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述评]异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自尊不只有高低之分,很多研究者分别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矛盾性、对自尊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的理论思考等方面论述了高自尊异质性存在的可能性,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高自尊的不同类型及其测量方法,如,不稳定的高自尊与稳定的高自尊、防御的高自尊与真诚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与真正的高自尊、高外显低内隐自尊与高外显高内隐自尊、脆弱的高自尊与安全的高自尊等,其测量方法也因不同类型而不同。这些研究均说明高自尊存在异质性,需在未来的自尊研究中加以注意。
  关键词 自尊,高自尊异质性,类型,测量方法。
  分类号B848
  
  1 前言
  
  自尊研究是目前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1,2]。该观点及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高自尊者具有更好的心理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然而,尽管这些研究结果间具有高度一致性,却仍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和一些相互矛盾的结果,即相比低自尊者,高自尊者与高自尊者的表现更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他们之间也有质的差异。例如,有研究者提出,尽管高自尊者常常自我感觉良好,但有些人似乎也存在一些适应上的困难,比如,不善于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性,在人际关系中也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他人的需要或不足缺乏敏感[3];有些高自尊者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而另一些高自尊者却不这样[4]。这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自尊者的行为为什么是不一致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高自尊是否存在多种类型?自尊水平的高低划分是否过于简单?等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自尊不仅有水平高低之分,高低自尊内部也有质的差异,高自尊者的表现尤为明显,从而激发了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浓厚兴趣。在国内,随着自尊研究的日益增多和自尊教育的越来越受重视,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不断提出“自尊越高越好吗”这样的疑问,但这种质疑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很少有人对此进行验证性研究,更缺乏理性关注。本文目的就在于对国外有关高自尊异质性的研究及其意义进行简要述评,以期为国内学界的自尊研究开启一个新的视域。
  
  2 高自尊异质性假设的提出
  
  所谓高自尊异质性(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假设是指高自尊(high self-esteem, HSE)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的行为要复杂得多[4]。尽管研究者没有对这一假设做出明确的界定和系统论述,但有关该假设的思想却散见于其研究之中。比如,Coopersmith早在1959年就曾描述过高自尊的一个子类:冲动、自信、夸口、攻击和防御的自尊[5]。1965年他在儿童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所谓的偏差自尊(discrepant SE),即有些人对威胁或者贬低性反馈很敏感,与低自尊者类似,但又以一种我们通常认为非低自尊的形式出现,如自我感觉良好,行动自信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又陆续提出了假自尊(pseudo SE)、防御性自尊、不稳定高自尊、表面上的高自尊等概念[3,6]。但这时还没有人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说法进行系统思考并上升到高自尊的异质性这一理论高度,甚至学者们还把这些现象归为低自尊[3]。然而,自尊可能具有不同性质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从而使自尊(高自尊)的异质性在90年代后日益明朗化。
  高自尊异质性假设的正式提出直接源于有关自尊与攻击关系的研究。关于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存在两种相反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低自尊者更多攻击性和攻击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高自尊者更易于实施攻击行为。这两种观点都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也有人发现自尊与攻击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4,7]。这种非常矛盾的结论促使研究者去寻找背后的原因,有两种假设逐渐受到普遍的认同:受威胁的自我中心主义(threatened egotism)和高自尊异质性[4]。根据前者,是高度有利的自我评价以及对自我的威胁二者的结合导致了个体朝向威胁源的攻击;根据后者,高自尊有不同的性质和多种类型,有些类型的高自尊者更具有攻击性而另一些类型的高自尊者并不如此。因此,这两种假设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许多学者也并没有对此明确区分。例如, Salmivalli (2001)和Baumeister等人(2003,1999)都是这两种假设的支持者。他们提出,攻击与高自尊有关,但只是某一类的高自尊者才易于攻击。这些人拥有一种“潜在的自我怀疑”(underlying self-doubts),因此其自我评价虽然很有利(favorable),但却建构得不好而且是浮夸的。这些体验到自我怀疑的人,害怕失去自尊,在遇到威胁其积极自我观的情景时很容易以攻击作出反应[8~10]。
  此外,高自尊的异质性还来自研究者对自尊本身的理论思考:自尊到底是什么?尽管有关自尊的研究颇丰,但是到目前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尚未统一。其中已达成的共识是,自尊有效价:积极或消极,或者说,自尊有水平高低之分。因此,高自尊者必然持有积极的自我观。但是持有积极自我观的人是否就是(真正的)高自尊者?这正是一些研究者质疑的问题。例如,Baumeister等人(1999)就认为,尽管当前有些学者倾向于使用和界定外延较窄、内涵较为精确的自尊概念,但自尊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被归结于一种有利的整体性自我评价。这就使高自尊与许多相近概念如骄傲、自满、傲慢、自恋等难以区分,因为后面这些概念其内涵也涉及有利的自我评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高自尊本身就可能是异质的[10]。
  自尊概念的理论界定直接关系到自尊的测量方法。有学者从自尊的测量方法角度支持了高自尊异质性的存在。他们认为,根据目前的自尊测量方法,测得的高自尊分数可反映出多种可能性:(1)真正接纳自己和感到自己有价值;(2)想给别人一种自己很好的印象,尽管自己并不真正这么认为(和感受);(3)根据社会赞许性回答;(4)含有自我欺骗的成分;(5)防御性地保持一种高自尊的感觉等等[6,8,11]。因此,同样高的自尊分数可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点和表现风格,简单地把高分者都划归一类显然是不合适的。
  总而言之,无论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概念的思考还是测量方法本身,高自尊异质性都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那么高自尊到底都有哪些类型,又该如何去识别或测量它们呢?
  
