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摩萨德经典行动_摩萨德传奇60年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一个全球化的特种部队,实施包括消灭和抓捕对以色列和西方国家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和个人,摧毁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一则广告词写道:“我们向有志成为摩萨德特工的申请者承诺一份激动人心的事业”。
  
  1月20日,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饭店里被害。迪拜警方借助“可信的科技手段”进行调查发现,他是被人用以色列秘密情报机关摩萨德惯用的方法暗杀的,因此不能排除摩萨德卷入该案的可能性。一石激起千层浪,身披神秘面纱的摩萨德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敢干”与“能干”
  
  摩萨德(希伯来文“局”的音译),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主管对外情报和各种“特别行动”,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情报机构。奠定其重要性的基石并非规模,而是它的工作性质、范围,特别是其辉煌的业绩。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是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犹太人军事组织“哈加纳”的“情报服务队”。其主要职能有三:一是搜集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的情报,经分析整理后连同对策建议一起上报总理府;二是策划并实施以暗杀、破坏、绑架、营救人质、窃取军事设备为主的特别行动等,根除国家的“敌人”;三是负责处理与以色列无外交关系国家的有关事务,如以多种秘密途径和方式,营救海外遇难的情报人员及公民,并对肇事者进行报复等。
  摩萨德卓越的表现,使人们常将它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苏联的克格勃、英国的军情五处、法国的间谍与反间谍局以及德国的秘密警察等大国情报机构相提并论,它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过这些同行。早期,刚建国不久的以色列缺少搞情报工作的经验,但摩萨德的特工们接受了一个简单的信条:“如果你被扔出了门,那就再从窗户钻进去。”正是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摩萨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情报界的“神话”。
  1967年,得益于摩萨德等情报机构提供的可靠而准确的军事情报,以色列国防军在第三次阿以战争中,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便重创阿拉伯军队。上世纪60年代末,苏联向埃及提供了一种新式雷达,安置在苏伊士运河西岸。一天夜晚,摩萨德派出一支行动小组偷渡运河,将整座雷达拆下并装船运回以色列。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11名以色列运动员遭绑架后被杀害。摩萨德随即出动,千方百计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追查,终于找出元凶,并通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跟踪,将凶手逐个追杀,无一漏网。1976年6月,100多名乘坐法航客机的以色列人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的恩培德机场。摩萨德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了详细的机场平面图、候机大厅外乌干达军队的部署、候机大厅内人质的位置、劫持者使用的武器及活动规律等,使特种部队得以实施成功的营救。上世纪70年代末,法国帮助伊拉克在巴格达郊区建立了一个原子能反应堆。该工程自开工第一天起,便一切均在摩萨德的严密监控之下。由于摩萨德对工程进度、施工情况了如指掌,以色列空军仅用16枚炸弹,便彻底摧毁了整个核设施。另外,上世纪80年代末,摩萨德派出30名特工远赴突尼斯,暗杀了巴解组织重要领导人哈利勒•瓦齐尔。1996年,哈马斯的炸弹专家、人称“工程师”的叶海亚•阿亚什被手机炸弹炸死,摩萨德被普遍认为是幕后“黑手”。
  从上述令人不可思议的传奇行动中可见摩萨德“敢干”和“能干”之一斑。
  
