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生存危机的应对]校报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网络信息的迅速快捷,对校报造成巨大的冲击,校报要提高竞争力应对危机,就要不断创新,把舆论引导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化弱为强,同时借助网络,以此不断扩大和巩固读者群。
  【关键词】校报 新闻 网络 读者
  
   大学校报作为校园的主流媒体,一直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存在,整整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网络在后信息时代的校园影响力凸显出主流化趋势,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网络的快捷给读者带来许多方便,然而,网络上为人所诟的虚假、低俗、垃圾信息也很多,过滤、封堵和删除达到完全屏蔽,目前的系统技术和管理还不够完善。在信息混沌中,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导与影响。网络对校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如何解决校报生存危机?笔者有如下看法。
  把舆论引导放在突出位置。校报作为学校党政重要舆论工具,肩负着宣传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凝聚力量、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责任,高校校报有两大属性:一是教育属性。办报人一定要懂教育,热爱教育,只有了解教育规律才可能做好教育新闻报道。二是媒体属性。作为报纸一定要为大众所接受,要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因此,编辑、记者一定要深入第一线,了解教育,思考教育,同时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和专业素养,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各方面涌现的新鲜事迹、典型人物、创新思想及时加以报道。①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舆论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加强言论。在媒介爆炸的时代,信息过剩,观点却变得稀缺起来,学生正在受教育阶段,面对汹涌的信息浪潮无所适从。在社会转型期,需要言论来引导舆论,把舆论引导放在突出位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方法。
  提高办报质量,化弱为强。校报自身不足是出版周期长,报纸到读者手里新闻往往成旧闻。因而,在消息写作上应深入挖掘主题,写好导语。以“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为例,导语简单明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在此开辟链接解读新闻栏目,将新闻背后的事件、背景给读者交代清楚。重点放在解读,把新闻背后的解读故事化、趣味化。
  提高通讯质量,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校报应侧重在人物通讯,精心写校园里优秀的学者、教授、学子等,使其成为不同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不同专业学生相互了解的平台。著名记者穆青曾说:“我们在采写人物通讯的过程中,比较喜欢运用质朴的白描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有时需要借助语言的色彩来加强效果,但更主要依靠事实、形象、思想来打动读者。”人物通讯具有细腻的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先进事迹等,这种体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很容易吸引读者把稿件读下去,从而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以新颖独特的视角,高质量的稿件抓住受众,以此克服周期长的弱点。同时充分利用校报与学生距离近的优势,随时让更多读者变为参与投稿的作者。
  正如《羊城晚报》首席记者樊克宁在《对2005年度校报的看法》一文中谈到:“与校园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题材,应该是校报通讯的主流,从职业新闻人的立场出发,我希望校报应该是各类综合性新闻媒体的一个新闻源,校园的新闻题材如果是校报的热点,那么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热点。”②
  提前策划注重深度报道,拓宽报道内容和领域。在重大活动、重大采访报道中提前策划。校报要适应新形势,增强宣传的权威性、针对性、可读性,更好地发挥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就离不开新闻策划。一个完整的新闻策划应包括确定选题、明确报道思路、寻找典型、实施落实等。校报主要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必须要策划出有较高的思想、科技、文化和美学品位的选题。在“非事件性新闻”、“评论性新闻”上,针对性要强,找准受众关注的“热点”,以满足其精神需求,同时,注重深度报道,在内容、形式、手段上开拓创新,从而达到预期导向的传播效果。
  精心制作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具有能把读者吸引过来,非把文章读下去的作用。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种传媒载体,读者首先看标题,由此可以看出,校报标题的提炼尤为重要。如2008年11月6日,《南方都市报》一版有一篇标题为:美国变色(主题)、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副题)。这个标题读者一看,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就会产生很多联想,标题着重强调美国有吏以来的首位黑人总统,从肤色体现黑人的政治地位在提高,种族歧视将成为历史。
  与时俱进栏目多样。校报体裁除了新闻、通讯外,还可运用侧记、特写、图片新闻、调查报告、读者来信、评论等多种体裁的新闻样式。多种体裁的交错运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开设多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其独到的特色,如“图说校园”这个栏目是与当今读图时代相适应的,画面在保证新闻五要素的功能外,力求中心突出,人物神态表情生动、色彩饱和,构图具有黄金分割的美感,还应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给读者以美和愉悦的阅读快感。高质量的新闻照片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六届华赛,澳大利亚摄影师丹尼尔?贝雷胡拉克拍摄的《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的儿童》获人物与肖像类单幅金奖。图片反映的是:2009年3月20日,巴基斯坦斯瓦比的难民营中,巴基斯坦军队与塔利班交战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小女孩,十分瘦弱的她怀抱自己的弟弟,一双充满童真恐惧无助的眼睛,是那样迷茫。她的弟弟因太小不明白周围发生的一切,正将一块冰放入姐姐的口中。巴基斯坦军对塔利班的军事行动,使超过3百万人流离失所。国内已有超过15万人从斯瓦特、布内尔、下迪尔逃离,度过数月严酷的难民营生活。照片感人生动,让人痛恨战争,心痛可怜的孩子。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来设置不同的栏目,按每版的侧重点来开设调整栏目。
  借助网络紧密捆绑。目前各高校的发行还不能达到全校师生员工人手一份,邮发给国内和海内外校友也是很有限,学生家长也很难见到。故而,为扩大校报影响力,校报在承载完成自身的功能外,也就是在出传统纸质版的同时,还应有网络版,齐头并进。互联网的便利性、互动性也为校报开辟新的读者群。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纸质媒介因出版周期限制而流失的读者。
  美国学者W?James 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说:“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有时使人颤抖,有时使人浑身湿褥,有时还会使人灼热无比……无论气象局如何先进,它也控制不了天气的变化。然而个人却有效地控制气候对自身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可以携带雨具、遮光剂或躲在室内回避它,等阳光明媚时再走出房屋拥抱灿烂的阳光。”他的这个比喻很生动,直观形象地说出媒介与人的关系和对人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迅速快捷,对校报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校报受众是广大师生员工,这个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维敏捷,易接受新鲜事物,文化品位和文化需求也比一般读者高。因而要办好校报,应对危机,就要不断创新,把舆论引导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化弱为强。提前策划,注重深度报道,精心制作标题。与时俱进,做到栏目多样,借助网络紧密捆绑,以此不断扩大和巩固读者群。■
  参考文献
   ①边久民、张广宏,《基于高校校报品位提升的思考》[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
  ②樊克宁,《对2005年度校报的看法》[J].《广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工作通讯》,2006(8)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责编:周蕾 实习编辑:尹恒

相关热词搜索:应对 校报 生存危机 校报生存危机的应对 生存的危机 生存者危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