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PK燃料:鱼与熊掌的选择? 小伶玩具真的食物PK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随着美国国会再次开始审议能源法案,以及全球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前段时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食物对燃料”拉锯战将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引起这一争议的“罪魁祸首”是燃料乙醇。
  
  借石油危机大发展
  
  燃料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然后按不同比例加入汽油中促进其充分燃烧,从而大量减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事实上,它早于20世纪初就面市,但因成本太高而“无人问津”。上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巴西、美国开始大力推行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政策,加拿大和欧盟国家也纷纷效仿,迄今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目前,全球燃料乙醇年产量已达到3000万吨,其中巴西和美国分别占到58%和38%。中国也于2000年启动陈粮转化燃料乙醇项目,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国,年产量约102万吨,预计2007年产量可达到132万吨。
  
  
  推高粮价的“祸首”,
  
  但是,全球燃料乙醇产量的增加,造成了对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巨大需求,近来甚至导致了“粮食心理恐慌”。2006年,美国玉米产量的20%用于制造乙醇,预计2007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27%。专家估计,如果将新增加的乙醇产能全部投入使用,两年后,美国玉米产量的一半可能为其所消耗,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高。2005年,美国国内的玉米平均价格约为每蒲式耳(1蒲式耳=0.025公吨)1.98美元,2007年,玉米价格就已经迈上3美元大关,12月美国玉米期货合约涨至每蒲式耳3.86美元。
  由于玉米价格高扬,广大农民纷纷弃大豆等粮食作物改种玉米,2006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也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肉类和奶类等食品价格持续走高。根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7年美国鸡肉批发价将比去年上涨10%,牛奶上涨14%。据报道,不断壮大的乙醇产业已经掀起了美国中西部乡镇的新一轮致富浪潮,但同时造成了玉米种植者与肉类和奶类养殖者之间的分裂和对立,这场“食物对燃料”的拉锯战甚至打到了国会山。
  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还增加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发展中国家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粮食价格上涨对发展中国家居民,特别是对其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了沉重负担,甚至可能在部分国家或地区造成粮食危机。为了应对粮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今年初,印度政府曾下令中止小麦期货交易,并禁止小麦出口,巴西政府则要求世贸组织对美国农业补贴计划包括对燃料乙醇生产补贴进行调查。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小麦消费大国和进口国,世界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扬已经引起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比之保障能源安全有过之而无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食物对燃料”拉锯战日益激烈,国际上出现了乙醇并不“绿色环保”的声音。实际调查发现,乙醇的生产过程会造成另一种环境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土壤的侵蚀。目前,对于燃料乙醇的环保性问题,科学家还在作进一步论证。
  
  风行绝非偶然
  
  虽然乙醇近来成为众矢之的,但它的风行绝非偶然。
  首先是乙醇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目前,国际油价已突破80美元/桶。专家估算,只要油价超过30美元/桶,燃料乙醇就拥有竞争优势。在美国,玉米制成燃料乙醇后其价值可提升四倍左右!这也是农民增加种植玉米、股民增持乙醇生产公司股份的直接原因。
  第二,燃料乙醇具有卓越的减排效果。据估计,燃料乙醇可以减少约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欧盟、日本等纷纷将燃料乙醇的推广使用作为履行国际减排义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产品,可以减少本国石油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布什总统今年一月的国情咨文透露,如果每年生产1300亿升左右的燃料乙醇,十年后美国的汽油消费量将削减20%。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能源法案,要将小汽车和卡车每加仑汽油的行驶里程提高40%,从现今的25英里达到35英里,该法案的实施意味着美国将进一步扩大对燃料乙醇的消费。8月,美国众议院也通过一项能源法案,要求向石油公司征税,并通过提供减税和其他激励措施,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今年秋季,美国国会将对上述两项法案进行研究和审议。中国也于今年8月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估计,2020年后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全球主导能源。专家认为,中国不仅可以生产燃料乙醇,还可以生产乙烯,支撑“后石油时代”的石化工业。
  
  两者之外寻答案
  
  看来,要在食物和燃料之间作出“鱼和熊掌”的选择非常艰难。许多专家主张在两者间寻求平衡,通过相关措施,既可继续扩大清洁燃料乙醇的供应,又不至于对食品价格和食物安全造成过度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最大的粮食燃料乙醇生产国――美国,燃料乙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环保、农牧业、石油和汽车等众多行业,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也是美国国会审议能源法案时最头疼的。专家提出的较为简单的措施就是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据估计,2007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将扩大15%左右。
  但是,要彻底解决“食物对燃料”的争执最可行的办法还是应以非粮食原料替代玉米、小麦等粮食原料。目前,这一措施的主要障碍不在技术,而卡在对现有生产设备的改造上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目前美国有113家燃料乙醇生产厂家,还有70多家在建,它们绝大多数是以玉米为生产原料的。在欧盟地区,燃料乙醇的生产也主要以小麦或大麦为原料,转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同样面临诸多困难。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在燃料乙醇的生产利用方面最值得提倡的例子是巴西。巴西政府从1975年开始推行乙醇汽油计划,并在税收、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方面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目前,巴西的乙醇燃料基本从甘蔗等非粮食作物中提炼,既经济、又实惠,已占该国燃油的40%以上,巴西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惟一不使用纯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国家。
  中国在能源问题上采取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2002年中国批准了四家以陈粮生产燃料乙醇的公司,此后再未批准新的类似项目。2005年,玉米用量在中国酒精生产中的比重曾达到76%。为了保障粮食安全,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叫停了国内一些地方盲目上马的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项目。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燃料乙醇的年利用量计划达到200万吨,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所有产能的增幅将来自于甘蔗、木薯、甜高粱等非粮原料;到2020年,中国的燃料乙醇年利用量更将达到1000万吨。看来,“食物对燃料”拉锯战难以在短期内见分晓,中国政府所奉行的以非粮原料代替粮食原料的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鱼与熊掌 燃料 食物 食物PK燃料:鱼与熊掌的选择? 食物pk燃料 鱼与熊掌的选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