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拍摄手法 浅谈专题片的叙事手法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专题片通过一个个现实生活的镜头组接向观众叙述一个社会问题,一种生存状态,抑或是一个人物的生平经历。《沙与海》以小人物为着眼点,通过沙漠与海洋镜头的平行蒙太奇组接,以细微之处向观众揭示了人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抉择,展现人类的生存斗志这一主题。
  【关键词】专题片 主题 表现手段 《沙与海》
  
   专题片与纪录片都是纪实性作品,但纪录片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创作者一般不应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专题片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①。《沙与海》是一部偏重于写意的专题片。它取材于沙漠和海洋上两个小人物的现实生活。创作者通过用镜头捕捉他们一个个生活画面,采访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孩子,让观众感知他们对于生活在闭塞空间的感受,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交替的画面所展现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力量,展现主人公在千差万别但条件同样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运用的造型语言以及略带创作者主观色彩的解说词把该片的主题一步步表现出来。影片通过一个个平常生活的画面,让我们在平常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坚韧,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生命力量。
  本文主要从选题的切入,镜头的组接,画面语言,解说词等方面来分析《沙与海》的主题是如何表现的。
  一、低点切入,展现偏远地区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沙漠中不乏像牧民刘泽远一样的人家,孤岛上也有很多像刘丕成那样生活的人群,根据创作者自己的叙述,创作者的镜头选择这两户人家时并没有进行过精筛细选,而是纯属巧合。但就是这没有经过精筛细选的两户人家,正代表了和他们一样境遇下人们的生存状态。电视专题片属于一种纪实性的电视节目形态,对于电视纪实性作品的创作,首先要着手的就是纪实角度的选择。所谓角度,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择什么方向去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②。《沙与海》选择的的角度并不是两户人家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而是更加笼统性的生活现状,展现的是在偏远地区,恶劣的环境下,孤独的心境中,面对生活选择的一种生存姿态,采访牧民刘泽远的小儿子时,他低着头说:“觉得憋闷、孤单,想走出这里,出去学开车。”沙漠的生活充满了风沙,没有电视,对于外面的了解也只有一台收音机。问到刘泽远的女儿是否想离开时,纳着鞋底的她停下来久久地低着头没有说一句话。孤岛的刘丕成虽然有着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一切的养殖都漂浮在海上,随时都可能会被海浪冲得无影无踪,他羡慕陆地上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沙漠与海洋巨大差别的两种环境,创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让他们有了一种内在的联系,即无论生存在沙漠中的人还是生活在孤岛中的人,恶劣的环境都是他们与之无法抗拒的庞大怪物,无论生存还是发展他们只有顺应,但当他们与环境协调起来的时候,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他们都会镇静而有秩序地加以对待。沙漠与海洋的联系在人的韧性、人与自然的相互博弈中表现了出来。
  二、蒙太奇――时空交错的视觉冲击
  蒙太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是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所反映事情的内容;表现蒙太奇,往往是为了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它不是以事件发展顺序为依据的镜头组合,而是通过不同内容镜头的对列,来暗示、比喻、表达一个原来所不曾有的新含义。《沙与海》运用平行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
  1、平行蒙太奇
  从剪辑的方法来看,影片主要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法,把天地混为一色的苍茫沙漠与时而平静时而又波涛汹涌的海洋的镜头画面相组合。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从而在两种环境的反差中体会其蕴含的意蕴。
  2、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的分类中有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理性蒙太奇。《沙与海》运用这几种表现蒙太奇的作用,分别通过隐喻的画面语言、不同的环境景观、不同的人物心理进行对列组合产生深刻的思想内涵。影片并没有刻意去对比沙漠与海洋的不同,只是把描述两种自然环境的镜头加以组接,那种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在观众心中一览无余,从而把暗喻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直喻,使其内容更加含蓄深远。对他们孩子采访时的心理描写,通过镜头与画面的有机组合,对人物的心理有了生动的表现,他们对生长地的依恋,对是否愿意走出去的不置可否。采访刘泽远大儿子和小儿子时,两个人对走出沙漠的不同态度,也通过心理蒙太奇直接而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对主题的表现作用更加突出。抒情蒙太奇的特点是通过画面的组合来创造意境,使情节发展过程中充满诗意。影片中刘泽远的小女儿划沙的片段以及刘丕成女儿赶海的情景让影片有了另一番意境,人在顺应并适应了自身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便是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一片快乐的天地。通过画面的对列组合,产生深刻的内在思想涵义是理性蒙太奇固有的特点。创作者正是通过这理性的思考,让画面在连续展现在观众面前时表现了其深刻的主题思想。
