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舟曲]舟曲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10年8月7日23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突然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村庄、城区房屋被冲毁。截至8月22日,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1435人遇难,330人失踪。8月15日,我国为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灾难袭来,救援永不言弃,奇迹不断发生,救援头3天,有1243名群众获救。灾区真情涌动,演绎着人间大爱。
  
  灾难突然降临舟曲
  8月7日,有雨、无月之夜。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骤然发生:咆哮的泥石流从舟曲县城东北侧的峡谷狂奔而出,正面迎对泥石流峰头的月圆村被整体吞没,全村200余户、700多村民,除外出打工和上学的约有五六十人外,全村现场存活人员只有十几人。
  
  夫妻互相搀扶逃到楼顶
  刘宝萍和丈夫李东主,是月圆村屈指可数的幸存者中的两位,他们亲眼目睹了月圆村被吞没的全过程。
  8月7日夜,舟曲有雨,但一直不大。当晚11点半多,正在家里小楼二层睡觉的刘宝萍、李东主夫妇俩,听见外面轰隆隆的声音不太对劲,就一起起床下楼看看,因电也停了,便寻找手电筒。
  “刚找到手电筒,院门就突然被泥浆冲开了,我们赶紧顺着楼梯往上跑,这时四周院墙倒了,泥浆齐头打过来,吓得我腿都软了。”刘宝萍说。
  逃到楼顶的夫妻俩,互相搀扶,绝望地看着围困过来的泥石流。此时,天空中电闪雷鸣。电闪间隙,他们看到山洪泥浆滚滚,很快将周围的房子夷为平地。
  站在楼顶的刘宝萍怕得要命,担心房子被冲塌。但万幸的是,虽然也遭受了巨大冲击,泥浆灌满了整整一层房间,但地处稍偏一点的刘宝萍家的楼房,正好避开了泥石流峰头,楼房没有被击倒――这也成了全村唯一的“孤岛”。
  
  父子俩抓住电杆逃生
  “全村700多人几乎都没了,我全家11口人,只剩下我和小儿子。”34岁的月圆村村委会主任何新朝,提起当日惊魂之夜,仍是悲痛难忍。
  “泥石流深夜发生时,天突然变了,风大、雨急,沙也吹起来了。”何新朝觉得不对,就走出院门看看情况,泥石流哗地一声冲进来了。“我忙冲回屋子里抱孩子,但只顾得上把小儿子架到脖子上。”
  一切都来不及反应,何新朝随即就被泥石流冲出院子,也不知冲了多远。挣扎中,他正巧抓住了身边的一根电杆,就紧紧地抱住。
  此时,周围漆黑一片,泥流翻滚。就这样,何新朝和5岁的小儿子坚持了整整一夜。
  8日早上6点多,何新朝和儿子得救了!
  
  初二女生痛失16位亲人
  同时失去16位亲人,初二女生尚蕊丽成了家族唯一的幸存者。
  8月7日晚上,16岁的尚蕊丽和几名邻居在三眼峪上方为自家玉米地浇水,北面大山里暴雨如注,但沟里的雨并不大,他们5人躲进了附近帐篷。不久,尚蕊丽听到轰隆隆的响声,泥石流挟裹着砂石已奔腾而来,他们拼命奔向数百米远处一栋二层小楼。
  到达小楼时,泥石流已将小楼包围,他们趟过深及大腿的泥浆爬上楼顶,住在小楼内的一家3口也爬了上来。惊魂未定的尚蕊丽拿出手机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已经打不通了。泥石流很快就将小楼一层填满,8个无处可逃的大人小孩紧紧抱在一起。
  天很黑,但在闪电中尚蕊丽看到,一排排房子像骨牌一样被推倒,很快就被掩埋得无影无踪。直到凌晨两点,泥石流的声响才慢慢消停。惊恐担忧中,尚蕊丽熬到了天亮。这时,陆陆续续有三眼村的人上来找人,月圆村的人却一个不见上来。尚蕊丽才意识到,村里的人可能都没有逃出来。
  尚蕊丽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二叔、二婶、表妹,加上大叔公家3人,三叔公家5人,共有16名亲人遇难。
  
