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滩,一座令人心疼的古镇】皤滩古镇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沿着一条小巷穿进皤滩古镇,还没有来得及心疼,倒觉得走进了武侠小说里的情景。商铺的旗号还在,门板却紧紧关上。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    慢慢往里走,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古镇才渐渐温软了起来。皤滩原为河谷平原中凸出的一块滩地,因满布白色鹅卵石,得名“白滩”。从唐朝起渐渐形成村镇,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里,在江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运盐埠头。
   直到现在,镇上还都保留着停放货物的小巷,不过已然满是青苔。
   房子呢,淡雅的鹅卵石垒成的墙,远远看过去五颜六色,给古镇平添了很多生气。窗是木头雕出来的,花式繁复。只是窗棂斑驳得很,上面的漆片迎风摇曳,似乎就要摔下来的样子。门也是木头的,门楣上有木刻的《水浒》和《三国》的小故事,小人像雕得栩栩如生,好像要跳将出来一样。大门板上画了哼哈二将的门神,虽然被雨水洗刷得模糊了一点。退远一点,谁哼,谁哈,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古镇街上,正宗的老字号层出不穷,名字都起得古色古香,“蓬岛源流”是药店,“山珍海错”是饭馆,他们还管首饰铺叫首饰局。这些老字号都被写在粉墙上,墨迹依稀可辨。半人高的石头柜台,整齐的店面铺板,街也是鹅卵石砌成的,成龙鳞状,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蛟龙在地上翻滚。导游说这就是赫赫有名三华里长的“龙”型古街,是求阴阳调和、人财两盛的意思。
   栀子花香的院落沿街的店铺虽然还在,只可惜已经没有人经营了。大多封上了木板门,改为百姓居住。有些破败,有些萧条,的确生出一点让人心疼的味道。
   弯进一家赌局,如今已经归一户李姓人家居住,天真的小女孩趴在八仙桌上做功课。大妈在厨房的灶头上烧咸菜,炊烟袅袅从烟囱里冒出来。当地人仍然劈柴烧饭。大妈热情地打开一篮鲜杨梅让我们尝尝。
   出了这户人家,小巷曲曲折折,转个弯,一不小心又闯进一个豪门大院,一个头发花白,颤巍巍却很秀气的老太太站在一个堆满草药的竹匾前用手拨弄着这些东西。拨开“草药”的杆子,露出一颗芝麻大小黑色的籽。才弄明白是萝卜的籽。据导游说老太还是古宅的传人。
   院子里用鹅卵石垒起来一个小小的花圃,栽了一株美人蕉,一株栀子花,都开了大半,散开悠悠的香气。大石缸里盛着雨天房檐上滴落的雨水。晒衣服的架子也是三两根的竹子搭成一个三角架。我们把脚步放得轻轻的,生怕打破了这里静谧的气氛。
   当然,吊足了我们胃口的是传说中的勾栏院迎春院。七拐八弯终于寻见,院外的墙上“色赛春花”四个字依稀看见。迎春院分为外院、中院和内院。首先跨进外院,花花草草依然芬芳可见,只是美人不再。二楼的栏杆被叫做“美人靠”,不知被多少只红袖拂过。
   迎面大厅里据说是艺妓表演歌舞诗乐的地方,地上鹅卵石做成一颗心和九个铜钱的图案,寓意为“脚踩九连环,方得美人心”。转到中院里就是一间间待客的厢房,不知道哪一间是头牌花魁的闺房。后花园里还是美人蕉、栀子花,还多了一棵高大的文旦树,青涩的小柚子刚刚长出来。这个如今破败的院落不知目睹了多少妓女的哀怨情仇、辛酸故事。
   还没有收拾好思绪,又走到古戏台前,一个小小的木头戏台。“咚咚”踏上木头台阶,走到戏台上,恍然间又听见锣鸣鼓响,老旦、青衣粉墨登场的热闹场面。台下的人叫好喝彩声不断。戏台两侧二楼的阳台上可能是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坐着喝茶看戏的“包厢”。会不会有一位美丽的小姐对着台上英武的小生暗送秋波呢。
  皤滩,就是这么一座令人心疼的古镇。

相关热词搜索:一座 古镇 心疼 皤滩,一座令人心疼的古镇 皤滩古镇 仙居皤滩古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