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对女研究生媒介形象的呈现|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生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加剧,女研究生们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了《南方都市报》中关于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婚姻问题、心理问题等报道为样本,分析其对于女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建构。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女研究生 媒介形象
  
  一、研究目的
  从2003年研究生扩招开始,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上升。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项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但是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比如,近两年来,研究生的就业难,尤其是女研究生的就业成了最大的问题。同时,随着网络、报纸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女研究生开始频繁地出现于大众的视野中,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作为社会精英的一部分,媒体对女研究生这一群体媒介形象的构建,不仅会影响到该群体的形象,也会对该群体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发现女研究生媒介形象构建的研究从2006年开始,至今才有2篇相关论文发表,而且文中所描述的已是五年前的女研究生媒介形象。那么,时至今日女研究生的媒介形象是否有所改观呢?在本文中,笔者选用《南方都市报》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三年内对女研究生的报道,来分析媒介对女研究生的媒介形象建构。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分析《南方都市报》对女研究生媒介形象的构建。研究对象为《南方都市报》除“评论版”和“副刊”的所有版面,新闻评论和文学作品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笔者对《南方都市报》的所有文章以女研究生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搜索,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21日,共检索到102篇文章。在检索出的文章中,除去重复的4篇,评论5篇,文学作品3篇,共得到有效样本90个。其中,2008年29篇、2009年42篇、2010年19篇。
  研究对象选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南方都市报》是一家中国版数最多的都市报,以广州为根据地,辐射整个东部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其次,广州气候条件好,经济发达,大型企业较多,是不少精英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最后,笔者在运用阿帕比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检索数据时,发现《南方都市报》对女研究生的相关报道最多,其他报纸只是寥寥几篇文章,不足以说明问题。
  1、版面位置
  由于《南方都市报》是中国都市类报纸中版面最多的报纸,其版面名称众多。为凸显特征,本文在统计的时候对有些版面名称做了合并同类项。具体为:“重要新闻”一项包括实际版面名称: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重点新闻、文化新闻、时局报道;“专题新闻”一项包括实际版面名称:三八专题、评论周刊、专栏、对话、封面、国庆大阅兵专题;“娱乐新闻”一项包括实际版面名称:生活留言、私人城市、城事、双城、天天财富、生活时代、学习时代;其它出现频率低的版面归入“其它”一项。
  2、报道对象形态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媒介如何构建女研究生形象,因此设立这一类目的是关注媒体在报道女研究生时,报道对象是个人还是群体。
  3、报道内容倾向
  报道内容以展现女研究生担当社会责任,致力于公益事业,以表现其为积极向上群体为目的,归类为“正面”;报道内容以反映女研究生群体存在问题、心理缺陷、行为过分的,归类为“负面”;报道未呈现倾向性,或者报道问题的利弊两面都有论及,比较平衡,则归类为“中性”。
  三、研究结果
  1、版面位置
  从表一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娱乐新闻所占比率最大,“生活留言”、“私人城市”、“天天财富”等都属于娱乐新闻一类,共计52.2%;其他位居第二,“社论”和“个论”属于此类,共计26.7%;重要新闻位居第三,共计11.1%;专题新闻位居第四,共计10%。同时,从统计数据来看,女研究生的媒介形象的建构并没有出现重要新闻和专题新闻版面比重上升的趋势,从重要新闻和专题新闻的报道数量来看,3年来反而减少了,女研究生的文化娱乐性仍然是媒体最关注的。
  2、报道对象形态
  表二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关于女研究生的报道中,以个人为报道对象的情况占总体的40.1%。笔者在文本研究中发现,对女研究生媒介形象的构建,很多情况都是以个别代替群体,或者说是以个别替代那个构建出的女研究生媒介形象。新闻主角是个人,但是却被冠以女研究生的大帽子,或者即便报道对象是群体,但是只是极少数的小群体。
