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论探讨]图书馆 协同育人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新信息环境下的发展观念和发展形态。从内涵上看,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在观念上跳出了单个图书馆发展的视野,在形态上注重区域图书馆内部关系变化和调整,形成联系紧密、组织有序、运行高效的图书馆整体;在功能上强调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协作形成图书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原则上看,具有自组织、标准化、特色服务的特性和要求。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要发挥各图书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强调同一标准下的集体行动,强调各图书馆功能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从机制上看,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实现在模型上由动因、过程、结果、效应四部分组成。
  [关键词]区域图书馆 系统 协同
  [分类号]G2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科学与教育等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对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使得图书馆与社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日益频繁,图书馆事业环境的开放性和图书馆事业系统的开放性日益显现。在东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或城市的区),出现了总分馆制、图书馆联盟、图书馆之城、联合图书馆、图书馆集群等图书馆合作形态。这些区域图书馆的发展,与历史上图书馆之间为了进行资源共享所开展的协作、协调不同,是开放环境中进行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组织和创新。本文尝试借鉴系统论和协同学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对我国区域图书馆的这种主动创新进行探讨,希望在视野和思维方式上对业界有所启发。
  
  1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论借鉴
  
  1.1系统论与图书馆整体发展研究
  系统论的思想源于人类和社会的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系统的整体观点,它既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方法论。由于系统理论研究的是整体,是事物的相互关系,因而从系统观念上提供了一种全面考虑和顺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供了一种把图书馆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考虑的结构。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系统方法的应用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具体的图书馆系统研究到整体图书馆系统研究的过程。特别是在宏观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对图书馆事业的整体研究广泛地引进和应用了系统分析、多因素定量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把整个图书馆事业看成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注重图书馆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融合与共生(如我国的宏观文献资源分工布局的实践活动、图书情报系统网络化研究和图书情报事业管理发展战略研究)等。但从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研究情况看,从整体出发对图书馆系统结构、图书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图书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
  
  1.2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借鉴
  协同学(synergetics)是由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Haken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相比于其他关于系统的理论,协同学淡化了学科背景,希望提供以统一的观点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与方法,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因而为区域图书馆整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
  1.2.1区域图书馆是开放系统协同发生的环境条件是在开放系统中。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其内部各图书馆之间相互交流和联系,同时与外环境以及其他区域图书馆系统(更高一级或同级区域图书馆系统)交流和联系。区域图书馆的开放性跟社会环境有关,社会发达、经济发展、富有活力的区域社会大系统将有效地带动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从区域社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信息流,又通过行业的交流整合不断提高区域图书馆的服务提供能力,一方面有效地满足区域社会的各种需求,向区域社会输出物质和信息流;另一方面则培养和挖掘区域社会对区域图书馆的需求,通过需求与供给的良性循环不断发展壮大区域图书馆系统,不断发挥其在区域发展中的文化支持功能,从而持续赢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在这里,区域图书馆与区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系越紧密,与区域社会的物质和信息交流越频繁,区域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就越高。
  1.2.2协同是区域图书馆有序发展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分裂了图书馆发展的整体性,同一区域不同系统图书情报部门之间,文献采购、编目的大量重复劳动,重复组网、建库等无序发展现象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区域图书馆系统中这种图书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功能重叠等无序状态的存在,要求进行关系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新的有序结构模式。任何新的有序结构模式都不是自动生成的,只能在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综合构建出来。协同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集体或合作效应。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协同是实现区域图书馆系统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有效方式,通过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实现区域图书馆系统宏观结构由各自为政、资源浪费与内耗的无序结构,向高效、集约的有序结构转变是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目的。
  1.2.3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主导因素序参量是系统发展演化的主导因素,是区域图书馆结构有序程度的表征。作为整体的区域图书馆发展,尽管影响因素和变量很多,如馆舍、设备、人员、技术、书刊、数字文献、网络条件、管理体制、政策规范等,但只要能够区分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找出从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就能把握整个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方向。主导因素所调动的图书馆业务流程和图书馆业务环节越多,协同的图书馆要素越多,区域图书馆整体结构有序程度就越高。在区域图书馆发展中,要创造条件,选择对区域图书馆系统演化发展起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把各图书馆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和联系起来,步调一致,能量集聚,使系统整体有序、稳定地运行。这就是说,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进程不是由某个馆或机构发布指令实现的,而是在主导因素推动下通过各子系统集体行动实现的。当然,具体实践过程中,每个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的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判断、评估和选择,强化和凸显所期望的主导因素,使其促使区域图书馆系统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2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内涵
  