  特殊国家的特殊使命
  
  情报工作常常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特征。以色列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一是在战火中诞生,并伴随着战火成长;二是弹丸小国,无战略纵深且四面受敌,安全危机感与生俱来;三是作为移民国家,没有传统的束缚。以上特点决定了以色列人做事往往不拘一格,出奇制胜。从某种程度上讲,以摩萨德为代表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是以色列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为之服务的同时,也从中获取力量和灵感。以色列特殊的国情迫使其将情报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如果说百变神通、出奇制胜是摩萨德成功的诀窍,那么实施这一诀窍的法宝就是培养优秀的特工人员。正如摩萨德前局长梅厄•阿米特所说:“对于我们的安全机关来说,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以色列于1948年5月建国后,便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集体攻击,处于“四面楚歌”的困境。严峻的安全形势使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认识到,为了保证这个犹太国家的生存,必须建立起全世界最优秀的情报机关。
  然而,以色列是一个人口、资源、土地“三少”的小国,财政收入有限。国情使其不可能像美国和苏联那样供养一个规模庞大的情报机构,而必须打造一个人员精干、效率极高的情报队伍。为此,以政府以极为严格的标准,挑选了建立情报机构的“精英”。
  这些“精英”中有打入敌方核心机构中的“鼹鼠”,有知识渊博、精通新技术的情报分析人员,也有精通格斗、射击、驾驶、跟踪、反跟踪、偷拍、窃听等间谍“十八般武艺”的突击队高手。摩萨德对人员的招募、训练方式与众不同。对于潜入敌后刺探绝密情报的高级特工,明确规定不选用仅凭兴趣参加的志愿者,而必须是那些具有异乎寻常的能力和气质以及有相关经历的人。对这类特工的培训重点,放在训练其在充满敌意的危险环境中,如何长期保持绝对的自信和冷静处理危机的能力。而对“神枪手”的训练则更别出心裁,即要求那些万里挑一的学员射击装满蕃茄酱的头靶,且要求他们敢于直视脑浆迸裂的残酷画面,以此锻炼他们的神经承受力。摩萨德还有一项使其特工“精忠报国”的有效措施,那就是他们一旦遇险,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营救。此外,摩萨德还向每位特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缓解压力。
  决策程序简、效率高是摩萨德行动屡屡成功的又一秘诀。在以色列,摩萨德直属总理办公室领导,摩萨德局长由总理亲自任命,根本无须议会批准。不仅如此,以情报安全系统还设有总理直接领导的“情报局长联席委员会”(瓦拉希),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工作。1957年,本•古里安总理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称为“梅姆内”(意为“总管”)的职位,负责统管整个情报系统,并直接对总理负责。此职位一直由历届摩萨德局长担任。可见,摩萨德事实上已成为以情报界的“龙头老大”。
  尽管摩萨德闻名遐迩,但并非完美无缺,也不时有“马失前蹄”之举。最惨痛的失手要算是1997年9月在约旦企图暗杀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的行动。两名特工当场被抓,以政府不得不释放了在押的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及另外几十名巴勒斯坦人,以换回自己的特工。
  
  悄然一场大改革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反恐战争的展开,特别是中东地区反恐形势的急剧变化,以色列面临的恐怖威胁也日趋复杂,巴勒斯坦极端组织的恐怖袭击范围扩大化、手段多样化及不确定性增加,令摩萨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体化”和“多功能化”成为该机构发展的新方向。2003年9月,摩萨德局长达甘向时任总理沙龙递交了一份改革计划,自此,这个闻名世界的情报机构悄然展开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大改革。改革后的摩萨德放弃绝大部分间谍职能,将大部分情报搜集工作转交军事情报局,改组为一支全球化的特种部队。其主要职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特别行动”,包括消灭对以色列和西方国家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和个人、抓捕恐怖分子头目以及摧毁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
  摩萨德实施改组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为了对付以色列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恐怖袭击,需要建立一支集情报搜集与快速行动为一体的特种部队。尽管以国防军也有特种部队,但因身份所限,一般只能在境内活动,不允许去国外执行任务。二是恐怖组织行动变化莫测,特别是“基地”等恐怖组织甚至计划使用核生化武器对以发动突然袭击。在这种情况下,若还按照以前各情报部门分工,摩萨德只负责搜集有关恐怖活动的情报,且须等到情报递交上级并核实后,再由国防军特种部队去执行,环节多,时间长,给及时预防、打击、处理各类恐怖案件造成诸多不便和困难。因此,摩萨德转身为一支既具备情报功能、又拥有特种作战能力的部队,随时突降事发地点,直接实施军事行动,从而大大提高反恐行动的效率。
  另外,随着以色列社会的发展和中东地区冲突的相对缓和,以及对情报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摩萨德招募新成员也面临新的困境。相形之下,高科技公司和商界更能提供丰厚的薪酬、奖金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对顶尖人才更有吸引力。为摆脱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摩萨德招募工作打破常规,不但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公布工作申请表,还在其他政府部门网站和报纸上公开刊登招聘广告。其中一则广告词写道:“我们向有志成为摩萨德特工的申请者承诺一份激动人心的事业”。

相关热词搜索:传奇 摩萨德 摩萨德传奇60年 龙珠传奇60 龙珠传奇60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