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深潭_美丽深潭 河南坠子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早晨7∶00,是马玉萍和李云祥老两口一天的起点。既是舞台搭档又是生活伴侣,台上台下的默契让他们几乎不用交流就能了解对方的心意。下楼锻炼时,马玉萍总是瞅着人少的地方去,李云祥跟在妻子身边,知道她要“练声”了。回到家,马玉萍把新到的报纸整理好放在老伴面前,《参考消息》《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依次摆好,读报是他练琴前的热身。几十年雷打不动的练习结束后,确定“状态保持得不错”,老两口这一天才算踏实了。
  让他们痴迷了一辈子的这门艺术叫做“河南坠子”。
  
  就爱得死心塌地
  
  66年前,6岁的马玉萍踏上了学艺道路,那个年代,小学徒的苦“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马玉萍在六七个姐妹中年纪最小,但优秀的天资和悟性让师娘李香冬眼前一亮,像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在她口传心授的教学中,马玉萍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剧种,最后却在河南坠子上一锤定音。并非出于偏爱,当时另有苦衷,“唱戏的行头买不起,凤冠多少钱一个?唱坠子只需一身旗袍,多少年都能穿下来”。
  在山西太原这个曲艺班子里,9岁的李云祥是她的师兄,学习坠琴。他们的合作从童年就开始了。
  10岁,马玉萍在太原最繁华的柳巷正大饭店登台演出。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属于舞台,灯光打在身上,河南坠子的前奏不紧不慢地响起,马玉萍手持简板一亮相,简直心花怒放。一曲《小黑牛》余音刚落,观众的掌声立刻包围了她。马玉萍单纯地高兴着:我终于能唱了!在她的世界里,“怯场”这个词从来没出现过。
  由于太原局势动荡,曲艺班子流转到天津、唐山等地,渐渐地有机会跟河南坠子三大流派之一的程玉兰同台演出。程玉兰朴实的曲调和圆润的唱腔如同天籁,马玉萍完全被迷住了。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着她,她一遍遍地倾听、观察、模仿,河南坠子像一个美丽的深潭,无尽地美,无尽地深。这一刻,15岁的马玉萍发现自己真正爱上了它,而且这一爱就爱得“死心塌地”。
  
  京味河南坠子的魅力
  
  在当时,夫妻俩一唱一拉被称作“有枪有马”,能够养家糊口了。1952年和1955年,李云祥、马玉萍先后加入了北京曲艺团。50年代,马玉萍与师姐姚俊英唱对口,被称为“姚马坠子”。20岁左右的马玉萍已经小有名气,唱腔和表演日趋成熟,而真正让她红遍大江南北的是一出名叫《十个大鸡子儿》的曲目。
  “当时真是火啊!想都想不到。”
  1972年,整个中国正禁锢在“文革”中,舞台上仅有几个样板戏,曲艺基本上停顿了。马玉萍夫妻俩与同行仍在尝试创作,但连着两个节目都以失败告终。为了跟上时代风格,“大刀阔斧地改,冒进了,没有遵循艺术规律”,整曲都在“亮高音”,没有轻重缓急,很快便被观众淡忘。
  《十个大鸡子儿》在这时出现在夫妻俩的视野中。当曲艺团同事李增瑞把自己创作的草稿拿给马玉萍看时,她马上觉得“有戏”。故事很简单,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村里捡到10个鸡蛋,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相声演员李增瑞努力避开特殊时代的种种禁忌,在“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上以小见大,写得情趣盎然。
  经过一个多月的编排,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十个大鸡子儿》一炮打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马玉萍美妙的唱腔和地方曲种的新鲜感立刻抓住了听众,中国掀起一片追捧河南坠子的狂潮。《十个大鸡子儿》像清新空气一样让群众枯燥的生活为之一振。
  “一天十几个台都在播,大家知道了河南坠子,知道了马玉萍。”最狂热的时候,马玉萍每天都能收到听众来信,学习《十个大鸡子儿》的爱好者更是踏破了门槛。
  这个曲目的成功决非偶然,在曲艺团音乐工作者刘永宁的创意下,李云祥在前奏上大胆融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调子,“情境一下就出来了”。马玉萍在唱腔上下功夫,在传统河南坠子的基础上吸收了姐妹艺术河南梆子和越调的优点,老腔新唱。
  另外,马玉萍“北京字儿,河南味儿” 的个人风格也更加明朗――好多河南土语北京观众听不懂,她在保持河南韵味的前提下,灵活地采用了一些普通话。“没有创造就没有生命力。”马玉萍对此深信不疑。
  马玉萍以“甘、甜、脆、美、俏”的演唱特色征服了观众,成为新一派河南坠子的代表人物之一。1988年4月,她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唱会;1999年和2001年,马玉萍和李云祥两次赴台湾演出,好评如潮。
  
  妇唱夫随的幸福人生
  
  被马玉萍称为“大好人”和“模范丈夫”的李云祥,多年来都扮演着绿叶的角色。作为全国著名的坠琴表演艺术家,他的谦虚和低调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
  聚光灯下的总是演唱者,伴奏演员就有点幕后英雄的味道。行内有句话叫做“七分拉三分唱”,对坠琴演奏者来说,河南坠子不同于其他曲种,“坠子非常丰富,一个段一个样”,既得烘托人物,又要把握节奏和情绪,同时还得保证跟演唱者的配合严丝合缝。李云祥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那把坠琴。
  “我这个坠子演员不好对付,每个段子都有不同的创新。”马玉萍拍着老伴的肩膀,“所以他的伴奏必须有变化,拖腔运用啊,强弱对比啊,随时跟着我走。”
  几十年形成的默契自不必多言,但两人因为表演细节“争得脸红脖子粗”也是常有的事。“这个应该这么唱。”“不对。”反复折腾,闹别扭了,不说话了。但还得练啊,最后总是马玉萍先开口打破僵局,“来,唱!”然后再分析人物、剧情,各说各的理由,终有一人妥协,达成统一。
  
  现在,马玉萍带着两个徒弟,每周都会去北京歌舞剧院授课。李云祥也招收到了一个20岁的学生,这个“有底子、有灵气”的小伙子让他倍感欣慰。如今已经退休的老两口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河南坠子在北京传承下去”。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
  
  马玉萍
  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中共党员,1936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作:《借》《双锁山》《十个大鸡子儿》《穆桂英指路》
  
  李云祥
  著名坠琴伴奏艺术家。1933年生人,自幼家传学艺,13岁登台伴奏。1950年带艺拜师段永泉,1952年参加北京曲艺团。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坠子 深潭 美丽 美丽深潭 河南坠子 美丽深潭河南坠子pdf 美丽深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