  生死救援永不言弃
  他带领战士投入救援时,妻子一家4口被埋
  8月7日晚上11时40分,在灾难陡降的瞬间,武警舟曲县中队的副中队长王伟心里最放心不下的,是离中队仅1300米距离的妻子一家。他新婚3个月刚怀孕的妻子,与父母、妹妹一家4口正在三眼峪村的家里,生死未卜。但王伟在灾难发生时,却迅速带领战士,摸着黑,冒着被泥石流吞没的危险,在中队附近展开救援。
  8日零时06分,王伟手机上一个未接电话,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一刻,王伟正带领战士在舟曲县看守所紧急转移疑犯。
  电话,是妻子张蓉打来的。在被泥石流吞噬之前,妻子在无边黑暗中打给王伟的最后电话,他却没接到!
  从此以后,这个电话王伟再也无法拨通!
  “第二天上午我巡逻的时候才第一次路过家门。”王伟含着泪说。但此时这个家已被厚厚的泥沙覆盖于废墟之下,妻子一家4口永远地离开了他。
  20多个小时,王伟没进一粒食,没喝一口水,没合一下眼。他手掌磨烂了,指甲掏破了,满手流血了,但他顾不上包扎连续战斗。在7日晚和8日白天救援的最宝贵第一时间,王伟带领战友从废墟中抢救出23条鲜活的生命。
  
  三轮车主把三轮车改装成筏子救74人
  舟曲江盘乡南桥村的三轮车司机王明昌依靠三轮车运营为生。8月7日晚,王明昌因为与朋友聚会,没有在房内睡觉,因此躲过一劫。当他回到家里时,两层小楼已被泥石流夷为平地,周围一片哀嚎声。不少房子还被泥石流冲到了江里,一些灾民登上废墟高处正在呼救。
  王明昌想起了自己的三轮车,于是他将3个轮子拆下,拿来木板扎成了一个简陋的筏子。舟曲的青峰宾馆被泥石流冲下白龙江,不少旅客在窗户边上探出头来,不断呼救。王明昌撑着筏子冲下江去,面对汹涌的江水,他很快掌握了驾驶筏子的方法。简陋的筏子每次只能救一两个人,王明昌就一次次地来回救人,累计救了74个人。
  勇敢少年让战士先救妈妈
  兰州军区某部团长蒲军礼说,他们于8月8日10点58分到达舟曲,立即搜寻生命迹象,抢救生还者。在城关小学南侧,战士们发现一对被困母子。
  战士们先是小心翼翼地清理上面的淤泥和石头,然后爬进狭小的洞口,用千斤顶将沉重的大梁木顶起来。“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他侧卧着身子,身上压着一根大梁木,距离孩子一两米的地方,是个中年妇女,腿也被大梁木压着。”蒲团长说。
  “老师,先救我妈妈。”男孩称呼救援战士为老师。随后,男孩要了一把刀,帮着救援战士砍压在妈妈身上的大梁木,一下,两下,三下……“我们当时有4个战士在洞里扒泥土掏石头。温总理就对着洞口喊‘老乡,要坚持,子弟兵正在救你们’。”蒲团长说,“当时孩子知道是温总理来了,还喊了一声‘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
  救援战士通过4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男孩救了出来。两小时后,孩子的妈妈也被救了出来。
  被救的中年妇女叫党巴金,47岁。经过医院救治,她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她的儿子,14岁的张新建由于内脏受损严重,在她苏醒前已经离开了人世。张建新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回家!”
  
