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台词 [宗教饰物的潜台词]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04年2月10日,法国国民议会一审以494票赞成、36票反对和31票缺席的结果通过了“面纱头巾法”,禁止女学生在公立初中和高中学校佩戴伊斯兰头巾,同时强迫学生摘除大十字架和犹太人的小帽等具有明显宗教标志的服饰。不过,这一法案不适用于私立中学,也不适用于海外的法语学校。该法案将于2004年9月正式实施。
  法国有关方面认为,在学校等公共场合佩戴明显的宗教饰物,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过度张扬,也是将宗教习俗在现代世俗社会有意或无意地强制传播,这有悖于现代文明。另外,法国的主流宗教是天主教,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十字架、《圣经》、祷告等都不得在学校出现;穆斯林作为一个具有明显宗教标志的群体,他们与宗教相关的言行也应在法律的管辖范围之内。
  反对者也自有他们的立场。有的穆斯林和民权组织认为,自1789年《人权宣言》公布以来,法国就赋予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穆斯林女性有权决定自己是否戴头巾,因为戴头巾并没有妨碍他人,也没有影响其他人改变信仰。
  可见,反对者与支持者之间存在两个分歧。一是民主与自由之争,二是世俗与宗教之争。
  法国的世俗化进程不是和平的牧歌,它充满着艰辛,也伴随着各种意见和人群之间的妥协。直到进入20世纪后,法国才完全实现了政教分离。宗教不断受到世俗政治权力的打压、排挤、限制,渐渐退出政治舞台。世俗政治对宗教具有绝对权威,对宗教的干预是有历史延续性的。这就是法国发生头巾法事件的深刻历史原因。
   19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考察了美国之后,曾经作过一个对比:“在法国,我看到宗教精神与自由精神几乎总是背道而驰的;而在美国,我却发现两者是紧密配合,共同统治着一个国家的。”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问题仍然相当尖锐。作为民主发源地的法国,仍然在宗教自由与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
  据统计,法国6000万人口中有约500万穆斯林,伊斯兰教显然已经是仅次于天主教的法国第二大宗教。但是,对大多数法国原住民而言,接受这一现实却非常不易。
  法国的穆斯林移民大多来自北非和黑非洲的法国前殖民地。移民早期,北非人即使被给予法国国籍,也不被视为法国公民,除非他们宣布放弃伊斯兰教。二战后是穆斯林移民法国的高峰。1989年,几名戴伊斯兰头巾的女学生被禁止入校,引起穆斯林社会的强烈抗议,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伊斯兰教头巾”事件。伊斯兰教的到来激发了法国社会长期以来在世俗政治表面下酝酿着的古老的宗教激情。
  概括而言,法国主流社会与穆斯林少数派之间的关系,就是世俗主义与新的外来宗教之间的关系。作为少数派别的穆斯林要想真正融入法国社会,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世俗主义!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对这段历史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沿着他的思路,西方人普遍认为,伊斯兰教是不安定的穆斯林地区暴力频仍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这种论调充满了西方式的偏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政治中的思潮往往影响到对国内问题的理解。9.11后,欧洲国家作为美国的战略盟友和穆斯林移民众多的地区,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诸如限制新建清真寺,穆斯林周五聚礼日的宣讲要用当地语言,或将宣讲稿预先呈报审查,等等。一些穆斯林国家也认为,法国政府的作法是向美国单边主义屈从的结果。
  全球化趋势意味着全球联系的加强和多元的并存。西方价值观尽管影响深远,但各民族、各文明的悠久传统不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被统统“化”掉!不承认这一点,就是否定文化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走向多元的时代。

相关热词搜索:潜台词 饰物 宗教 宗教饰物的潜台词 宗教饰物的潜台词 高考 宗教饰物的潜台词 语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