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艺术家_话剧艺术家的“中国往事”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厚重大戏《中国往事》,在全国几十家卫视热播,或为最受观众追捧的开年大戏。扮演男主角的演员赵立新,也是这部戏的编剧,还捅有另一个称号:中国“现代话剧之王”。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赵立新是瑞典籍华人,瑞典国家剧院的一级演员,因为遭受到婚变的打击,曾经一蹶不振,偶然的机缘,一位在瑞典留学的北京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最终,将赵立新推勤了多个艺术领域的高峰……
  
  异国遭遇婚变
  
  1996年冬季的一天,瑟瑟寒风裹挟着大片的雪花,如刀子般扫过瑞典斯德哥尔摩街头。一位面容俊朗的男人,抱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女孩,顺着结冰的马路匆匆走来。“爸爸,妈妈以后不会再接我了,是吗?”女儿说着,抬起温暖的小手为男人拂去落在眉毛上的雪片。“宝贝儿,妈妈很爱你!但她去外地演出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男人说话间,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微笑……
  这个抱着孩子的男子名叫赵立新,瑞典籍华裔,祖籍山东菏泽,一位军人的后裔。
  1986年,赵立新考进中央戏剧学院,1988年去前苏联学习。那时候中苏刚刚恢复文化交流,他是中央戏剧学院第一批公派留学生。1995年,赵立新以骄人的成绩取得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学位。其间,赵立新和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一位女大提琴手确定了恋爱关系,开始了甘苦掺半的爱情长跑。
  在校学习期间,赵立新曾应邀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导演了一部由中国作家北岛小说改编的5幕话剧,该剧在斯德哥尔摩公演18场,非常成功。因此,从前苏联毕业之后,赵立新顺利考入瑞典国家戏剧中心。
  1996年,赵立新出演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反一号,获得欧洲文化首都最佳剧目奖。紧接着,他主演的西班牙经典名剧《色莱斯?娜》,又一次大获成功,获得当年外国最佳剧目奖。
  可事业刚刚有了起色,赵立新就遭遇婚变。持续一年多争夺女儿抚养权的官司,将他折腾得身心疲惫。他仿佛一下子变了一个人,对事业和未来处在了麻木状态,几乎没有了任何艺术创作的冲动。为照顾爱女,他干脆向剧院请了长假,整日郁郁寡欢地赋闲在家。
  
  来自北京的女孩
  
  1998年12月的一天,赵立新将女儿送到幼儿园后,刚走回家门口,一个身材高挑、气质柔美的女孩站在他面前:“你好,你是瑞典国家剧院的赵立新老师吧?我叫俞岚,家在北京,是哥德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我是通过剧院找到你的!”
  原来,俞岚正在为瑞典的国际独自剧戏剧节翻译一部话剧,戏剧节组委会要求每部戏都要来自不同国家,而且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出。而当时赵立新是瑞典戏剧界唯一的华人演员,无疑是最佳人选。
  俞岚向赵立新说明自己的来意。赵立新嘴角上扬,流露出他固有的自信和狂傲:“对不起,我想多陪陪女儿,不想演戏!”
  赵立新毕竟是瑞典国家剧院的演员,俞岚事先已有思想准备。“你先看看剧本,要知道我的翻译水平是一流的,你看了保准满意!而且这次是用汉语演出,我猜想你已经很久没用母语演戏了吧?”
  俞岚的这句话,唤醒了赵立新身体里最发达的那根语言神经,态度也出现了松动。当他拿起俞岚翻译的剧本《亨利事件》,随手翻了几页之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这部独白剧的创作,将两个人的距离不知不觉地拉近了。在创作和排练之余的闲谈中,赵立新没有回避自己的感情生活,酸楚地坦陈由于两个人的事业心都很强,而且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冲动的毛病(这往往与艺术冲动有关),最终导致分手……俞岚发现了他刚强外表下的柔弱,顿生爱怜。
  “我们的独白剧,你业余时间就可以排练,希望你答应我能全心回到舞台上,舞台是你的事业,你不能丢!”俞岚边说边用鼓励的目光凝视着赵立新。
  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赵立新感受到久违的暖意。
  
  “伟大而理性的女友”
  
