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元首的夺魁之道 参加进博会的外国元首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不想加薪晋级?若是以职位高低来论英雄的话,各国的元首、总统无疑是官场考试中的状元了――      勃列日涅夫示弱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委员会中,被公认为能力较弱,对谁都不构成威胁;他本人也多次“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领袖才能,更没有那样的野心。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和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密谋把总书记赫鲁晓夫赶下台,要勃列日涅夫给正在度假的赫鲁晓夫打电话,勃列日涅夫害怕得竟差一点昏过去;被别人强扛着打完电话后,他一下子扑到朋友的怀里,惊恐不安地说:“全完了,赫鲁晓夫会把我们统统枪毙的。”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与谢列平展开了争夺总书记的斗争,为避免两败俱伤,只好推举勃列日涅夫为最高领导人,只是因为他平庸、性格温和、没有野心,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然而,正是这个看似平庸的勃列日涅夫,不动声色地剪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党羽,稳坐总书记的交椅,统治苏联达18年之久!
  
  艾森豪威尔翻盘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母亲十分喜欢打牌,经常把子女们拉在一起玩上几把。艾森豪威尔玩牌有个特点,就是牌好的时候兴致特别高,牌差的时候就打不起精神,有时甚至中途弃牌不玩。这个习惯让大家很扫兴,母亲对此很担忧,总想找机会教育他。有一次玩牌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连拿了几把臭牌,又开始抱怨起来,母亲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说:“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什么牌你都得拿着,抓着坏牌抱怨是没有用的,你只有想方设法把它打好。”这次教育让他铭记终生。
  1952年艾森豪威尔参加总统竞选,一开始便处于劣势,得票率与对手越拉越大,竞选过半时,所有人都觉得他没戏,他的竞选班子也有人提出放弃。艾森豪威尔不为所动,他及时调整战略,利用自己“二战英雄”之长,集中攻击对手“逃避服兵役”之短,引来了转机。当时美国民众正因朝鲜战场的失败而怨声载道,一旦证实另一个总统候选人是“懦夫”,选民们立马倒戈,艾森豪威尔由此翻盘,当上了美国第54任总统。
  
  小布什藏拙
  
  美国总统小布什在2004年竞选总统连任中,遇到了强劲对手克里的挑战,双方进入到了电视辩论的关键阶段。总统候选人除了要在辩论中向未做决定的选民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在镜头前向“以貌取人”的选民们展示自己的“总统相”,显示自己在领导气质、人格魅力、个人形象等方面的优势。
  小布什为了保证此次电视辩论的万无一失,精心设计、巧妙补拙:如竞选对手克里身高将近两米,如果两人靠得太近,就会显出小布什的渺小。因此,小布什一方要求把两人的距离尽可能地拉开;小布什的坐姿不佳,小动作较多,喜欢动来动去,容易给人留下局促不安的印象。因此,小布什一方希望把候选人身前的讲台做大一些,多一些遮掩;小布什的口才没有克里好,但小布什的竞选班子发现克里讲话繁琐,发言时间比较长,因此要求限制发言时间,并在场地内安装多个显示剩余时间的指示灯,以分散克里的注意力,造成他的紧张。
  
  卡瓦科?席尔瓦的坚持
  
  用中国俗语“十年磨一剑”来形容葡萄牙现任总统卡瓦科?席尔瓦的成功之路再恰当不过了:这位葡萄牙前政府总理在2006年1月的总统大选中胜出,时隔10年后重返政坛,坐上了总统的宝座。1995年,担任10年总理、政绩斐然的卡瓦科?席尔瓦从总理位置上退下来以后,远离政治而又不忘政治。他虽然不参与党派政治,但时时处处树立廉洁的亲民学者形象,在葡萄牙政坛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当葡萄牙饱受持续经济停滞、高失业困扰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了卡瓦科?席尔瓦,选民们都说,“卡瓦科?席尔瓦当总理的那时候才叫真正的葡萄牙,让他带领我们找回真正的葡萄牙吧!”
  (据《青年心理》)

相关热词搜索:夺魁 元首 之道 外国元首的夺魁之道 外国新元首阿 29位外国元首名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