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台湾年轻人的北京创业] 台湾年轻人北京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四个在台湾出生长大的年轻人,来到举目无亲的北京却遭遇工作变故,为了争一口气,他们决意留下来闯荡一番,并决定从餐饮入手。但是四个年轻人从来没有做过饭。在陌生的北京城,这四个连饭都不会做的台湾年轻人,能在餐饮业闯出一片天地吗?
  
  陌生北京城遭遇工作变故
  2007年,一位北京的老板找到霸子、长毛等四人,请他们来北京帮忙策划开办一家夜店。他们四人是高中同学,一个做过演艺经纪人,一个做过活动策划,一个是摄影师,还有一位是摄影师的女友,同时也是位设计师。
  四人兴冲冲地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怀揣梦想直奔北京。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让他们兴奋,即将开始的工作也是一项全新挑战。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来到北京之后,老板却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取消了这个项目,怎么办?就这样打道回府肯定要被朋友们笑话,四个人一商量,干脆留下来在北京创业,大不了再回台湾找工作。
  做什么好呢?初到北京,他们发现每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住处附近的餐馆都不合他们的口味,饭菜普遍偏咸,也不够精致,他们几乎顿顿吃麦当劳。最糟糕的是,他们在北京喝不到地道的台湾奶茶。于是大家最后拍板决定:就做餐饮吧,把台湾的茶饮带过来。主意一定,四个人分别向家人借了5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
  
  把台湾的味道带过来
  四个人明确了分工,有人负责找店面,有人负责宣传和装修,有人负责采购,而最重要的工作――烹饪的重任则落在了做事认真踏实,追求完美的长毛身上。
  那阵子长途电话费缴得让人心疼,每个人都打电话回家向妈妈求救,再用笔详细记录下餐点的做法。长毛则不停地实验,买遍了茶叶店的各种红茶,试遍了各种牌子的牛奶。那段日子,大家喝奶茶喝到听见这两个字就要吐。
  最终,四人调配出了记忆中的“台湾味道”的奶茶,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红茶是安徽的精选上等红茶,而不是通常奶茶店所用的茶粉,坚持用传统的煮茶技术将茶叶的浓厚茶香冲泡出来。糖水则采用数种天然砂糖以黄金比例熬煮而成,完全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合物,牛奶则选用与台湾原味最接近的,将这三者用他们研制的黄金比例现煮现摇。这款奶茶成了他们店的招牌饮品。
  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在建外SOHO一座写字楼的二层租了一间四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取名“脉络茶饮”。他们自己设计店面,小碎花的壁纸,简洁实用的餐桌,墙上打了格子盛放时尚杂志。凭着精心设计,每个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小小的店面居然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同时用餐而不显得拥挤。
  那阵子是四个人最辛苦的一段日子,但是也充满了创业的快乐和满足。自己去发传单,自己当服务员,自己买原料、洗餐具,四个在家中一直被妈妈照料的年轻人埋头一点一滴打理起自己的生意。为了考察别的餐饮店是如何经营的,他们几乎走遍了北京做得比较好的餐厅,“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连10分钟都抽不出来。”长毛说。
  顾客陆续增多了,很快他们也得到了反馈:奶茶太甜,不适合北京人的口味,茶太浓,有的顾客喝完一晚上睡不着觉。长毛根据顾客的意见不断改进,将奶茶分为浓淡两种口味,并降低了甜度。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大陆的饮食习惯和台湾不一样,建外SOHO是上班族云集的地方,大家中午要去能吃饭的地方,而不是只来喝茶,单纯地卖奶茶根本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更别提赚钱了。四个人一商量,决定在茶饮的基础上增加台湾风味的饭菜,最先想到的便是台湾最有名、他们也都喜欢吃的卤肉饭。
  除了再次向妈妈讨教,他们还品尝了北京的很多家台湾卤肉饭,觉得都还不够“台湾”。霸子说:我们那边吃得很清淡的,而且台湾街边分量很小。所以开始时,客人觉得饭不够吃,味道太淡,我们都被骂死了。”在不断的改进之下,增加了很多独家秘方,终于做出了符合北京人口味的家常卤肉饭,油汁很少,肥肉也很少,配上酸甜的小菜,客人们都非常满意。
  虽然妈妈的烹饪秘笈已经烂熟于心,他们并不满足,每次回到台湾,他们都让朋友早早做好准备,带他们去好吃的餐馆“偷艺”,记下好吃的菜品,回来自己研究。这样,饭菜的品种渐渐丰富起来。
  
