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代表解读“气候变化”: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进入秋季以来,北京凉意渐浓,然而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则日渐“火热”。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议题的重大国际会议议程之密集、规格之高空前,令人目不暇接:9月8日~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次将气候变化列入会议议程,并且将其作为首要议题,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的《悉尼宣言》;9月中旬,来自19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回顾了议定书签订20年来的进展,并审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9月18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气候变化问题贯穿整个联大会议的始终:首先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会议,然后进行联大一般性辩论,其主题即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9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作了题为《共谋合作,共建和谐》的发言,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此外,在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东盟领导人峰会上,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也将成为会谈重点,会议主题确定为“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更为令人关注和期待的是即将于今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联合国气候大会,这是一次开始启动有关替代《京都议定书》全球谈判的关键性会议,有人称之为“后京都进程”,因为1997年制定的、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气候热”已经不可阻挡地到来了。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今年6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8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外交部成立了杨洁篪部长任组长、武大伟副部长等任副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成立了外交部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并设立了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
  9月28日下午,我如约采访了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外交部一间刚刚为于大使设立的办公室,办公设施尚不齐全,也没来得及摆放整齐,但宽大的办公桌上已经堆满了文件资料,可见于大使已经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记者:请您解读一下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日益重要并成为外交领域重要议题的原因。
  于大使: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引起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表明,17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v,2005年增加到379ppmv,1995年~2005年的年均增长为1.9ppmv,明显高于1960年~2005年的年均增长1.4ppmv。1906年~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已升高了0.56度~0.92度。预计本世纪将增温1.1度~6.4度,海平面将上升0.09米~0.88米。近年来气候变化之快是过去一万年所没有的,而且这种人为引起的变化将持续数个世纪。
  气候变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可见,气候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科学、环境、发展等各方面的综合问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并事关各国发展、人类生存和地球的未来,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人们对该问题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变得日益重要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未来的主要焦点问题是什么?
  于大使:近来,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关系中不断升温,成为各种国际会议的核心议题,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如何对2012年后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做出安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文件。“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此基础上,“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2008年~2012年间的量化减排指标。
  随着2008年的临近,如何确定2012年后的减排安排,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发达国家长期的历史排放造成了今天的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目前仍呈增长趋势,2004年比1990年增长了11%;发达国家当前人均排放仍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2004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为16.1吨,而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仅4.2吨,前者几乎是后者的四倍。因此,目前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公约”和“议定书”所确立的原则以及缔约方会议的有关决定,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以后的减排指标。
  
  记者: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持何立场?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什么措施、作出了什么贡献?
  于大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和唐家璇国务委员为副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已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了大量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至2005年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8亿吨二氧化碳。同期,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和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的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还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重点领域的减缓和适应的措施和具体目标。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并将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尽管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但其影响波及全球,关系到各国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未来,需要国际社会广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以下基本立场和主张:
  一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
  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应通过提高能效、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要充分发挥技术的核心作用,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应消除技术合作中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使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技术;
  四是要妥善处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水平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记者:外交部新近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工作领导小组,杨洁篪外长任组长。此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于大使: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并一直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参加有关的国际对话和谈判。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外交部成立了杨洁篪部长任组长、武大伟副部长等部领导任副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就是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服好务、当好参谋、落实好有关对外工作。
  
  记者: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这一职务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您履新后,近期的工作安排大致是什么?
  于大使:特别代表主要负责组织和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件大事。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气候外交工作中,争取不辱使命,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于庆泰大使简历
  男,1956年1月生,河北省人,大学毕业。
  1976年~1977年 外交部亚非司科员
  1977年~1983年 驻约旦使馆职员、随员
  1983年~1985年 外交部亚非司随员、三秘
  1985年~1989年 驻埃及使馆三秘、二秘
  1989年~1996年 外交部国际司二秘、副处长、一秘
  1996年~1999年 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参赞
  1999年~2002年 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
  2003年~2007年 驻坦桑尼亚大使
  2007年~ 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

相关热词搜索:气候变化 解读 特别 特别代表解读“气候变化” 中国气候变化特别代表 气候变化特别联合会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