  一家5口获救记
  好险!一栋损毁严重、摇摇欲倒的7层居民楼,3名成年人、两名儿童缩躲在一块不足两平方米的5楼楼板上,而在他们的头顶,第6层左角有一块墙体随时可能掉落砸在他们身上。
  武警甘南支队舟曲县中队官兵经过发现他们时,已是8月8日13时20分左右。当时,这栋居民楼损毁严重,楼体一部分已被泥石流冲毁,残存的楼体摇摇欲坠,随时有垮塌的危险。救援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舟曲县中队官兵反复观察、周密分析,最终决定采用将小孩放在背篓内,由战士站在楼顶用绳索拉放的方式进行救援。
  在中队长王义文的指挥下,班长韩有、周进军和上等兵李雨蒙3人,小心翼翼地借助危楼的楼体夹角,登上楼顶,在楼顶上放下用麻绳拴牢的背篓,缩躲在狭窄楼板上的大人,将最小的一名两岁的小孩放到背篓里,进行固定,而后楼顶上的战士慢慢地松绳往下放背篓。最后,背篓被楼下的人员安全接住,这名儿童成功获救。用同样的办法,另一名7岁的小孩也成功获救。
  在救助3名成人的时候,官兵考虑到他们的体重因素,采用两根绳索同时拉拽的方法,一根由楼顶人员负责垂直拉放,另一根则由地面人员采取往外拉拽的方式分散对楼体的压力。经过紧张的救援,8月8日16时57分,5名被困人员先后被成功解救。
   至此,武警甘南支队舟曲县中队官兵已成功救出遇险群众36人。
  
  74岁老太被埋35小时获救
  8月9日10时5分,甘肃省武警总队陇南市支队在舟曲县城关镇北街泥石流滑坡现场,成功营救出74岁妇女杨金凤,此时距泥石流事故发生已有35个小时。
  亲自将杨金凤从屋里抱出来的武警甘肃总队医院院长曹新历说,他们在营救杨金凤时注意到,她所住的是舟曲县东街一栋居民楼的一楼,由于北高南低的地势,那个房间与地下室无异,74岁高龄的杨金凤在泥石流中能够幸存简直是个奇迹。
  杨金凤获救后回忆说,8月7日夜,汹涌的泥石流刹那间就把她冲到了家中五斗橱的顶端,这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等到清醒过来时,她下半身已被埋在了泥石流的淤泥里。
  “一开始就本能的开始挖泥。”杨金凤说,“毕竟年纪大了,而且房间没有窗户,再加上被泥堵了,一片漆黑,只好边挖边歇。自己也不知道挖了多长时间,腿终于抽了出来。”
  曹新历告诉记者,由于整栋楼没有都被淤泥填满,而且杨金凤的房间没有窗户,只好在房间的墙上打了一个70厘米宽的洞,钻进去才将杨金凤救出。在现场指挥救援的甘肃省武警总队副总队长朱世峰说,这位老人体征是健康的,我们救援时,她还给我们指引在哪个位置。老人也没受什么伤。我们是用了半个小时将她救出来的。
  
  男子被困81小时获救
   8月11日9时20分,舟曲再现生命奇迹。一名男子被困于楼内81小时后,奄奄一息中被兰州军区某舟桥团官兵发现,20分钟后男子被成功救出。
  在舟曲,除了被泥石流冲毁的房屋,还有大量被堰塞湖淹了的住宅,里面也可能有幸存者。为此,担任搜救任务的兰州军区某舟桥团专门成立了水上救援分队。
  截至8月11日,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过。虽然已经过了最佳救援时机,但该团官兵仍对被堰塞湖淹没区域楼房进行逐户排查和搜救工作。
  9时许,操舟机手王海龙驾着冲锋舟巡逻在白龙江上,见对面有群众在招手要坐冲锋舟,王海龙便左转驶向对岸。突然,一声微弱的呼叫声传来:“救命啊,来人啊!”舟上的副营长周戴东立刻向四周寻找,终于,在身后福星宾馆旁边一座两层楼房的2楼,周副营长看到一位老年男子,露出半截身子朝冲锋舟挥手。
  周戴东下令冲锋舟向该男子所在楼边靠岸。到达现场后,得知男子叫王电岚。被困的地方位于福星宾馆旁的2楼东侧房间,洪水淹没了一楼,王电岚陷入泥浆中,已经奄奄一息。
  闻讯赶来的团长屈孝明立刻组织官兵进行营救。楼房外隔着一堵小院墙,给营救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由于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进水,王电岚显出脱水症状。
  屈孝明带领战士翻过围墙,给王电岚补充了水分,然后把王电岚扶到院墙边上,官兵合力将王电岚抬出。翻越围墙后,王电岚虚脱,官兵用救生衣垫到冲锋舟上,对王电岚进行了简单的紧急救护。随后,王电岚被顺利送到该团医疗救助点,经医务人员救护,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了解,由于王电岚有些耳背,在前期搜救时没有听见搜救官兵的呼声,靠着仅有的一点干面硬撑。
  风雨同舟爱心无界
  