  此后,俞岚每个双休日都早早赶到赵立新这里,帮他把凌乱的家收拾得整整齐齐。遇到平时课不多,她还替赵立新去幼儿园接女儿。琨宁竟然越来越喜欢俞岚,越来越离不开她了。
  2000年,由俞岚翻译和组织、赵立新主演的独白剧《亨利事件》一举成功,获得斯德哥尔摩国际独白剧戏剧节晟佳剧目奖,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用母语在瑞典舞台上演出。
  这次合作的成功,加上俞岚在生活上对他和女儿的关心,让赵立新感到自己已离不开这个北京姑娘。
  2000年7月,俞岚学业结束回国。2001年春节,赵立新带女儿也回到了北京。但在中央戏剧学院3个月的讲学结束后,赵立新向俞岚提出:女儿和自己都不太适应,想回瑞典呆一段时间,并希望她也能跟他们一起回瑞典。
  赵立新以为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俞岚肯定会跟他们回瑞典。但他想错了,俞岚坚持要留在北京。
  回到斯德哥尔摩,赵立新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整个人变得憔悴了很多。
  一个周末,俞岚刚一起床,就接到了来自瑞典的长途电话,琨宁在电话里焦急地说:“岚岚,爸爸最近总是一个人发呆,我和他都想你了,你能来看看我们吗?”
  听着琨宁哽咽的声音,俞岚再也扛不下去了,泪水刷地流了下来:“好,琨宁,你等着我,我马上就去瑞典……”
  赵立新和俞岚在瑞典同居了。2002年元月,俞岚产下一个胖小子,赵立新为儿子取名真仁。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个孩子,俞岚舍弃工作的机会,当了一名“全职太太”。
  虽然身在瑞典,但赵立新的脑子里始终有着一个中国梦。2002年5月,他回国在张黎导演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扮演律师罗文,获得观众好评。2003年2月,儿子刚满周岁时,他再次回到国内,参与张黎执导的电视剧《军人机密》的创作。
  2003年11月,《军人机密》终于杀青,赵立新马不停蹄地赶回瑞典,见俞岚几乎瘦了一圈,深感内疚,俞岚却不以为意。“只要你好,孩子好,我就心满意足了。”赵立新将俞岚抱起来转了好几个圈,由衷地赞扬道:“我最伟大而理性的女友!”
  这更像一句话剧的台词,却发自赵立新的内心。
  
  为你披上洁白的婚纱
  
  2004年4月,赵立新回到国内,开始筹备话剧《父亲》,这是瑞典国宝级剧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编译工作是他在瑞典和俞岚一起完成的。
  演出结束,赵立新获得空前的赞誉,国内众多媒体纷纷以“震撼”“震动”“震惊”等字眼对赵立新的表演和导演给予极高的评价。俞岚和两个孩子分享着他的喜悦。琨宁“教育”父亲:“爸爸,你一定要对岚岚好,她为你作出了很多牺牲,很不容易!”   俞岚搂过琨宁的肩,眼眶湿润地说“还是‘最亲密的朋友’宁宁了解我,理解我。”“最亲密的朋友”,是琨宁创造出来的,此后俞岚就经常引用这一称谓。
  话剧《父亲》的成功,坚定了赵立新留在国内发展的信心。2005年,他在北京成立了“赵立新戏剧工作室”,开始从事严肃戏剧的创作和演出。
  此时,俞岚又一次怀孕了。她和赵立新没有举办过结婚仪式,也没领证书。俞岚父亲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名档案研究员,母亲是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中学老师。传统的父母一再地催促,她也想办理正式的结婚手续,于是在电话里对赵立新说:“等你回来就结婚好吗?”听着俞岚真心的表白,赵立新顿生愧意,他很动情地说:“岚岚,以前是我不对,疏忽了你的感受和想法。你放心,今年年底忙完工作后我就回去,我要亲手给你披上婚纱!”
  2006年1月,赵立新回到瑞典,着手办理结婚事宜。1月19日,赵立新带俞岚来到教区所在的天主教堂,按天主教的仪式举行正式婚礼。婚礼结束后,赵立新带着俞岚和两个孩子开始了北欧几国的浪漫之旅。
  
  幸福的一家人
  
  不久,俞岚又生下一个儿子。婚姻和家庭的幸福,促使赵立新的创作激情进发,他开始筹备另一部话剧《我的秘密生活》,这是由赵立新独自编剧、导演和主演的第一部剧目,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由于赵立新走的是国外话剧的路线,2006年此剧在国内上演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很多话剧迷的评价是晦涩难懂、看不明白。不仅如此,因为没有票房收入,赵立新还赔了几十万元。
  这时,他们的经济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要照顾3个孩子,俞岚很少能有机会参加工作,瑞典的花费又高,“赵立新戏剧工作室”不能很好地应对中国市场,常常赔钱。赵立新恰恰又是一个具有艺术家冲动毛病的人,情绪经常大起大落。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俞岚开始找一些能够兼顾到家庭的工作:翻译剧本,做平面设计或到画廊兼职。赵立新既感动又深深地内疚。
  在俞岚用心的呵护下,赵立新终于从失败的阴影中慢慢走了出来。2007年,他重振旗鼓,回国接拍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3,并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了话剧《谈谈情,说说谎》,他的风格带有北欧自然主义气息,冷峻且充满张力,台词有时如涓涓细流,有时又如暴风骤雨,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此后,赵立新与张黎导演再次合作,担任《中国往事》编剧和主演的重任。这部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厚重大戏,在国内各大卫视热播,反响出奇地强烈。自开播以来,该片创下了全国平均收视前3,上海平均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成为最受观众追捧的开年大戏。
  2009年1月19日,是赵立新和俞岚结婚3周年的纪念日,俞岚和3个孩子先期回到国内。这天,赵立新驱车来到京郊密云一个叫雾灵溪谷的山庄。赵立新和俞岚分别牵着两个儿子,大女儿琨宁夹在中间,幸福的一家人徜徉在鸟鸣更幽的山野间。
  
  编辑 任 娟

相关热词搜索:话剧 中国 艺术家 话剧艺术家的“中国往事” 话剧出身的演员 话剧演员的详细收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