  3 高自尊的类型及其测量方法
  
  虽然高自尊的异质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和研究,但他们大多从自尊的某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与描述,并发展起特有的测量(识别)方法。
  
  3.1 不稳定的高自尊(unstable HSE)vs. 稳定的高自尊(stable HSE)
  Kernis及其同事(1993,1993)认为,自尊不仅有高低之分,自尊的稳定性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也很重要。自尊的稳定性(stability)在这里是指一种短期的波动而非长期的缓慢的波动,它是当前的自我价值感随时间和情境波动的程度,波动越大,自尊越不稳定,它反映的是立即的、基于情境的变化幅度。例如,由于具体的评价性事件而体验到的自尊的暂时升降。自尊的稳定性并非一个绝对的类别概念,而是一个连续维度,人们的自尊会沿着该维度发生变化。但有些人的自尊会更稳定些,另一些人的自尊会更不稳定。因此,自尊稳定性可以看作一个个体间变量,从而把高自尊区分为稳定的高自尊和不稳定的高自尊(低自尊亦可作这种区分)。稳定的高自尊有积极的和架构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很少受具体的评价性事件的影响,对威胁性信息较少防御性和极坏的反应。相反,不稳定的高自尊拥有有利的但却脆弱的和难以防守的自我价值感,易受具体的评价性事件影响[12~14]。
  自尊稳定性的测量方法是:被试完成多次整体自尊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1965)),通常是采用十点计分法,每日测一两次,时间间隔相同(如12个小时),连测4~7天。指导语强调他们在那一特定时刻的感受(即,当前的、基于情境的自尊)。然后计算这些重复测量的自尊总分的标准差作为自尊稳定性的指标[12,14]。
  可见,自尊稳定性与状态自尊(state SE)不同,尽管二者都基于自尊有暂时变化这一思想,但前者是整体自尊在多次测量中沿一基线水平上下浮动的变化幅度,而后者测量的是个体在某时某刻的当前自尊,它有专门的测量工具即Heatherton和Vohs(1991)编制的状态自尊量表[15]。
  