  医生用铅笔刀为孕妇接生
  张缠青是舟曲县峰叠乡磨沟村人,今年23岁,她的预产期是8月7日。8月7日晚9时许,她阵痛开始,丈夫杨安宁便送她来到县城。当晚10时30分,张缠青住进舟曲县妇幼保健站2楼住院部。
  一个小时后,医院停电了,一道闪电从天空劈下,照亮了医院南边的白龙江。值班护士王艳丽看见江水湍急,已经上涨数米,妇幼保健站大楼本来距离江边20多米,而此时,江水已经接近了医院一楼楼顶。由于独特的地形,舟曲县妇幼保健站就坐落在白龙江北岸,但医院的大门在4楼,而入口和出口也都在4楼。
  当时医院里除了等待分娩的张缠青外,还有两个因拉肚子住院的小孩,加上陪护人,总共七八个人。王艳丽和值班的儿科医生温林霞招呼大家赶快走,当他们走到4楼出口,突然听到洪水冲烂二楼窗户玻璃的声音。此时,通讯中断,产科大夫赶不过来,王艳丽和温林霞带着张缠青到一户居民家避雨。
  8日凌晨5时左右,张缠青疼得厉害,温林霞意识到孩子就要出生了。于是她们回到医院4楼,准备接生。此时,洪水已淹到2楼楼顶。
  当时的情况非常窘迫,连手套、剪子都没有。6时许,新生命安全诞生。王艳丽冲进楼里找到一点生理盐水,给张缠青挂上。她们用一根绳子把孩子的脐带扎住,又用从附近小商店买来的铅笔刀割断脐带。
  8月8日早晨,产妇一家被安全转移。
  
  “护士妈妈”哺乳婴儿
  “孩子给我!”8月11日中午,刚从救灾一线巡诊归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舟曲医疗队护士吴萍便跑到营地病房,将7个月大的藏族婴儿次花草抱在怀里喂奶。婴儿在吴萍的怀里静静吃奶,26岁的藏族妇女英正走上前递上矿泉水说:“快喝点。”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暴发时,家住罗木村的英正抱起7个月大的女儿次花草往外冲,不料次花草被房上木头砸碎的暖水瓶烫伤了腿。9日早上,英正抱着女儿来到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舟曲医疗队求治。在治疗时,次花草不停地啼哭,哭声让人揪心。“我的奶水很多,咋一下子没了?”听了英正的话,大家知道,由于受泥石流的惊吓,加上多位亲人在泥石流灾害中遇难,英正患上了“情绪性急性断奶”综合征,情绪稳定后奶水才会逐渐恢复。
  “来,吃我的,我也是孩子的妈妈。”这时,站在一旁的吴萍听说英正没奶水,便起身抱过孩子喂起了奶。“这几天你跟孩子就呆在我们医疗队吧,我好及时给孩子喂奶。”就这样,“护士妈妈”担负起哺乳任务。
  官兵手刨轻挖保证遗体完整
  “报告,这里发现遇难者遗体。”士官张希平向教导员徐荣报告。8月11日早晨,正在舟曲月圆村进行救援的兰州军区某摩步旅官兵在一处废墟上发现一名叫雷振海的遇难者遗体。
  “轻一点!再轻一点!千万别伤了遗体!”徐荣立即叮嘱道。因为遗体被一些碎裂的木板和竹子夹在中间,稍不小心,很容易损坏遗体。徐荣担心战士们一用劲把遗体划破。
  由于黄金救援72小时已过,而且泥石流具有使人瞬间窒息的特点,因此,救援部队逐步转向清理道路和遇难遗体清挖。近万名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灾害现场进行救援清理。
  “我们不仅要挖出遗体,最重要的是要把遗体完整地运出来。”徐荣说,“中国人的传统是讲究遗体的完整,虽然他们不幸走了,但我们要保护他们最后的尊严,让他们体面地走,这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13时30分,雷振海的遗体被完整挖出。战士们用消毒水喷洒,掏出纸巾轻轻地擦拭遗体的面部,用干净的单子把遗体轻轻包上、抱出,小心地放到担架上。在场所有官兵齐刷刷地脱帽致哀。
  截至8月11日凌晨,救援部队从废墟上挖出700余具遇难者遗体。
  
