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我就是喜欢京剧] 李青 京剧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很多人身上验证了,李青也是如此。   在6月10日于成都举办的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上,济南市京剧院演员李青搬回了一座梅花奖杯。这要载入济南的戏曲史。自梅花奖设置25年以来,这是济南市第一次获此殊荣。
  盛名之下,溢美之词纷至沓来,很多人问她能够问鼎这个戏曲界最高奖的原因。她微微一笑:“很简单,就是喜欢”。就是这个喜欢,使她在舞台上走过了数十年春秋并且孜孜不倦,使她十年磨一剑终于玉成《李清照》大作并抱梅花奖大奖回家。
  我们往往对敬业的人表示敬佩。很多人在一个阶段做到了敬业,比如年轻的时候,为荣誉而奋斗的时候。很多人在某些场合做到了敬业,比如重要的场合。但数十年如一日敬业的,则是少之又少了。而惟有这样,才能攀登最高峰。
  李清说,这么多年记不清上了多少次舞台了,但她没有一场应付过。“能付出多少力气就付出多少力气,死抠每一个细节,绝对得以最完美的形象在舞台上出现。”为此,她自己出资购买了服饰等物品,“虽然团里有,但是为了保证完美,还是买了,我们夫妻两个人的钱很多都是投在这方面了”。
  如今,捧着这座奖杯,李青更多的感受不是兴奋,而是沉甸甸的――遥远的往事像影片一样,一幕一幕浮现开来。
  李青出生于一个戏迷家庭,有着良好的艺术环境。姥爷,妈妈都是“铁杆”戏迷,儿时她就对唱戏情有独钟。“那个时候的演出市场也好。”时值上世纪70年代,京剧仍然是人们娱乐的重要形式。
  从小身体不好的李青,在妈妈的建议下学习艺术,钢琴、小提琴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个时候就在省京剧院学,整天和他们(京剧界人士)在一起。”但是,“自从看了京剧电影《杨门女将》,我就跟‘着魔’了一样,非得学京剧。”自此,一切都改变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高考最热时,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是社会的宠儿。“大家考大学都考疯了”,但李青却坚持选择了考戏曲学校。“当时爸爸非常反对,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还是走进了戏校的大门。”
  正因为兴趣使然,李青在学校学习非常刻苦。但什么都要从头学起,谈何容易?特别是基本功“搬腿”练习,目的是拉长腿部韧带,让已经十六七的李青十分痛苦,“得扳着腿才能下床”,但她却“从来没有觉得辛苦”,原因就是兴趣使然。4年戏校的学习在李青最初的京剧道路上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时,济南市公安局第一次面向社会招收文艺人才,李青被负责招考的老师看中。父亲一直反对李青学京剧,动员了全家亲戚来做李青工作,让李青进公安局。但,同样因为兴趣,执着的李青还是要进京剧院。
  但是,当她走进济南市京剧院时,“一看到当时京剧院的情形心都凉了。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演员的宿舍门口裂开一道大口子,晚上还有老鼠跑来跑去。我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一时真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环境。”仍然是对京剧满腔的热爱,使她留了下来。
  从此,她开始了专业京剧演员的历程,整天下乡演出。“当时下乡真是苦啊,像打仗一样,经常半夜就出发赶往下一个村庄,背着被卷儿辗转各个地方。”李青是个城市姑娘,不会打被卷儿,“怎么办?学啊,怕耽误时间,往往5点出发,我3点就起来打好行李。学着学着就会了。”尤其是冬天,下着大雪、刮着大风仍要坚持演出。
  如今,那些场景至今让她记忆犹新。只是,她说,她没有应付过一场演出。
  演出受点苦尚且不是问题,最让京剧演员感到惆怅的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开始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的娱乐形式也越来越多,京剧作为传统娱乐形式逐渐走下坡路,京剧从业者的饭碗受到威胁。但是,李青说:“说实在的,直到今天,我也没有什么感觉。我喜欢唱戏,也一直唱戏,几乎和社会脱节了。”
  即便在今天,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很多院团要改为事业单位,济南京剧院也位列其中。在很多人眼中,这是涉及到京剧从业人员“饭碗”的问题,但李青并没有什么感觉。“不管怎么改,反正总得唱戏。改革是大势所趋的,只要能唱戏就行了。”她说。
  新世纪初的时候,全国各地开始打文化牌,纷纷重视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新编剧开始出现。这让李青萌发了演李清照的念头。“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从小就听父母讲李清照的故事,对她比较感兴趣。”小时候,李青特别喜欢描仕女图,描了不少李清照。总之,她对李清照的印象比较深刻。
  于是,她到处去借书,找专家请教,把李清照的资源几乎找遍了+终于形成了对李清照的最终感悟:“李清照的才华、命运的苦楚,这些都是表象。从骨子里说,李清照是个很执着的人。她很大气,对自己追求的东西一直走到底,从不妥协。”这也是李青如此喜欢李清照的原因。
  后来,她经历了找剧本、找资金的种种难处,又经过不断地揣摩,反复地演练,终于有了今天的《李清照》。
  当然,这部巨作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李清照》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它展现了济南的文化底蕴,也宣传了济南这座城市。我愿意以后多排一些像《李清照》这样既有深厚文化积淀,又能代表泉城历史文化的作品。”自2004年起,李青领衔主演《李清照》,至今已八个年头,“唱这出戏已经上百场了。”
  同时,她十分感激同事们的配合、济南市京剧院的栽培。与全国顶尖演员站在同一舞台上竞争,接受业内40多个评委的把关,没有实力,无法对决。这一过程,也让李青体味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实含义。
  捧回大奖后,她又沉浸在京剧的氛围里。“我和我丈夫都是京剧圈里的人,兴趣都一样。所以,只要没有演出,每天送孩子上学后,我们就吹拉弹唱,一遍遍地听磁带,相互比较寻找不足,沉浸在京剧世界里,每天都是这样,邻居们都习惯了。”虽然生活很单调,但她从来没有感觉到乏味。只不过,她现在的目标是朝下一个角色“发起猛攻”。
  而正是对京剧的这种痴迷,让她最终摘下梅花奖的桂冠。

相关热词搜索:京剧 我就是 喜欢 李青:我就是喜欢京剧 京剧演员李青 李青喜欢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