  3.2 防御的高自尊(defensive HSE)vs. 真诚的高自尊(genuine HSE)
  尽管防御性(高)自尊的发现和提出较早,但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及其测量方法却不尽相同。如,Schneider和Turkat(1975)认为,有些人出于被他人接受的强烈愿望,不愿意承认拥有消极的自我感受,这种内藏的消极自我感受和公开表现的积极自我感受的结合就是防御性高自尊。与此相反,真诚的高自尊反映了公开表现的积极自我感受和私下持有的内在积极自我感受的结合。可以通过同时测量个体的整体自尊和社会赞许性(Marlowe- 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来识别两种高自尊。如果二者得分都高,则可识别为防御性高自尊,如果自尊得分高而社会赞许性得分低则可识别为真诚的高自尊[6,16]。Harder(1984)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防御性高自尊一面是扩张的、浮夸的自我观,另一面却是无意识的或较少意识的低自尊[8]。Salmivalli区分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高自尊。具有健康的或真诚的高自尊者其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纳是自然而然的,不必夸张或不断寻求能证实其积极自我观的反馈;不健康的或虚假的自尊是指扩张的、自恋的自我观。其测量方法是同时采用同伴评定和自我评定法测量自尊,并测量个体的防御性自我主义(defensive egotism)。如果个体在自我评定和同伴评定的自尊测量中得分都高,但在防御性自我主义上得分低,就可识别为真诚的高自尊,如果三者得分都高则可识别为防御性高自尊[8]。Baumeister等人(2003)则认为防御性高自尊是对他人的欺骗(即印象管理)和自我欺骗之间的区别。如果高自尊的个体在自我欺骗量表(the Self-Deception Scale)上得分很高则可识别为防御性高自尊[9]。
  尽管研究者对防御性高自尊和真诚高自尊的描述及测量方法不尽相同,但其中的核心思想却是一致的:防御性高自尊是一种表面上扩张的、浮夸的实质上却很可能是低自尊的自尊类型。但这种可能的低自尊只是一种猜测,它到底是处于何种意识水平,个体对自己的脆弱性是不愿承认还是不能承认尚未得到证实。
  
  3.3 相倚的高自尊(contingent HSE)vs. 真正的高自尊(true HSE)
  Deci和Ryan(1995)根据自尊是否依赖于特定结果区分了相倚性高自尊和真正的高自尊。所谓相倚性高自尊是指对自己的感受来自――实际上是取决于――符合某些优秀标准或不辜负某些人际的或内心的期望。这种人的自我感受依赖于其成就和他人的评价,关心自己在具体评价维度上的位置。相反,真正的高自尊是一种架构良好(well-anchored)的和安全的自我价值感,它不依赖于具体结果的获得,也不需要持续的验证。真正的高自尊者遇到挫折时也会感到失望甚至激怒,但他们不可能有毁灭感或狂怒[16,17]。根据Deci和Ryan的看法,当一个人的行为是自我决定的,并且与自己内心的、核心的自我相符的时候,才能发展起真正的高自尊。Crocker等人在本世纪初也提出了相倚性自我价值理论,但他们不主张对自尊作绝对的被试间区分,即有些人的自尊是相倚性的而另一些人的自尊是真正的,不相倚于任何具体领域,而是强调自尊的相倚性在被试内的差异,即个体的自尊可能相倚于某一或某些领域而不相倚于另一些领域[18,19]。换言之,Crocker等人实际上认为任何人的自尊都是相倚性的,其差异仅在于所依赖的领域不同,并不存在Deci和Ryan(1995)所说的真正的自尊。
  目前测量相倚性自尊的量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Crocker等人(2001)编制的自我价值感相倚性量表(The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Scale)[15,17,18],另一个是由Paradise和Kernis(1999)编制的相倚性自尊量表(The Contingencies of Self-Esteem Scale)[16]。但这两个量表在国内尚未见到介绍和使用。
  
