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浙江大学信息共享空间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简要介绍Ic的理论及其发展,以表格的形式描述中国19所高校及科研图书馆已建成或正在筹建的Ic现状,分析中国高校Ic构建的特点,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供信息共享空间(以下简称IC)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最新进展情况,并为高校Ic创建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 中国 发展 现状 对策
  [分类号]G258.6
  
  1992年,美国的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信息共享空间,命名为“信息走廊”(Information Arcade),即“利用电子信息和多媒体为教学、研究与自主学习服务的先进设施”。1994年,该信息走廊被授予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梅克勒公司(Meckler)“未来图书馆奖”(ALA/Meekler Library 0fthe Future Award)。在信息走廊成功运行的基础上,爱荷华大学又于1996年在哈汀健康科学图书馆(theHardin Library for the Health Sciences)建立了另一个信息共享空间,命名为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并于1999年对其进行了扩建。当时的“未来图书馆”现在已成为现实,不仅美国众多大学图书馆建立起了Ic,其他国家也开始借鉴美国的经验,对Ic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试图在此对Ic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作一些探讨。
  
  1 IC理论及其发展
  
  1.1 IC概述
  Ic理论的代表人物当论丹纳德?比格(DonaldBeagle)。他领导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UNCC)组建了一个Ic任务组,该小组于1998-1999年制定了一系列的Ic发展计划,并在1999年作了总结性的报告,提倡在全国范围内应用IC思想。同年,比格总结其任务组的研究成果和UNCC的实践结果,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Ic构想》(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nons),从理论上提出了"Information Commons"这一概念。比格后来写的《信息共享空间指南》总结了信息共享空间早期建设实践并探索了Ic理论。
  目前,IC的概念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以Don-ald Beagle为代表,认为它是大学图书馆中新的服务空间,是数字环境下技术与服务的整合;另一种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南希?克拉尼其(NancyKranieh)为代表,认为Ic是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共有设施,它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克拉尼其还在她的《信息共享空间――一份公开的政策报告》中描绘了未来:在信息共享空间里,信息资源成为公有财产,人们可以自由免费地获取信息资源。
  
  1.2 IC的特征
  国内外学者对Ic的特征作了各种探讨,其中罗伯特?希尔(Robert A.Seal)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会议上所作的名为《信息共享空间:通往数字资源和知识管理的新道路》(The Information Commons:New Pathwaysto Digital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报告中归纳的4个Ic特征获得了学界的认同:①普遍性
   (ubiquity),指每一台机器都有相同的界面、相同的软件和资源;②实用性(utihty),即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需求;③灵活性(flexibility),即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④公共性(community),即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而且,虽然信息共享空间有许多形式,但都有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提高信息素养、推动研究与学习这三个共同的特点。而我国学者孙瑾在综述Ic理论时提出:不论Ic采用什么样的服务模型,Ic都是要达到便利、专业、使用最新技术、协作、信息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知识管理的目标。
  
  1.3 IC的实质
  Ic带来的是一场大学图书馆服务理念的革新与深化,其理念主要包含以下思想:
  1.3.1 永远围绕用户的需求而变化 图书馆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服务机构,Ic能够在实践中受到用户的欢迎,正是因为它实实在在地贯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Ic因其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使图书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得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在悄然变化。例如:用户不再满足于图书馆只是提供整本书、整篇文章,他们正开始习惯于用关键词来寻找只是存在于某页、某章、某句或某词里的信息。中国各个地区的大学的教学方式及学科重点各不相同,所以大学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Ic创建之前要做大量的用户需求调研。
  1.3.2 提供集成化服务Ic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内容、技术、服务无缝集成的工作/学习/研究环境,集成的内容和功能可以由各个大学自由组合。从内容来看,目前大多数Ic把实体与数字的知识资源、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士的服务集成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从功能来看,各个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量身定制,可以组合培训、咨询、查询、分析、制作、交流、讨论以及休闲、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台湾有学者指出Ic是社交和研究的空间,在那里,学生既可以聚在一起做报告、讨论、一起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等数字科技设备,又可以单独学习,遇到问题可以咨询教学专家(instructional desig-ner),累了还可以在cafe看电视等。所以说,Ic以其集成式服务节约了用户的时间与精力,让用户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3.3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信息与技术的共享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的Ic在倡导“共享、交流与协作”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展示出独特的魅力。IC促进学习研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互动与互联的平台和空间,以舒适优雅的环境、便利的软硬件设备、浓郁的氛围吸引不仅仅学生、还有教师参与Ic的利用。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图书馆员、技术专家、科研教职人员和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发挥内在智慧,激发出储藏于大脑深层的主观知识,让这些隐形知识也为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这是个人在文献阅读或网页浏览等学习方式中得不到的知识。
  
  2 IC在中国的发展
  
  自2005年以来,台、港、澳地区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对IC的研究与实践开始走向深入。2006年起,在大陆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和科学机构开始关注和尝试建立IC。
  
  2.1 我国IC建设现状
  本文以文献调查、网络搜索、高校图书馆网站访问等多种形式,对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图书馆的Ic建设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08年7月,共有19家高校或科研机构图书馆已建立或打算创建Ic,其中 大陆10家,香港5家,台湾4家(见表1)。
  
