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 加强网络舆情管控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对了解民众思想动态、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保持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等意义重大。为构建高效的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必须要提高舆情重要性认识、制定应急预警法案、利用网络舆情规律、完善网络监控体制、改善国家社会关系以及加强理论应用研究等。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控 机制
  [分类号]D035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但网络作为虚拟社会和开放平台,潜伏着各种人群和各类思潮,因而网络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舆情,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①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博客和维基以及逐渐兴起的3G传媒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②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③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④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网络意见环境”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意义
  
  舆情会在自然或外界干预的条件下产生集聚,进而形成舆论,主导或控制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尤其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使得这种集聚更为迅速,能够产生的影响也更快更大,因而及时有效的管控尤为重要。
  2.1 是及时了解民众思想动态的需要
  了解民众思想动态,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一方面,民众是网络舆情的主体,舆情中所包含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等都是由民众产生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特征为民众发表观点提供了平台,产生网络舆情的网民是一种统计性群体而不是协商性群体,由于统计性群体比协商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观点多样性,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众的思想动态。
  2.2 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
  网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但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有意识地传播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国内对西方思维方式无意识的认同以及各种有害或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等因素也给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带来了挑战。胡锦涛在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及时清除网络舆情中所出现的不良信息,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主流,必须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宏观控制力,防患于未然。
  2.3 是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需要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舆情中蕴含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由于网民的热情参与,一方面为决策的民主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影响公共决策;另一方面,网络舆情能够及时快速地反映人们的诉求,拓宽了决策信息源,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不过,网络舆情中常常含有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以及情绪化信息等,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手段对其进行过滤,减少对决策的信息干扰。
  2.4 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合格的公民,需要对公民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打压公民的积极性,又要使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网络舆情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表现,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使网络舆情不被不良意识形态所侵害。
  2.5 是保持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的需要
  学术界和政策实践界普遍认同中国已进入社会群体性事件“高发期”,社会群体性事件近年频频发生。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酝酿、发生发展和消弭,都有重要的舆情信息表现。因此建立网络舆情管控机制,通过舆情手段预防、干预、应对和处置社会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对策
  
  3.1 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当前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还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还存在种种偏颇心理:①偏见心理,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不愿重视网络舆情;②害怕心理,认为网络舆情足“洪水猛兽”,不敢直面网络舆情;③大意心理,认为网络舆情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n向,不需重视网络舆情。
  以上三种心理都低估了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必须加以纠正,做到:①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②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③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④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 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3.2 完善预警及应急处理方案和网络立法
  网络舆情预警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网络舆情中所蕴含的危机苗头,并准确判断其可能概率和爆发时间。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方案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三方面人手:①做好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②基于先进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预警;③建立预警结果准确性度量和评估体系,检验预警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网络舆情危机按照危机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预警。
  应急处理方案包括“一案三制”,为构建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借鉴:①构建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分项应急预案、活动应急预案等;②构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领导机构和专家咨询队伍;③构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法制框架体系,努力使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制度化和法制化。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3.3 注重利用网络舆情自身规律
  3.3.1 理解网络论坛的运行机制 网络论坛是网络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根据地。网络论坛具有平等和非一一映射的人群体征以及普遍性、真实性、冲突性、纠错性等政治特征,在论坛中,意见领袖、公众人物、传统媒体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内在运行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不良行为。
  3.3.2 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 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3.3.3 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 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3.4 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网络体系和制度
  3.4.1 建立从上至下的顺畅工作机制 任何大型组织中,都有一些旨在获取组织内外部信息的职能单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多级舆情监测网络。如党委系统的舆情信息机构和政府系统的互联网新闻办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维稳部门也建立了类似体系。这些体系成为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同时也存在部分舆情信息直报点工作积极性不高、舆情信息质量不高、上传下达渠道不通畅、有些地方还没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等问题。
  3.4.2 建立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我国对媒体的管理采用“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出现了对网络实行多头管理的现象。但鉴于基本国情,由某一系统单独承担管控工作并不现实,因而需要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一方面要进行协作分工,各系统的职责最好互补;另一方面要确定一个协调机构,负责各级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工作。
  3.4.3 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既可以集合各级各部门分工采集的网络舆情信息,有效地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又能避免信息过量,使最需要处理的网络舆情得到最有效的关注。
  3.5 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国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5.1 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3.5.2 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 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一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如Kevin通过研究指出是主流媒体对博客议程施加了主要的影响,而不是日益流行的博客议程对主流媒体施加了重要的影响。
  3.6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3.6.1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 好的理论指导实践可以事半功倍。当前国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多见,刘毅的专著《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对网络舆情的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引导方式等做了开创性研究,期刊文章中有一些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演化机理和预警机制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其他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网络舆论层面上展开讨论,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基于国情的实证研究。
  3.6.2 加强应用和管理技术的研发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舆情管控工作也要以更新的技术和更快的反应速度来应对变化。如发展智能搜索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关防和过滤等网络技术,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和更新的支持力度。
  3.6.3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经验总结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是项全新的工作,要注重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交流。平时应注意不断探寻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和介入方式,比较不同类型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及其干预效果,在管控工作实践中学习提高。
  3.7 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发布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目前主要采用的监控和分析技术是内容分析法和Web数据挖掘法。
  内容分析法是形成于二战时期的一种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客观、系统和定量的主要特征。它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描述舆情信息、推论传播主体的意图以及倾向性、推论网络舆情的变化趋势等三个方面。
  Web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文本集合中发现隐含的模式。主要的技术包括特征提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分析、文本总结、趋势预测等。其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体现在描述网络舆情、分析信息关联性、推论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主体的意图及态度倾向、分析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预测网络舆情变化趋势等五个方面。

相关热词搜索:舆情 工作机制 研究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 2017舆情工作方案 网络舆情管控与疏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