  3.4 高外显低内隐自尊(high explicit and low implicit SE)vs. 高外显高内隐自尊(high explicit and high implicit SE)
  根据自尊发生的意识水平可将之分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有关研究发现,?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独立的结构,有些在外显自尊测量上得分很高的人在内隐自尊测量上得分却很低,说明他们在有意识的水平上持有积极的自我观,而在无意识或较少意识的水平上却持有消极的自我价值感[16,20,21]。这些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人由于拥有潜在的自我怀疑而对潜在的消极的评价性信息很敏感,表现出防御性反应,如采用自我保护和自我扩张策略来应对这些信息,甚至在没有外显的威胁出现时(如想象的威胁)也会这样。而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高的个体则没有这种很强的防御性和反应性。
  测量外显自尊的方法主要就是自我报告法,而测量内隐自尊的方法较多,根据Bosson等人(2000)的研究,这些方法主要是:(1)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2)阈上态度启动任务(Supraliminal attitude-prime task);(3)阈下态度启动任务(subliminal attitude-prime task);(4)Stroop颜色命名任务(Stroop Color-Naming task);(5)内隐自我评价测查(Implicit Self-Evaluation Survey, ISES);(6)首字母和生日数字偏爱测验(Initials- and birthday-preference task)[22]。国内研究者张镇和李幼穗(2004)对此有较详细的介绍[23]。
  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结合考察自尊的做法可以避免外显测量可能存在的缺陷,如社会赞许性和印象管理等[6,8,11]。从意识水平上细化高自尊是自尊研究的一大进步,但是,关于内隐自尊测量方法的信效度问题目前尚存在一些质疑[22,24]。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5 脆弱的高自尊(fragile HSE)vs.安全的高自尊(secure HSE)
  Kernis(2003)把上述的不稳定高自尊、防御性高自尊、相倚性高自尊和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统称为脆弱的高自尊,把与之相对应的高自尊统称为安全的高自尊。他认为,脆弱的高自尊其特征是持有积极的自我感受,但对自我威胁很脆弱和难以防守(voluntary)。有脆弱高自尊的人会熟练使用各种类型的自我保护或自我增强策略,这对于他们维持和发展高自尊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策略,高自尊注定会变成低自尊[16]。
  由此可见,Kernis(2003)的观点与传统观点存在冲突。传统观点认为,使用自我保护或自我增强策略(尤其是后者)是高自尊本身固有的一个成分,是良好适应的表现[25,26]。但Kernis(2003)认为,这些策略的使用暗示着高自尊的不可防守性和脆弱性,更可能是某些高自尊者而非全部高自尊者的特征。
  相反,如果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是积极的且架构良好的和安全的,那么这种自尊就是安全的高自尊。它将与广泛的心理调节和幸福指标有正相关。拥有安全高自尊的人喜欢、看重和接纳自己,对别人没有优越感,也不需要通过胜过别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很少使用策略去吹捧其价值感,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受到挑战。因此,他们会不防御地加工信息,对失败也会失望但不会破坏其整体的价值感和自我接纳[16]。
  由于高自尊的异质性使高自尊的内涵变得非常复杂,高自尊这一概念本身也变得扑朔迷离,Kernis(2003)因此提出了最佳自尊(optimal SE)的概念以与之相区别[16]。最佳自尊其实就是安全的高自尊,其品质与真诚的、真正的、稳定的以及与内隐自尊相符的高自尊相联系。尽管这些不同形式的自尊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相倚性自尊往往是不稳定的,但是,Kernis却反对把它们完全等同起来,这不仅由于其概念本身的差异,也因为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持[16]。
  与Kernis的划分法类似,Jordan, Spencer和Ianna等人(2003)把高自尊区分为安全的高自尊和防御的高自尊。他们认为,两者都拥有积极的自我观,但安全的高自尊者对这些自我观很自信,而防御的高自尊者在其积极的自我观下掩盖的是较少意识的自我怀疑。因此在遇到自我威胁或挑战时,较少意识的自我怀疑就进入了意识,这促使个体去采用自我意像维持技术以防护其积极的自我观[5]。
  显然,Jordan等人的分类与Kernis的分类基本一致,其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关于防御的高自尊或脆弱的高自尊的理论描述相似,但其理论解释不同。Kernis对脆弱的高自尊的解释着重于其心理适应性――脆弱性和不可防守性,而Jordan等人的解释侧重于意识水平。按Jordan等人的解释,防御的高自尊其实就是高外显低内隐自尊,属于Kernis认为的脆弱的高自尊的一种,因此其概念要相对狭窄些。
  最后,尽管Kernis从理论上区分了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并提出了最佳自尊的概念,但如何测量最佳自尊,Kernis并没有给出答案。而Jordan等人的测量方法实际上等同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测量方法。
  