  专题片的制作中,无论是叙事蒙太奇还是表现蒙太奇,画面的组合必须要在纪实的基础上增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把影片的主题更直观地根植于观众心中。《沙与海》的蒙太奇运用,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影片的主题。
  三、细节画面:主题鲜活生动的关键
  细节是增强专题片感染力的重要一笔,在客观的记录中,细节描写往往起着突出主题,交代人物个性的的重要作用。细节的表现主要是通过画面实现的,也可以通过解说词、字幕等形式来表现。《沙与海》的细节描写正是其展现人的韧性,人的生存斗志,使主题在画面中有所突破的关键。影片中的细节描写莫过于对刘泽远家不远处的几棵沙枣树的描写,不知是自生还是种植的,常年无人照料,然而沙枣树每年都开花结果。沙枣树的描写凸显了生活在沙漠里像刘泽远一家那样的人群,恶劣的环境,依然可以傲然独立。拣枣的画面也是入木三分,镜头从刘泽远蹲着拣枣的全景到刘泽远的面部特写,再到刘泽远拣枣的手的特写,转到铺满地的沙枣上,最后镜头落幅在一个远景上:几棵倔强的沙枣树下,刘泽远父子拣枣的画面。树与人的映衬,正是人性坚强、倔强的写照。另一个细节是小女孩划沙的场景,小女孩欢快地跑在沙丘上,时而转头看自己的脚印,跪着前行看着往下滑的沙流,让自己随着鞋子匍匐往下滑,此情此景,除了让我们感受到童真,也让我们感叹于寂寞的莽莽沙洲,孩子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人在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后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表露其中。细节还可以靠解说词和字幕来刻画。在介绍渔民刘丕成的生活环境时,字幕这样写着:这里什么都用钱,生了病一般备些常用的药,大病实在不行了就往大岛上送,在这里,小病反正是交给天了。字幕把画面不能展现的事实告诉观众,孤岛的刘丕成虽然有着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小病靠天的环境考验着这个地方人们的生存意志,字幕同样把人物内在的生动、鲜明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影片的最后解说词: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看起来一句概括性的话语,其实,正是对刘泽远和刘丕成生活感悟的细节描述,让影片蕴含的主题在最后得到了升华。
  四、解说词:引导情感,扩展意蕴
  专题片虽是纪实性的电视节目,但与纪录片不同的是它允许创作者表明自己的主观立场。专题片的结构是史实与观点交融,夹叙夹议,更可以直陈观点,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可以渗透较强的主体意思和主观色彩,大胆述评③。创作者的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蕴藏在解说词之中,因为解说词是创作者根据自己实际感受对拍摄镜头的一种陈述或感悟。
  1、解说词引导观众情感
  《沙与海》中的解说词虽然很多是客观的描述,但也不缺乏创作者自身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立场,它都会引导着观众的情感,让观众在娓娓叙述的解说词中与创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讲到刘丕成的家业时,有这么一段解说词:“钱挣得多说明这条路通,总不能放着路不走,把已经到手的家业毁了,虽然各种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越是这样越停不下步子,就像被海水推着走一样。”虽然解说的是刘丕成自己的生活感受,但就在这解说词中,让观众有了对其生活境况的一种了解,从而体会到刘丕成生活的艰辛。
  2、解说词扩展影片意蕴
  创作者的一些主观评述,在引导着观众情感的同时,对影片意蕴的扩展也有着强大的作用。因为创作者的主观评述往往都是精练且富含哲理的思想概括。专题片中最有概括性的主观评述,创作者一般会放在影片结尾,让观众在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的层次上更加对影片的思想主题有进一步的深思和回味。《沙与海》中创作者所说:“然而无论是沙漠的刘泽远还是海洋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时候都经历了曲曲折折,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努力。有一点他们相信,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影片在这段富含哲理的解说词中结束,主题也在这段富含哲理的解说词中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味。
  解说词弥补了专题片中画面和字幕不能表现出的意蕴,充满意蕴的画面加上恰到好处的解说词,让画面的表现力更加生动鲜明,从而使主题在画面和解说词的完美结合中凸显出来。
  结 语
  《沙与海》是一部偏重写意的电视专题片,它遵循着“主题先行”的模式,从低点切入,选择最平常又是我们所不熟知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画面等一系列影视语言的运用让主题在镜头的叙述中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类专题片,《沙与海》确实是一部很成功的范本,在展现人的生存意志,自然的磅礴气势,以及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系上有着天人合一的意境。专题片的成功就在于其主题的凝练上,主题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主题能否表现出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是用什么样的影视手法来表现的。■
  
  参考文献
   ①张绍刚:《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第16页
  ②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第47页
  ③游杰:《电视策划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第232页
  (作者:均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07级本科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专题片 叙事 浅谈 浅谈专题片的叙事手法 浅析专题片的叙事手法 大学生拍摄专题片选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