  十几个村民传递一碗粥
  舟曲县下皮村距离舟曲县城中心大概有两三公里,距离白龙江四五百米,处在半山坡上。
  记者来到下皮村,看见很多村民坐在墙角,面无表情。不久,张女士端着一碗粥递到其中一位中年妇女面前。然而她并没有喝,而是递给旁边的一位老阿妈。这位老阿妈也没有喝,又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就这样,一碗粥在十几个村民面前传来传去。
  旁边支着一口大锅,烧的柴禾都是从江里打捞上来的。锅里煮着粥,上面还漂着一些菜叶。据了解,泥石流发生后,这里的水大多受到污染无法饮用,吃的水是从周围挑来的。
  煮粥的张女士告诉我们,这些米和菜都是村民出去捎带回来的,还有些是外面的亲戚带过来的。现在村子里,还有外面送来的方便面和水,但老人和孩子也要吃些热的东西。下皮村原来住着100多户人家,这次泥石流夺去了十四五口人的生命。她的亲人都在这次灾难中幸存下来,她觉得应该做些事情。
  店小义重的马老板
  8月9日是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第二天。在县城很难买到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情况下,位于舟曲县南街的“临夏清真烤饼店”门口却竖着“解放军、救援人员免费供应大饼”的牌子,店铺门口挤满了买取烤饼的群众和官兵。烤饼店的面积不大,却是舟曲县城灾后第一家重新营业的店铺。店老板用他的爱心,默默地支援着舟曲的抢险救灾工作。
  马老板是3个月前从外地来舟曲做烤饼的。走进马老板的烤饼店,记者看到,店面面积并不大,只有六七平方米,马老板和伙计一边紧张地烤着大饼,一边还为解放军和抢险救援人员发放免费大饼。看到烤饼店开门,许多买不到其他食物的受灾群众也来买饼。“舟曲遭受了巨大的灾害,为了表达我的爱心,我们在没有多少原材料的情况下,开门烤大饼。我们的饼子原本只免费送给救援人员和解放军,但是因为这么多群众买不到食物,我也免费发放给他们一些。原来我的烤饼卖7毛钱一个,今天我卖5毛钱一个。”满头大汗、背心早已湿透的马老板说。
  一位抢险救灾人员在拿了20多个大饼后硬要留下钱,但马老板坚决不收,他说:“和你们无私奉献进行抢险救灾比起来,我这点付出真的算不得什么,请你给我一次献爱心支援救灾的机会吧。”看马老板如此恳切,那名救援人员只好抱着饼子,满怀感激地走了。规模不大的烤饼店门口挤满了等待买饼子的群众,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说:“就是一个饼子卖一块钱,我们也很愿意掏这个钱,因为这位马师傅给我们提供了食物,对我们有恩。可他不但不涨价,还降了价,真是好人哪!”长者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今天我们烤了1500多个饼,大部分都送给了抢险救灾人员。但是我们面对的困难是没有足够的面粉和水,目前店铺里留存的面粉只够维持两天。如果哪个部门或组织能给我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我们将持续免费供应大饼。”马老板说。
  题头照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第二天的救援现场。
  (据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羊城晚报》、《甘南日报》等媒体相关报道摘编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舟曲 大爱 大爱舟曲 舟曲 舟曲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