  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高自尊的异质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高自尊类型及其测量方法,这对于自尊概念的精确界定、自尊测量的方法问题、以及自尊教育等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高自尊异质性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前所述,防御的高自尊与真诚高自尊的区分问题、内隐自尊测量的效度问题、最佳自尊的测量问题等都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除了这些具体问题外,目前关于高自尊异质性的研究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并因此构成了未来研究的几个关注点。
  
  4.1 存在的问题
  (1)高自尊异质性的实存和假设问题。目前,高自尊的异质性虽已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认同,但总体而言还只是一种假设,到底真的存在高自尊的异质性还是这些所谓的异质性反映的其实只是别的概念或别的现象,如自恋、自我中心、自我欺骗等尚不清楚。关于自尊、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可以很好地说明该问题。比如,有研究发现,自尊和自恋分别独立地影响攻击 [27]。另有研究发现自尊调节自恋与攻击的关系[28],还有研究发现,是自恋者更容易发动攻击行为,而自尊在预测攻击性中几乎不起作用 [29],这显然与高自尊异质性假设不符,或者说,某些类型的高自尊其实质可能是自恋。这些不一致的结果提示着对高自尊异质性、自尊和自恋的概念及其测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2)不同类型高自尊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法之间既存在一些重叠,比如,不稳定的高自尊、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相倚的高自尊都容易表现出对自我威胁的防御性反应,相倚的高自尊往往是不稳定的高自尊等,更存在概念界定及其识别方法上的不同。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其实质是否一致?从目前有关研究中尚不能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3)高自尊异质性研究领域的均衡问题。目前对高自尊异质性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自尊水平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研究的研究领域也不够均衡。比如,对自尊稳定性、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研究相对较多,对防御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等的研究相对较少。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对各种类型高自尊的关系作出梳理,也不利于高自尊异质性本身的理论深入。(4)关于高自尊与其它相关心理、行为的关系问题。自尊与广泛的心理、行为变量有关,比如动机、人格、心理健康、攻击行为等,但目前对不同类型高自尊与这些相关心理、行为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且多集中于不同类型自尊与攻击性、心理健康某些指标间的关系上,比如,自尊稳定性与自杀意念[30]、对成绩反馈的心血管反应[31]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2,33]等等。
  
