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古巴】 中国人移民古巴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06年年底,我踏上从莫斯科飞往哈瓦那的航班,开始了在古巴的留学生涯。   弟弟派好友来接我,在哈瓦那稍作停留后,我们踏上了通往圣克拉拉市的旅途。古巴的高速公路就像国内的国道,车辆稀少,有时甚至开半个小时都见不到一辆车。两边种植着成片的柑橘树与甘蔗,不时还会碰到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吃草,偶尔还有秃鹫飞过。古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返璞归真。
  
  “马棚大学”留学记
  沿着沙土横飞的道路,车慢慢停在了一个没有大门的门口,一条粗铁链连着两旁的水泥柱子,右边是一个马厩,里面拴着两三匹瘦马。马厩下方是一个鸡圈,里面七八只鸡在来回扑腾。左边是一片荒草地,周围坐落着几栋旧房子。
  我呆住了:这就是大学?只见司机跟门口的人说了几句:“开门!放下铁链子!”车继续往里开,3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大学楼前。
  我的留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宿舍破烂不堪,一间空旷的大屋子里摆着5张窄小的单人床,床旁边竖着破铁皮柜子,窗户上的木头合页被风雨侵蚀得破烂不堪。厨房里一张破桌子,厕所里一个破淋浴头。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只有一个字:破!
  古巴天气很炎热,常年气温在25℃以上,可是却时常停水停电。清晨5点多被热醒是常有的事。古巴很少有自来水,几乎各地都使用水库里的水。据说这里的水不能直接食用,里面有细菌,古巴人的大肚子就是直接饮用未处理过的水导致的,虽然他们死不承认。
  好在古巴的空气未被污染,加上雨季时天天下雨,雨水很干净,所以一到下雨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搬着家里大大小小的桶,放在屋檐下接雨水来饮用。
  我身边有些留学生受不了集体宿舍的苦,就去外面租房子住。住宾馆太贵,一晚需要60~70CUC(CUC是古巴当地的外汇券,1美元=0.8CUC)。通过正规渠道租房一天也要25CUC;而住在当地古巴人家里,一个月差不多只用付50~60CUC,是留学生们最热衷的一个选择。但也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法律规定,如果古巴当地人私自把房屋出租给外国留学生,被发现后房东要上缴巨额罚款,数目之庞大是任何一个普通古巴家庭都无法承受的。
  与古巴人住在一起,留学生们也同样有风险,有几个同学的钱物被房东的孩子或朋友偷走,但又不能去告他们。
  
  “幸福”的定义
  古巴的工资很低,我们学校里一个博士级别的研究生导师一个月的收入才20CUC,这已经算是高的了。
  记得她曾经对我说过:“刘楠,这20CUC是我跟女儿一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我想出去旅游,那就不能吃好的,不能买衣服;如果我想买衣服,就不能出去旅游,不能吃好的。”
  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没有正规出租车,交通工具除了双腿外,就是马车与黑出租了。所谓黑出租,跟上面所说的黑租房是同一性质,在大学附近拥有私家车的居民跟我们关系都特别好。如果要去什么地方,事先与他们打好招呼,定好时间,到时间直接去家里开车走人。当然收费也不菲,记得研究生毕业时为了论文,来来回回几次车费就花了不下300CUC。
  如果在白天不着急的情况下,我还偏爱坐马车。马车由两个大轮子、几块破木头、几根铁棍组成,由高高瘦瘦的马拉着,几个好友包下一辆车,车夫一高兴还能让你亲自挥上几鞭子,豪气冲天。
  在古巴最出名的三样东西,莫过于蔗糖、雪茄与咖啡了。这里的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5%,其次是水稻、烟草与柑橘。古巴甘蔗的颜色是青绿色,每根都有将近两米长,却不能直接食用,只能用来制作蔗糖或者榨甘蔗汁。
  记得上学那会儿,每天下午下课,搭乘市内火车到达固定的车站,站台旁就是一个榨甘蔗汁的小棚子。半裸着上身的年轻小伙子把一根长甘蔗塞进榨汁机里,另一端清透的甘蔗汁就缓缓流出,花上两比索,买上一杯散发着清香的甘蔗汁,加入几块冰块,味道清爽、甘甜。在古巴炎热的季节里,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清苦并悠闲着
  古巴普通居民不允许私自买卖手机、电视机和电脑等电器,只有老师、政府工作人员才能凭票购买,有点像中国七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土地公有制;私人养的牛死后不允许擅自食用,需上报国家批准后才可以,不然可能要坐25年的牢,因为他们认为牛是主要劳动力。古巴居民不允许进入旅游度假小岛(古巴是一个群岛国家,由古巴岛跟青年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很多小岛都被划为旅游度假岛,只按待外国游客)。每个进岛口都有关卡,进出车辆上每个人都必须检查护照,谨防古巴人进入。同样,星级宾馆也不允许当地人住,如有违反,当即逮捕。
  2008年2月19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共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网站上用西班牙语和英语发表了致古巴人民的声明,他表示不再继续担任古巴最高领导人。同月24日,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最终一致推选劳尔?卡斯特罗为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一场不动声色的变革悄悄开始了。
  古巴政府宣称要放开电子产品的买卖;紧接着废除了不允许本国公民入住涉外宾馆、酒店的禁令;随后又公布新政策,允许把国有闲置土地租借给农民以增加农业生产;同日,政府解除了古巴人租用汽车的限制。
  2008年4月1日,放开电子产品购买限制的第一天,我们圣克拉拉城市中仅有的三家“美元超市”门口排起了长龙。其实,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钱,他们只是想来看看热闹。据说,哈瓦那的一家电器店当天就售出了100多台日产DVD。
  在我看来,古巴改革的成效不错,前进了一大步,但如何带动起古巴人的工作积极性才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
  虽说古巴人生活清苦,但很悠闲。在圣克拉拉市,晚饭后人们会在酒吧或是市中心广场流连到凌晨才回家睡觉。每个周末都会有或大或小的party,狂欢到凌晨三四点,带着加勒比居民特有的开朗和闲适。但第二天他们仍要勤劳工作,因为那里的社会制度视“放纵”为耻,在“配给制”下劳动最光荣。

相关热词搜索:古巴 眼中 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古巴 古巴美女嫁中国人 中国人在古巴做生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