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象_浅谈“80后”的媒介形象变化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80后”正从上世纪末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21世纪初的争议与褒贬,发展到今日的“80后”文化现象。从争议到批判到赞扬再到思索,期间各种媒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具有公信力和话语权的大众主流媒介,洞察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而我们对“80后”的媒介形象认知应将具体文化现象、话题和媒介形象再现相结合。
  【关键词】“80后” 媒介形象 形象构建
  
  “80后”,一个在当今社会中响亮的名称,也是媒体使用最广泛,进而走进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词语。“80后”含义具有模糊性,在界定时,界定者本人、80后群体本身和大众存在着多重的尴尬与误读。对这一事物的媒介形象研究,也是通过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80后”一直被公众刻板成见所主导,殊不知他们其实并非是完全拧成一股绳的,有同样思想、生活习惯、家庭条件、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的群体。这一点最为研究者所忽略,作为“80后”代表的黄思路、韩寒、刘翔、洪战辉……都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所以每每提到“80后”这样的字眼,我们总是通过媒介给我们展现的实例以偏概全的来感受这群主流人物。
  一、争端伊始,媒体的“伪主流”解读
  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者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在“80后”话题出现伊始,处于风口浪尖的是一个上海的中学生――韩寒,他各科成绩亮红灯,但出版的《三重门》再版印刷数次。对其的报道无可厚非,因为韩寒这个个体生命承载着太多的符号――另类、叛逆、非暴力不合作。但是接下来的解读就让“80后”的媒体形象显得异于常规,甚至是“面目可憎”。比如央视知名栏目《对话》秉承一贯的定位与结构方式,由专家教授坐阵充当意见领袖,导向性过于明显,专家教授如果被视为具备公信力的理性意识,那么媒体对于“80后”的定义就是主题先行的非理性元素。大众传媒在这里缺乏了最朴素的公正、自由和平等的话语权给予。除此之外,如果说专家教授被视为公信力的理性意识,那么场内嘉宾就可以视为央视口诛笔伐,推动节目进程、拓宽节目主题的工具。举例为证,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就表示了对于韩寒的出现的焦虑,并觉得韩寒网上聊天时没有使用OICQ是一种稚嫩的表现。这是否也是代表大众主流的媒体对于“80后”的轻蔑认识?这是其在媒介形象的塑造上最令人惋惜的一点,它在“80后”与大众间不经意地撅起一道鸿沟。
  其实上述媒体对于“80后”形象建构之妖魔化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早在韩寒之前,中央电视台、全国少工委、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就相互联合一致评选“全国十佳少年”,主流媒体所推崇的是赖宁、包八斤、黄思路……我们看一下主流媒体对他们的塑造。赖宁,14岁那年心系国家,在保卫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时候,献身火海;包八斤英勇救火。如果说赖宁和包八斤是用真情,勇敢甚至生命争得荣誉,那么韩寒就成了 “80后”媒体形象中的异类。
  十年过去了,赖宁不在人世,自不待言,包八斤销声匿迹,跳出公众视野,而韩寒被誉为“80后最有良知的作家”。韩寒的博客访问量超过四亿五千万,他的文章立足现实针砭时弊,甚至有人称他为现代的鲁迅。时间给了充当主流媒介中的“伪主流”媒介――丢失了人文思索与人文关怀的媒体一记响亮的耳光。
  二、尘埃未落定,媒体盖棺定论
  许多研究者认为,“5?12大地震”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成为“80后”形象转变的两大重要事件。在这一时期,乍看上去是有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媒体在为“80后”平反。《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2008年5 月22 日发表了评论《汶川地震后“80 后”国人感动中国》,高度赞扬震后救灾中“80 后”的表现:“当我们把很多眼泪洒给他们,把很多敬意献给他们时,不经意间,我们发现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符号。他们就是那个首次被用代际命名的群体,他们叫‘80 后’。他们……是捐血长龙里最大的构成;是志愿者队伍里最有活力的一群;……原来有情怀,原来很勇敢,原来懂大爱,原来能作为……”于是,“80后”这个群体,用他们的坚强,勇敢,爱心和责任感给大众重新诠释和定位了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以及以公民身份的作为,得到了社会的重新检视和评价,甚至许多的研究者也认为这样的媒介形象建构是“80后”形象逆转的最大动因。但是这样的概括不够完全。这种逆转与其说是媒体在为“80后”形象平反,倒不如说是媒体在为自己的问题纠错。这样的纠错其实暴露了媒体更多的问题。到了2011年,中国社会问题众多,社会弊病明显。媒体这样的纠错无可厚非,甚至颇有可称道之处,有人将之解读为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深深的弯下腰。当然,媒体绝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主体形象在变,媒体形象建构也要变。但是伴随这次“80后”媒体形象逆转而来的是又一次的以偏概全,避重就轻,甚至是提前的盖棺定论。
  众所周知,“80后”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火的洗礼,而那些父母处于精英阶层的“80后”,生活条件更是优越。媒体在“80后”,话题争端伊始就表现出了选择性的以个案来建构其媒体形象,强调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却忘记了主流媒体应承担的责任和价值导向。而在“5?12大地震”前后发生的“抵制家乐福”、“保卫钓鱼岛游行”等狂热的爱国活动中,媒体也在刻意借助对“80后”媒体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维稳”和“转移矛盾”的目标。
  卢梭认为“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安卜罗斯?皮尔斯认为“爱国主义是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面对这样的一个个的实例,我们的大众难道只是根据媒体的反复塑造来静观这些形象上的塑造变化吗?难道,自大地震之后“80后”的种种表现不也只是普通年轻人应有的人性吗?
  结语
  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代――“80后”,从呱呱坠地起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带着时代变迁的印记。他们的个性被媒体不断的挖掘,他们的生活习惯被各媒体专注评论……在不断的信息编码过程中,这一代人在“拟态环境”下的个性特征被媒体所建构,也因为媒介是大众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所以我们不能不正视“拟态环境”下的社会影响力。“80后”是在成长的“80后”,他们不可能主导这个世界,这个国家,但是一定会以多元化的姿态洞悉思索。所以,媒体对“80后”的形象建构,是有失公正平等,以偏概全,盖棺定论式的。
  
  参考文献
  ①廖捷,《论大众媒介对80后形象的再现与建构》,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②沈滢,《媒介对“80后”话语建构与转变》,2009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媒介 变化 浅谈“80后”的媒介形象变化 浅谈80后的媒介形象变化 80后 的媒介形象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