  4.2 研究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研究应该予以关注的几点是:(1)对自尊本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对自尊概念进行更精确的界定,对自尊概念及其相邻概念作更明确的区分等,并进而对自尊的测量方法予以完善,以回答高自尊的异质性是实质性的还是由于概念界定过宽或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这一问题。(2)进一步探讨各种类型高自尊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各种脆弱高自尊之间的关系,以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高自尊异质性的研究。(3)对高自尊异质性进行更多的研究,尤其应关注防御的高自尊和相倚的高自尊领域的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探讨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4)深入对不同类型高自尊与其它心理、行为的关系研究,拓展对该关系的研究领域,以探讨高自尊异质性更为广泛的可能影响以及影响它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 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 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 144~148
  [2] 林崇德,李虹,冯瑞琴. 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5): 110~116
  [3] Mruk C. Self-esteem: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1999
  [4] 倪凤琨.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66~71
  [5] Jordan C H, Spencer S J, Zanna M P, et al. Secure and Defensive High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5): 969~978
  [6] Schneider D J, Turkat D. Self-presentation following success or failure: Defensive self-esteem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75, 43(1): 127~135
  [7] Bushman B J, Baumeister R F. Threatened egotism,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direct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Does self-love or self-hate lead to viol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 219~229
  [8] Salmivalli C. Feeling good about oneself, being bad to others? Remarks on self-esteem, hostilit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1, (6): 375~393
  [9]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et al.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03, 4 (1): 1~44
  [10]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In: Baumeister R F(Ed.).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 1999, 240~279
  [11] Johnson M. Self-esteem stability: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self-esteem and competence strivings for the stability of global self-esteem.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8, 12: 103~116
  [12] Kernis M H, Cornell D P, Sun C R, et al. There’s more to self-esteem than whether it is high or low: the importance of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6): 1190~1204
  [13] Kernis M H. The role of stability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i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Baumeister R F (Ed.).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3. 167~182
  [14] Kernis M H, Greenier K D, Herlocker C E, et al. Self-perceptions of reactions to doing well or poorly: The roles of stability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7, 22(6): 845~854
  [15] Heatherton T F, Polivy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for Measuring State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6): 895~910
  [16] Kernis M H.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Inguiry, 2003, 14(1): 1~26
  [17] Deci E L, Ryan R M. Human autonomy: The basis for true self-esteem. In: Kernis M H (Ed.). Efficacy, agency, and self-esteem. New York: Plenum, 1995. 31~49
  [18] Crocker J, Wolfe C T.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1, 108(3) 593~623
  [19] Crocker J, Luhtanen R K, Cooper M L, et al.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in college students: theory and measurement 2003, 85(5): 894~908
  [20] Bosson J K, Brown P P, Zeigler-Hill V, et al. Self-enhancement tendencies among people with high explicit self-esteem: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mplicit self-esteem. Self and Identity, 2003, (2): 169~187
  [21] 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2005, 28(3): 562~565
  [22] Bosson J K, Swann W B, Pennebaker J W. Stalking the perf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esteem: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4) : 631~643
  [23] 张镇,李幼穗. 内隐自尊的研究趋势及测量方法. 心理科学,2004,27(4): 961~963
  [24] 石伟,黄希庭. 内隐自尊研究. 心理科学,2003,26(4): 684~686
  [25] 张向葵,田录梅. 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 心理学报,2005, 37(2): 240~245
  [26] Blaine B, Crocker J. Self-esteem and self-serving bias in reactions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ents. In: Baumeister R F(Ed.).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3
  [27] Donnellan M B, Trzesniewski K H, Robins R W, et al. Low self-esteem is related to aggressio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delinqu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16(4): 328~335
  [28] Barry C T, Frick P J, Killian A L. The relation of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to conduct problems in childre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3, 32(1): 139~152
  [29] Twenge J M, Campbell W K. “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2): 261~272
  [30] De Man A F, Gutierrez B I, Becerr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suicidal ideation with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s moderator.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 2002, 34(4): 235~238
  [31] Seery M D, Blascovich J, Weisbuch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Level, Self-Esteem Stability, and Cardiovascular Reactions to Performance Feedback. Journal of Pe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1): 133~145
  [32] 蔡华俭.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 331~336
  [33] 周帆,王登峰. 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 197~199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Tian Lumei, Zhang Xiangk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Abstract: There is more than high or low level of self-esteem. Many researchers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 of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nsistent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ies,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self-esteem concept or measuring method respectively and proposed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high self-esteem(HSE) and their measuring method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respectively, such as unstable HSE vs.stable HSE, defensive HSE vs. genuine HSE, contigent HSE vs.true HSE, high explicit and low implicit HSE vs.high explicit and high implicit HSE, fragile HSE vs. secure HSE and so on. Their measuring methods were also different duing to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heterogeneity of HSE existed and suggested that it should hav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self-esteem.
  Key words: self-esteem,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category, measuring method.

相关热词搜索:述评 自尊 异质 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述评 自尊异质性研究进展 高自尊异质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