  新农村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重视文化工作,关心文化事业发展,最重要而又最难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文化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必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村级集体也应该在发展生产、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形成全社会关心文化、投资文化、兴办文化事业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考核力度
  新农村建设责任重大,广大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任务细化、工作量化,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要把文化建设的工作考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之中,奖优罚劣,奖惩兑现,把考核同干部的提拔、晋级、评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推动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联动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税部门要保障经费投入,减免政策兑现;教育部门要抓人才培养,为农村培养文化骨干人才;文化部门更要全力以赴,对农村文化队伍加强辅导,对文化活动加强指导,同时要做好送戏剧、电影、图书下乡;各级驻乡村工作组,也要满腔热情,为农村的文化建设乃至新农村建设,给予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的各项建设,其中包括文化建设。我们一定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真搞好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广播文化站)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新农村 文化建设 关于加强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乡镇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妇联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