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前一天的前兆【泪眼看《地震》唐山不再哭】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部具备了“感人情怀”的好电影。如果非要我说出影片的不足来,那就是片子既然拍成了,如果有自信的话,干嘛还要浪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就像证券公司推销股票似的到处去搞“路演”呢?不过,这也恰好反证了―个事实:即便是中国电影工业龙头企业的华谊兄弟公司,即便是中国影片制造领军人物的冯小刚导演,他们面对市场都是没有底气的,所谓要创5亿元票房收入的豪言,只不过是广告用语而已,抑或是说来壮胆的。
  言归正传,《唐山大地震》海报上所说“23秒,32年”,其实是在棚述这样―个故事:地球在23秒的时间里,作了―个极其简单的局部动作,而在她身体上赖以生存的某一家人,却花费了32年漫长的时间,才处理完因23秒而发生的情感事故。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为之动情、为之落泪,因为它所触及的正是人性中最柔软,最温暖的那个部分,还因为影片中对生存与死亡、幸福与痛苦、亲隋与怨恨细致入微的刻画动人心弦 。
  简单地说两个感人至深的细节:地震给方登带来的不仅仅是失去家庭的创伤,更多的是给她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怨恨情节,为此她强迫自己四处逃避。多年后,她终于带着自己的女儿与养父重聚,养父老泪纵横,疼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害怕再次失去自己惟一的养女,养父便试探地问她:“为什么不回唐山寻找亲人?再怎么地震,亲人总还是有的”。方登第一次敞开心扉,对养父揭开了隐隐作痛多年的伤疤说:“我不是记不得,我是忘不了!”这句话真实地显现出了一直活跃在方登心灵深处的“余震”,那是对母亲李元妮怨限与思念的交织。影片最后,一家人来到墓地拜祭父亲,方达找人把方登的墓给撬开了,里面除了有当年的小书包,还有一摞崭新的课本。方达告诉姐姐:“妈每年都是买两份课本,你一份我一份。”此刻,再也忍不住的方登蹲在地上泣不成声,最后紧紧搂住母亲李元妮的脖子,哭声里一遍一遍地重复三个字:“对不起!”――亲情彻底战胜了一切怨恨。
  在《唐山大地震》中,如果一定要给“怨恨”确定个级别,那么方登对母亲李元妮的怨恨、方登养父母之间的不满、方登对弟弟方达的嫉妒相当于23级。但是,如果要给影片中的“亲情”确定级别的话,那么母女之间的血肉亲情、养父母之间夫妻亲情、姐弟之间的手足亲情则相当于32级。其实,在每个家庭里,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当于32级的亲情,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就不会有超出亲情的怨限,再大的“地震”,也震不灭亲情的火焰。这就是从《唐山大地震》中,折射出的冯小刚对家庭的看法,对亲隋的观念。我赞同他说的一句话:“我也挺排斥那种跟他父母都不亲的人!”所以,在冯小刚的导筒下,虽然背景是旷世灾难,但是《唐山大地震》却依然拥有―个十分温馨而圆满的结局,这种构思的缘由不言而喻。
  看完片子后我就想,如果不是以唐山地震为背景,而是以日本关东大地震或者别的什么地震为背景,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吗?观众们是不是一样会哭呢?依我的一己之见,肯定会是一样的效果,以冯小刚的技巧和聪明劲来说,观众们照样还是会哭的,因为他的确搔到了观众们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冯小刚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能够精确地点着老百姓们的哭穴或者是笑穴。正是因为他是个高手,我就认为地震只是电影的―个花招,唐山更是一个花招,点中观众的哭穴才是他的真招。这就好比―位功夫盖世的剑客,手中握的是宝剑还是树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炉火纯青的剑法功夫。
  不一定非得有地震,也不一定非得是唐山,只要有方登方达他们一家的故事,冯导―样也能够拍出感人肺腑的片子来。但是,对于王中军来说,对于华谊公司来说,对于全国票房来说,感人肺腑的片子并不一定就是好片子,当然,如果真的赚到5亿票房的话,那就一定是部好片子。冯小刚深知这一点,“地震”对于老百姓来说具有关注焦点的效应,“唐山”对于投资方来说具有广告宣传的效应,如果不使出“地震”和“唐山”这两个花招,如果引不起世人的共鸣与关注,如果不产生_定的广告效益,即使电影院里的观众们再哭得―塌糊涂,却对于提高票房收入于事无补的话,《唐山大地震》就不会是部好片子,冯小刚就不会是个成功的导演,至少在王中军的眼中是这样的。――这就是商业电影的法则。

相关热词搜索:唐山 泪眼 地震 泪眼看《地震》唐山不再哭 泪眼看世界世界都在哭 泪眼图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