  2.1发展观念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化大环境下,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有人总结近10余年来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成就是“从单位自给自足模式发展到协作生存模式”。但以往包括大学图书馆合作在内的诸多模式,主要是提供了一种通过协作提高系统文献保障的样板,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则是由以单个图书馆为中心视点向区域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思维变化,这表现为图书馆开放发展的观念,跳出了单个图书馆发展的视野,具有新的时代意 义――除文献保障作用之外,更具有知识、信息普及,消除“信息鸿沟”的作用,从而注重图书馆整体的发展。这将是使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向网络化发展,并以图书馆体系形式向社会提供全方位文献信息服务的最有效途径。
   2.2 变化过程
  协同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者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合作而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区域图书馆系统结构从浪费、内耗的无序状态向经济、高效的有序状态演变的过程,是图书馆走向现代化、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现代的开放观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间的相互开放有了真正实现的可能。现实中,区域图书馆的结构并不利于这种开放,封闭、保守、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图书馆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集聚于少数大馆等,导致图书馆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客观地驱动着区域图书馆结构发生变化。具体的区域图书馆协同变化过程为:
  2.2.1形成目标
  系统总体演进目标能控制系统的运动方向、目的、过程,没有系统总体演进目标就没有各子系统或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系统也就失去方向性。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目标是协同理念指导下对区域图书馆系统和环境的评估和分析所形成的预期目标,是基于区域内各图书馆发展实际的,是区域图书馆系统综合情况的反映,区域图书馆能否达成协同目标,还需区域内各图书馆具有参与协同的意愿。区域图书馆系统整体协同运动的第一步是要对区域各图书馆的状态、结构、功能等表征系统特征的要素进行协同,以产生整个系统的全局一致性,第二步是实现区域图书馆整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预期目标。区域图书馆总目标可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要处理好总目标和分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2.2.2关系变化区域内图书馆要素从无序分布结构到有序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协同学的观点看,有一个主导因素控制着这种变化过程。这种主导因素能影响到区域图书馆的各种要素和环节,使区域图书馆的一些或全部要素在区域的分布呈现整体有序的结构。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系统目前是按行政层次和级别进行组织的,是一种层级结构,并且分属于不同管理层级和部门,除了有评估所规定的参与协作协调业务辅导指标的具体业务联系,各馆在人、财、物等各种图书馆要素上基本都是独立的,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点,整个区域的图书馆要素、文献资源和读者等分属于不同的馆,图书馆要素的区域分布结构是无序的。
  在形成协同目标后,协同关系建立的过程就是系统变化的过程。原来分散的、单个的小系统经过联结、整合、运行,成为新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文献、技术、人、财、物等形成各个要素子系统,图书馆要素和业务流程组织有序化。比如文献子系统,文献入藏方面的分工和协调,使各个图书馆馆藏各有特色,并共同形成区域文献保障;统一采编,可节省人力,实现标准化;通借通还,使文献资源由单馆读者使用变为区域渎者共同使用。这些协同要素带动的变化也会推动图书馆整体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联系最紧密、结构最有序的是总分馆制,其所构成的总分馆体系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整体,各种图书馆要素和流程的组织非常有序,可以实现整体资源共享和良好的规模服务效益。总分馆制在我国的具体实现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在现代网络开放环境下,图书馆的结构将在标准化基础上显示出更大的弹性和活力,趋于多方位、多层次的彻底开放。
  
  2.3整体功能
  协同是子系统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的、集体的或合作的效应。协同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放大系统功能,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区域图书馆的整体功能是指面向区域发展的区域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功能与普遍均等服务功能,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区域图书馆服务能力在质和量上倍增,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区域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区域内各图书馆相互合作和协作形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其功能大于各个孤立的图书馆功能之和,基于区域内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实现的是一种整体服务功能的放大,是靠内部结构和关系的调整而实现的整体服务功效。区域图书馆的保存区域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网项文化服务功能,以及满足区域大众在书刊阅读、信息获取和个人发展(包括娱乐和休闲)等方面的需求的功能,不是由某个具体的图书馆或某类图书馆所能独自承担和完成的,而有赖于区域图书馆的数量以及结构的优化,包括:各类型图书馆的比例结构和同一类型图书馆不同发展程度、规模、级次的具体结构。其中,区域中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三大类的协同是各类型图书馆的比例结构问题,主要解决区域文献信息的保障功能;同一类型图书馆,尤其是各种规模、级次的公共图书馆的协同所要解决的是图书馆在区域层面的服务问题,以服务的方便和效率为目标,强调提高信息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因此,区域各图书馆必须协调一致,正确认识各自在区域图书馆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协调和配合,在资源上实现共享,在服务上进行协作,达到区域图书馆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服务,在图书馆整体发展上实现信息资源采购能力、整合能力、服务能力的增强,提高区域图书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发展观念,是一个区域图书馆系统结构逐渐变化的过程,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形态。具体来说,是在区域图书馆开放系统中,将个体分散无序发展的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通过行政管理、契约协议、现代技术等手段整合起来,形成联系紧密、组织有序、运行高效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服务的有机整体,为区域的全面发展服务。它是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图书馆组织与生存形态的映照,体现着图书馆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代表着图书馆的发展趋向。
  