  记者在可有可无的地方刻意地使用女研究生这个标签,究竟是在利用女研究生这个标签的既定内涵?还是用新闻主角个人的所作所为来为女研究生这个标签赋予新的内涵?抑或是两者都有呢?不论怎样,女研究生就这样被标签化了。在被报道的同时笼罩在女研究生这个媒体形象的阴云下,或者为这片阴云添砖加瓦。这样的标签给读者带来了先入为主的暗示,如果在标题中就有倾向性或定义性的修辞,这种暗示将更为快速和直接,因为很多人只浏览标题。这一点正是李普曼在其著作 《公众舆论》中最早提出“刻板印象”(stereotype)。他认为个人既有的成见或头脑中的图像,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化和类型化的认知方式,对某一群体中的个体的认知忽略其个体差异,而把群体特征加诸于个体。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报道内容倾向
  在对女研究生在新闻报道中形象定位上,根据表三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女研究生在媒体报道中完全纯负面形象的比例很高,达到47.8%,远远超过了22.2%的正面形象比例,其负面形象主要以死亡、犯罪、心理缺陷、女强人等形象出现,相关报道有《租房未换锁――两女硕士魂断出租屋》、《24岁,更年期提前到》、《MBA相亲女强男弱》、《钻石 女博士 丘比特为何不眷顾我》等。
  其次,中性客观的评价达30%。这一部分报道并无明显的倾向性,多为传递消息和阐述现象类。如相关报道《美女干部秀风采》、《奥巴马见面会,黑衣美女是谁?》等。
  最后,正面形象最少,只有22.2%的比例。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积极,主要以女研究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及颠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偏见为理念的主要报道内容,将女研究生塑造成为另类独立的、有能力的新女性。相关报道有《女性不该“被消费被观赏”》、《新扎师姐――个个身手不凡》、《“80”女孩援疆任旅游局副局长》等。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来,媒体对女研究生的形象建构依然是非正面化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女性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传统女性形象,对女性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现实却是,不管女性多么有能力,多么有知识素养,依然要受到社会对女性的排斥。比如,女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是在与男研究生的比较中更为突出。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女研究生已是高龄女性,一旦参加工作,必然要马上结婚、生子、休产假,这将为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在顾及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与女研究生签约时要求其必须承诺在工作的五年内不能生子,这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对女研究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由此,我们应该理解女研究生们的种种问题,而不是嘲讽和歧视。同时,媒体在报道女研究生时,应该站在正确的角度来构建女研究生这一形象,不应该人云亦云,互相盗用错误观点,从而,误导大众对女研究生的评价。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看待媒体,媒体对女研究生相关报道,其最终目的是与媒体的商业利益分不开的。媒体利用女性来提高大众对其的关注度,媒体的商业属性与男权话语的合谋,给女研究生们带来压制。在建构女研究生形象的过程中,媒体不同程度地带有对社会性别的预设和假想,并通过不合理的议程设置使之强化,对高学历女性的形象起到了夸张和扭曲的作用,将人们视角局限在女研究生的感情世界、婚恋世界,心理缺陷和孤傲等,同时进行以偏概全的报道。媒体在极力渲染女研究生的性和情感问题、犯罪问题、工作就业问题时,恰恰忽视了女研究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在各行各业对社会的贡献等这些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的知识女性的美丽一面。因此,媒体应当承担起引导舆论,推行性别平等的责任,创造公平、公正的舆论环境,真实而合理地构建女研究生的媒介形象,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沃尔特?李普曼 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②邓巍,《大众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偏差》,《青年记者》,2006(2)
  ③刘丽超,《被曲解的“剩女”――都市类晚报下的剩女形象建构》,《东南传播》,2010(9)
  ④陈林燕,《逐渐褪色的光环――网络媒介研究生形象再现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3)
  ⑤王朋进,《“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学术研究资料》,2010年6月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媒介 南方都市报 呈现 《南方都市报》对女研究生媒介形象的呈现 新快报 大公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