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制度改革】 欧洲福利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制度性改革是欧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即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调整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以及“股东文化”在欧洲的兴起。
  
  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欧洲国家普遍的方向是:“多些市场,少些国家”和“改进国家,改进市场”,主要办法是自由化、私有化和调整国家作用。自由化与私有化经常联系在一起。据经合组织(OECD)资料,国有企业私有化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进行,其中意大利最为突出,最近五年由此年均收入160亿美元。在法国,自1997年以来私有化每年为该国带来约100亿美元的收入。在德国,1999年在全欧再次出售德国电信公司股份,获资100亿美元。在葡萄牙,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由私有化进程开始前(1988年)的19.7%减少到了1998年的8%;就银行、保险业而言,欧洲国家公共成份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87年的99.9%和72.5%下降到了1998年的21.7%和10.7%。
  在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欧洲国家并不是只向“少些国家”一个方向运动的。事实上,在有些领域,国家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而是在进一步加强。例如在加强建设“搬不动”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和大力培养“流不走”的知识人才方面,欧洲各国都在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人们对国家调控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要求,不是在降低,而是在提高。
  
  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首先是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等方面的某些限制;其次是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第三是减税。
  欧元区多数国家都采取了降低税率的政策,这将使欧元区经济受益。在1999年和2000年,德国减税120亿欧元。法国减税160亿欧元,意大利减税67亿欧元。法国在2001年~2003年期间将再减税183亿欧元,德国在2001年~2005年期间将再减税144亿欧元,意大利在2001年~2003年期间将再减税144亿欧元。这些减税措施都将有助于支持国内需求并有助于阻止国际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
  
  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社会福利国家问题。欧洲的社会福利制度所内含的人道主义、社会和平与社会公平等本意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平均高达28%GDP的社会福利费用支出已使欧盟国家不堪重负。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部分;杜绝滥用;节减某些项目;让社区、家庭和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只援助在努力奋斗的“自助者”和真正需要救助的人。
  在这些思想指引下,各国都在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以德国养老金改革为例,虽然它将仍以法定养老金为主(雇员在职时须缴纳其月收入10%~11%作为养老保险费),但同时开始重视辅以私人补充养老金(雇员在职时须向有关保险机构缴纳月收入的4%左右),后者可得到政府补贴;在按规定做到了这一切之后,待退休之后,可领到在职时收入的62%~65%。在法定的医疗保险方面,改革之后,给付将降低到一种基本保障的水平,并提高投保人自我负担的额度,打破雇主与雇员等额分担保费的格局,减轻雇主负担。这些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调整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在世界市场和欧洲内部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欧洲国家传统的相对平等的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正在日益遭到削弱,过去为实现社会平等和互助而去统一调控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中的劳资关系的能力正在下降。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扩大,资本流向选择权的增强,使雇主与雇员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分配关系明显朝着有利于雇主的方向倾斜,实现普遍的、规范的规则的机会减少,结果是在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中出现愈来愈多的“自愿性”、“灵活性”和多样化,雇主与雇员都在寻找适应新形势的妥协途径。例如重视收入分配,并让雇员更多地实现“资本参与”。
  德国奔驰公司1998年第一次尝试向员工发放“盈利股票”,即在公司盈利至少达到15亿马克时,每盈利1亿马克,付给每个员工红利38马克;至于“职工股票”,已经实行20多年,有40%~50%的员工利用了这种优先股票购买权。1996年起,公司把每一员工每年的股票认购权从10股增加到30股,认购的股票越多,得到的补贴也越多,最高可达450马克。
  在工时、工资制度改革方面,荷兰比较典型。在那里,每周工作平均27小时,这是因为非全日制就业人数大大增加了;从80年代初起,还规定工资的增加速度要比用于技术进步的资金增长慢;失业保险制度越来越严,凡拒绝接受“可令人接受”的就业机会的失业人员,将自动失去国家提供的帮助。其实欧洲许多国家都在这样做。
  据估计,由于劳工市场等“弹性”的增强,欧洲自1997年以来已经创造了5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为了扩大就业机会,欧洲还在提倡为欧洲人所欠缺的创业精神。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美国人认为企业家是受人尊敬的人物;在加拿大,这个数字是86%;而在欧洲,即使在最类似于美国的英国,这一比率也只有38%。为了鼓励创业,2000年12月,欧洲议会在其通过的2001年预算中,启动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创业精神”就业计划,拨款4.5亿欧元。
  
  “股东文化”的兴起
  
  欧洲各国的股市加起来大约只及美国的1/3。2000年年中,在欧元区,股票价值在家庭财富中仅占5%左右,而美国为1/3左右。但是近几年来,欧洲股民正在迅速增加,股东利益日益受到重视,股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有价证券交易在经济生活中作用提高,因此有人说,欧洲也正在兴起“股东文化”。“股东文化”的兴起将给欧洲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已经开始改变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深受社会民主主义影响的西欧政治,政治家们要比以前较多地考虑股东的利益,而不再总是迎合包括工会在内的“压力集团”的要求。
  其次,政府将减少对企业的管束。与美国公司相比,欧洲受其政治哲学的支配,历来对企业管束较严。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加之欧洲公司公众所有权的增强,企业管理者将日益抵制政府的管束压力,他们更加重视股东的利益,对股东负责。
  最后,欧洲公司企业的筹资渠道将逐渐发生转变。欧洲企业将从过去倚重银行贷款的筹资方法向发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融资方法转变。所有这些转变一方面固然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另一方面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灵活性、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欧洲企业迫切需要这种生气和活力。当然,考虑到欧洲社会关系的盘根错节,这种变化只能是渐进的。
  总之,欧洲正在通过改革试图建立一种既非美国模式、又非旧欧洲模式的资本主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偏不倚是不可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德国人克勒在谈到欧洲改革问题时所说的一番话颇有意思∶“欧洲应该走自己的路。……但是也不能过于偏离领跑者美国的路线。”最终结果究竟如何,还待来日检验证明。▲

相关热词搜索:欧洲 制度改革 欧洲的制度改革 欧洲现在是什么制度 欧洲封建制度的时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