  3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原则
  
  3.1 自组织原则
  自组织的有序形成是一个由局部到全局的扩散渐进过程,协同是自组织的形式和手段。图书馆的自组织是图书馆之间自发的合作与整体发展,是图书馆行业发展规律的创新与探索。考察现阶段我国各地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做法,主要强调从局部到全局的扩散与渐进,虽然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但大多数协同关系的建立并不单纯依赖行政命令,而更多地来自图书馆主体的主动行为。图书馆自身积极、自主、创造性的工作给我国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
  在具体区域图书馆的协同实践中,既有区域图书馆行业的自组织协同探索,又有他组织的规划、学习和借鉴。如在图书馆总分馆制、图书馆集群等模式雏形形成后,特别是功效显露后,政府往往会从其公共管理 与服务的角度出发进行他组织的调控与管理,对整体有效的新模式提供各种扶持,包括推广。政府的他组织的管理要遵循图书馆事业自组织发展的需要,遵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其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是直接的具体事务管理,而只是通过政策和法规等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进行调控、组织与规划。这也就是现代服务型政府所强调的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服务与支持功能。
  
  3.2标准化原则
  标准是由专业协会、授权团体或政府机构建立的规范,用于衡量和评估图书馆服务、馆藏和项目等。标准化是指在特定领域建立统一的程序和规范的过程,以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品质和生产率。图书馆实行标准化后将为机构带来均衡和秩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同一标准来协调各馆行动,将使其图书馆系统更为有序。从这种意义上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协调各图书馆子系统的标准是区域图书馆之间整体协同合作的主导因素之一。如区域内各图书馆通过接受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使用统一有效的技术平台,为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先进技术在区域图书馆的整体应用、实现而做贡献,最终促进区域图书馆整体服务提供能力的提高。
  
  3.3特色服务原则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侧重强调区域内各图书馆之间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同心合力、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公共图书馆所面对读者群体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读者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单单某一种类型或某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千差万别的读者的所有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特色馆藏、提供特色服务,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上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提供能力就成了一种发展的选择。如在信息资源建设、开发方面要考虑各自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特色,在特色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化、系统化,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4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机制
  
  区域图书馆如何通过相互关系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功能的放大?协同的机制是什么?借鉴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本文构建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协同自组织发展分为四个部分,即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动因、过程、结果和效应。
  
  4.1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动因
  这部分是促使区域图书馆系统协同自组织形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在开放发展的区域社会环境中,图书馆发展的需求这一外在动因和系统内部各图书馆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这一内在动因,驱使着各图书馆子系统之间协同关系的发展。
  
  4.2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
  这部分是区域图书馆系统经过对区域图书馆内外部各种因素和条件具体评估和分析后形成预期目标,在目标指引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图书馆之间具体关系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图书馆子系统或者是某个具体的图书馆要素起主导作用,是协同活动实现的根本。一般情况下,抓住起主导作用的图书馆子系统或图书馆要素,协同活动更容易实现。
  
  4.3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结果
  这部分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后出现的具体结果,整个区域图书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图书馆之间组织关系的变化,即从孤立、分散开始向相互联系的有序组织――总分馆、集群等转变;其次是图书馆要素在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布局变化,从无序到有序,区域文献信息系统、区域技术系统、区域读者服务系统、区域图书馆人力资源系统等图书馆要素系统形成。
  
  4.4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效应
  这部分是指区域图书馆内部系统之间关系的改变和图书馆要素的区域空间有序布局,通过这种内部无序到有序的调整,区域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改变,从浪费内耗向高效经济转变,区域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增强。这种协同的效应与区域图书馆系统内部的有序程度成正比,系统内部关系越和谐,空间布局越合理,整体服务功能越强。
  
  [作者简介]李东来,男,1963年生,研究馆员,馆长,发表论文40余篇。
  廖小梅,女,1976年生,馆员,硕士,发表论文15篇。

相关热词搜索:协同 探讨 图书馆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论探讨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