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考热”解读的反弹琵琶]反弹琵琶diss吴亦凡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时下,关于“国考热”这一公共话题的关注热度似乎一点都不亚于国考本身,甚至连国外的媒体也加入其中。人们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身份、出于不同目的对国考热给予全面解读,大多围绕着“国考热”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展开,主流观点认为:
  “国考热”直接原因是社会容纳就业的能力低下,毕业生找工作难:深层次原因是公务员群体在工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高性价比所产生的吸引力,根深蒂固的传统“官本位”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对权力寻租的潜在希冀;大学毕业生对职业规划不清晰以及缺乏创业激情、过于求稳等自身因素。进而认为国考过于发烫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不足”;导致“社会结构本身的不平衡”和“国家创业能力和实业发展能力下降”;“长此以往,国家崛起所必须经历的高端工业化进程将饱受铁饭碗心态不利影响”等。在上述解读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总的倾向是痛贬者众,批判者众,这从大部分解读者普遍主张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给国考热降温这点上可以充分佐证。
  我不想人云亦云,虽然有时候人云亦云也是一种态度,一种观点,我这里想从“国考热”现象中所反映出的社会进步来反弹琵琶。
  “国考热”反映出政府行政改革及政府有效治理所取得的成就。众多评论者批评政府行政改革不到位,官本位意识没有清除,公共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等等,但恐怕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国人,谁都明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官本位意识并不是朝夕间就可以根除掉的。我们看到,中国前30年改革,在重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保障13多亿人先吃饱饭、吃好饭的基础上,政府的行政改革、行政职业伦理规范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从“国考热”现象来观察,可以看出,政府管理的法制化、程序化、公开化越来越明显。“凡进必考”的国家公务员公开考录制度的建立,摒除了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委任制这种由少数人在少数范围来选人的人治范式,实现了我们几代人所追求的由制度来选人的法治范式,并且从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时条例》到2005年的《公务员法》,这种法治范式也在不断地修正完善,这种范式的建立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举”。
  “国考热”反映出现代政府用人的公开、公平、公正。推进公务员制度,实行公务员“凡进必考”,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具体操作规范,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完善的地方,正如一家媒体用带有诗意的语言所说的,“一路风雨,鲜花伴随着荆棘,掌声夹杂着批评。”但我认为,这个制度所得到的鲜花和掌声比荆棘和批评要来的多。因为,它实现了公众所期盼的现代政府用人要公开、公平、公正的美好愿望。正如许多考生所言,“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党政机关的重要途径”;公务员考录制度之所以被大学生誉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其根本原因是制度本身所体现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国考热”反映出国家对于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推进政府治理水平提升的决心和成效。毋庸讳言,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主导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运动,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形成,各个地区的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形成,都与国家公务员有着密切关联,充分吸纳社会英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提高政府政策设计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更加深^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有着无比重大的现实意义。实际上,从世界各国现实来看,都随着通过多种举措吸收优秀人才进入政府的传统。我们不能因为优秀人才进入政府而对这一制度妄加非议,要追究国考热的相关责任,我认为板子不能打在这一制度设计上,而应多思考我们如何在优秀人才规模培养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上多做出努力。
  “国考热”反映出现代人更加理性地面对选择。现代社会应是法治社会,也是理生社会,人们的理性思考、理性选择和理生行为,不仅是现代人成熟的标志,而且是现代社会秩序有效达成的途径。客观地讲,大学生选择报考国家公务员并不是基于盲目而狂热的选择,而是基于对目前客观现实做出的一种主动而理性的选择。对于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狂热并因这种狂热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灾难而言,这种理性显得非常的难能可贵。
  当然,我赞同诸多解读者对“国考热”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比如社会保障制度在机关、企业和事业之间的巨大差异,特权思想以及由特权而导致的腐败及灰色地带,整个社会公共道德体系不完善,创业成本由创业者个人承担等,也在为这些问题和矛盾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而担忧,这些问题的化解还需要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基于前30年改革的过程及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30年的改革中,上述问题都会在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逐渐得到妥善解决。中央政府治理转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前30年,我们致力于经济发展,后30年,我们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致力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相关热词搜索:琵琶 反弹 解读 对“国考热”解读的反弹琵琶 国考热 国考热的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