  顾客成了铁哥们儿
  虽然四个人齐心合力地用心经营着这家店,但是到了开业满一年的时候,脉络茶饮的生意和他们预想的还是相差甚远。四人未免有些垂头丧气,并开始商量着关张回台湾算了。
  正在进退维谷、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妇找到他们来谈合作的事宜。
  这对夫妇是他们的老顾客,男孩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女孩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他们喜欢这里餐点的台湾味道,更喜欢这里轻松时尚的风格,便有意加盟,想在朝外开一家连锁店。
  年轻夫妇的加入给了四个人莫大的鼓舞,别人的认可使他们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勇气。很快,脉络茶饮朝外店开业了,这家店的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增加了饭菜和饮品的种类,除了台湾风味的饭菜,还有一些其他风味小炒。
  之后,又有崇文门和苹果社区两家连锁店陆续开业,脉络茶饮的生意开始步入正轨。为了保证质量,他们决定不做加盟店,只做直营店,对方投资,由他们管理,虽然这样失去了一些合作的机会,但保证了每个店的味道和风格的统一。
  脉络茶饮的顾客群基本都是年轻人,价格适中的饭菜,口味纯正的奶茶,各种时尚杂志,精心挑选的音乐,能聊到一块儿的老板,使他们有了一批固定的回头客。他们还定期举办设计师聚会,平时的橱窗上摆的也都是设计师的作品和潮流杂志,名副其实搬来了一家台湾的路边小店。霸子说,他希望大家来到这里能感受到的不仅是来自台湾的餐点,更是一种属于台湾年轻人的活力,来这里喝杯奶茶配上卤肉饭,听听音乐看本台北的杂志,身为年轻人不要忘了享受一下青春和活力以及对未来的幻想。
  
  就在北京扎根了
  来北京之前,霸子想象中的北京城应该是古色古香,有些落后,有些封闭。来了之后,北京城之大,现代化程度之高让霸子吃惊不小。
  霸子的爷爷曾对他说:“娶个北平的女孩子做老婆。”老一辈的人仍然习惯称北京为北平。现在,霸子实现了爷爷的愿望,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他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个子高高的,性格温柔,非常秀气。过年的时候,霸子把女友的照片带回去给家里人看,家里人非常高兴。看到长毛迟迟没有女朋友,霸子很替他着急,“你们能不能顺便帮他征个婚?”但是腼腆的长毛始终不肯说出自己找女友的条件,只吐出了四个字:“有感觉的。”一再追问之下,长毛说自己喜欢的是“温柔的,但是又比较独立,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女生。”
  长毛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他说,这几年在北京交了不少朋友,自己的事业也在这里,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会一直留在北京。和台湾的悠闲舒适相比,他更喜欢北京这座充满机会,充满冒险,充满惊喜的“大森林”。“只是北京的房价太贵了,比台湾的还要贵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拥有自己的房子。”不过长毛也不是很在意这个问题,他喜欢旅游,最大的爱好是吃,“刚来的时候不知道北京还有那么多好吃的饭馆,原来每个地方、每个国家的风味都可以吃到,现在经常和朋友们去发掘好吃的餐馆。”
  去年,他们四人中的那对情侣离开北京回台湾工作了,但霸子和长毛已经打算在这里扎根了。
  回顾这四年多以来开店的经历,他们认为,在北京开店有优点有缺点,优点是请店员的酬劳和食品原料的成本,与台湾相比较为便宜,最重要的是通过开店结识了很多朋友。缺点是北京人对台湾风味食品的习惯还有待培养,而且北京的物价也在节节攀升中。
  从刚到北京时的出门必须带地图,到游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从只吃麦当劳,到喜欢上卤煮和炒肝;从对餐饮一无所知,到现在开了四家连锁店,对京城的台湾风味餐厅了如指掌⋯⋯四个台湾年轻人在北京经历的四年成了他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编辑  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北京 年轻人 四个台湾年轻人的北京创业 走进两岸四地青年的创业梦 北京中关村里的台湾年轻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