  2.2 我国Ic建设特点
  2.2.1 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为Ic建设创造了条件近年来,许多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地为IC建设创造了条件。有的学校在改造或新建图书馆时开始注重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和功能分布设计;有的图书馆在用户集中利用文献资源的不同阅览区开辟了休息场所;有的图书馆开设了无线网络接口,使用户在图书馆的任意空间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获取馆内的各种电子资源。也有不少图书馆在做好本馆各类馆藏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与国内其他高校、公共、科研院所图书馆甚至国外文献信息机构建立了协议式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这些都为图书馆进一步建设Ic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2.2 Ic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尚不完善 我国的Ic整体发展还处于试验阶段,Ic个体建设也不够完善。同国外相比,我国Ic建设空间面积比较小,计算机数量也未达到国外的标准,软硬件配置、特别是应用软件的齐全性上也有不小的差距。另外,有的图书馆可能只是简单模仿和照搬这种服务模式,过分强调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配置,而忽视了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纸本资源和虚拟资源的整合。大体而言,我国已建成的Ic具备了Ic的“形”,但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是否在实践中真正贯彻了“集成、共享、协作”的理念,是否切实提高了用户的信息素养,是否满足了多样化的读者需求,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评估体系并得出具体的评价。
  2.2.3 Ic的发展仍然面临种种阻力 现阶段,资金、意识、人员等问题是阻碍Ic发展的主要阻力。Ic建设在前期改善和购置基础设施、人员配置方面要求较高,后期的持续维护也需大量资金,而图书馆往往并非高校建设的重点,因此很多高校图书馆因经费问题而不愿也无力开展Ic建设。意识方面,很多馆员还不认识、了解Ic,从而很难接受这种高要求的服务模式。而中国大学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意识普遍不强,很少与馆员进行咨询交流活动,他们对Ic的需求自然也不迫切。人员方面,Ic集成的咨询服务需要大量专家与参考咨询馆员,而我国大学的专家学者却很少直接或间接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活动,参考咨询馆员服务能力和意识也亟待加强。
  
  3 发展我国Ic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3.1 图书馆应走与学院合作建设Ic的道路
  与学院合作建设首先有利于解决资金。如果Ic的设计方案优良,能对学院的教研活动起明显促进作用,将能够使学院共同承担费用或者联合向大学申请更多的经费。其次,有利于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图书馆的员工聘用常有数额限制,而且馆员单一的信息管理学科专业背景完全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深层次学科参考咨询需求。如果能利用大学各学院的专业优势,安排1-2位老师兼任图书馆职务,那么Ic的工作人员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再次,有利于使Ic服务更具针对性。各学院的老师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方式等提出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3.2 图书馆应将Ic建设与培养读者信息素养结合起来
  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内最为重要的学习空间,不仅包括传统的阅读功能,同时包含着一个更为重要的功能:培养读者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根据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以及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能做到以下几点:①决定所需信息的范围;②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③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④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库中;⑤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⑥运用信息同时了解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范畴,合法和合理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此,图书馆在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过程中,就应当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构建一个功能高度集成的空间,使用户置于其中,通过全面、专业、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其检索、鉴别、获取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也正是信息素养的内涵所在。
  
  3.3图书馆IC建设应以回归图书馆“场所”位置为使命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日益突出,图书馆传统的“场所”位置相对削弱。然而,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驱动,特别是“交互式学习成为影响大学图书馆变革的另一重要因素”,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将再次回归,因为,其可以提供比传统空间中更丰富、更快捷、更人性化的服务。这种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驱使校园读者再次走进图书馆获得“一站式”服务,进行个性化学习,使读者在图书馆的Ic环境中享受现代式学习的快乐,实践现代式学习的理念。
  
  3.4 图书馆应将IC服务人员的培训当作一项长期任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Ic活动的组织者、主力军,他们决定Ic的服务风格。对他们的培训的内容依各馆要求及工作岗位而不同。如复旦大学的馆员在对学生服务需求作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要重点培训Ic工作人员的书目检索和数据库检索能力,而且还要让工作人员知悉Ic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与职责范围。如果是学科馆员,他们受培训的内容不仅有服务的学科的概况,如学科体系、学科研究的前沿、学科发展背景、学科带头人等,还需要让他们熟练掌握馆藏中有关该学科的文献资源情况,了解馆外有关该学科的文献资源情况,同时,还需要让他们掌握Ic中一些常用软件以及一些专业软件的操作技术。
  
  3.5 图书馆应向用户大力推广IC理念
  图书馆要对用户进行“共享、交流与协作”理念的引导,引导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之间以及咨询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使Ic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融入教学过程,最终为学校的教育与科研发挥作用。Ic宣传推广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各种市场营销策略也可以借鉴。如把参考咨询专家的个人简介张贴在馆舍内或网站上,让读者更方便地选择与联络这些专家,获取服务。岭南大学图书馆的电脑在待机时保护屏上不断变幻着有关岭南大学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宣传文字和图片,值得借鉴。香港科技大学在图书馆主页设置FQA的链接,让用户了解到相关的服务与软件。互联网时代,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Ic专区进行宣传应该是最为有效的宣传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共享 发展 信息共享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吉大信息共享空间 浙大信息共享空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