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归来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散文归来篇一:散文精选

夜深了,不想睡,只因夜太美。

劣的文字来怀念我们曾经的岁月

当雨落成诗:当叶落成殇:当雪已倾城

爱到飞蛾扑火

青烟鸿影一盏茶,孤灯小楼听夜雨

烟雨江南

青烟鸿影一盏茶,孤灯小楼听夜雨

文烟雨江南

斟一盏香茗,点一支烟,独倚轩窗,眸凭夜雨,落寞任雨舞,孤独任风伴。雨点点滴滴悄悄奏起岁月的乐章,风徐徐而来静静伴着记忆入绮梦。

晶莹雨滴抚着流年的瑶琴,寂寥凝成行行斑驳的宋词,染了一曲春思,染了一眼胭红,染了一生尘梦。

翩跹绵绵的细雨中,落入淡淡的花心间,挂在幽幽的嫩叶上,倾听徐风吟唱,碎落静谧孤夜,演绎一幕幕花前事,演绎一段段断桥情,演绎一首首红尘曲。

几番梦回,暗香凝情,烟雨氤氲了视觉,雨帘倒映着,那幕转身遗落的清泪,溶入雨滴洒落在大地,溅起红尘滚滚,断了浅缘,陌了天涯,踽踽独行,飘零雨中,瞬间沧海俱变,刹那物已人非…

眸对苍白的雨,抬手捧起点滴雨水,丝丝凉意侵入心间,倾间心也苍白。

忧伤在细雨中缠绕不断,黄灯残照孤影,倾听窗外流年的琴瑟,静静拿起清茶,看那清水倒映昔时容颜,唇轻轻贴在茶杯,让缕缕暗香入心扉,让丝丝忧伤缠心头。

点点雨滴紧凑一段哀曲,声声入心,闭目饮尽清茶,苦香缠绕,更伤情。

雨落雨洒雨满天,茶苦茶香茶填心。孤影缠雨谁怜?一盏茶尽谁添?雨入寒墙相伴,胭脂泪落茶杯。憔悴雨笑憔悴人,岁月茶蘼寞心房!

纵横交错思绪飞入半空,顺着细雨斜落,滴滴答答,谁姗然步履,踏在红尘中,平平仄仄行在宋雨中,款款而来,用轻盈的曲子诉说千种风情,缥缥缈缈从远方传来,缥缥缈缈从远方远去,遗落一双痴望双眸,遗失一颗痴恋的心。

一夜雨,一杯茶,一种闲愁,两处离绪,雨的情你何时能落尽?茶的香你何时能殆尽?无奈,点点滴滴,无奈丝丝缕缕,落寞了心扉,这次弟,又乍一个愁字了得!

袅袅琴声入耳,缕缕暗香入心。孤灯残照,怜影难抚,持笔暗香盈袖,伤痕墨入短笺。

在这雨落的花影中,你我隔窗相望;在这清茶的暗香中,你我相依相伴;在这孤寂的小楼中,你我执笔诉情;在这寂寥的空间,你我静听心声。雨幕惭行远,茶尽心将还,青烟鸿影一盏茶,孤灯小楼听夜雨…

佛灯轻氲浓愁

作者: 潇湘妃子

隐现云陌的素绢,染了几许朝雨的清冷?

潮水往复的韩江,翻了几许璧月的雍容?

柒音索瑟的凤弦,击了几许疼痛的思念?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敢知道,我已失去所有发问的勇气!我已断了所有念想的幽渺!两年来,我心湖的烟柳不再弄晴,我思林的芳草不再繁华!我逃开所有,逃开湘子桥的隐约箫音,逃开牌坊街的冰冷玉璧,逃开开元寺的袅然烟香,我蓄集了所有的梦想,堆砌在那北阁佛灯跳跃的火苗上!

佛灯的光线,碎了几番心潮涌起的浓愁?

颔首,佛灯微影重叠,隐现着那渐暖的渔灯。这灯光亮得了半角韩江,却又如何亮得开我心上的迷离?旧恨绵绵的躯体,眼中除了寒江万里,还望得见几番生机?佛灯那苍黄的色泽,染透了密郁的竹叶,渗出一丝丝的凄凉,这厮又该添了我多少郁结?

驻足,佛灯微光渐散,那本为佛家之物,本是引着世人穿透心间的雾霭之物。叹我这沈休文,多情多感,踏至何处,触及何物,总失不了一份离人心上秋的悲凉。颔首千次佛灯,总失不了凄然,倒是污了灯光的清寂,污了佛家的风尘。

泪陷,佛灯微色浓阔,那昏黄记录的旧时月光已不再,那暗淡重叠的旧时萧音已不再。可怜这三千里寒风,添了这半里路的苍冷!倚着那弦月,任潮水击得船桨左右摇动,费了泪的痩影,触及什么都是痛!枕梦罢,心口直翻涌起月下他吹箫的情形;提琴罢,泪光又升腾起船头处他浅笑的风姿!叹一句,春夜不堪情浓,邀星独饮溢愁!

夙愿断兮琴音缢,玦月阴霾四面相逼,回忆曾经过去,红绸早已梦瘗,空余一地悲戚,也许,用一生泪滴,再等不到奇迹!

情缘断兮梦烟翳,残叶凋零埋葬昕夕,染弦染指胭离,青衫乱了香菂,白落一池阴曀,或者,用一生血谛,再不会有归期!

佛灯还在,只是泪又乱了思绪,添了愁情!

……

★仅以此文,哀悼一位曾起誓不会离去,却违背诺言的尘封在韩江水底的痴情人,哀悼一段曾奢望一起叙写,却由我独终的淹没在韩江波下的感情。

——潇湘妃子

父亲的口头禅

石林闲散

父亲做古已经二十一个春秋了。

可是,二十余年里,每当他来到我的梦中,我的心总是痛着,酸酸的,甜甜的痛着。却对父亲说不岀话,心里堵得慌,总有一种想放声痛哭的欲望。虽然父亲仍是满脸严肃的盯着我,甚至又在骂我,或者追打我。梦醒来,虽然我已悲泪浸(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散文归来)帎,但我总想仍回梦里,把梦延续下去,为的是再看一眼我的老父亲。

常常想念父亲,我便常去他墓地看他,总会情不自禁地跪在他的墓前,双手扒住坟头,脸贴在墓碑上,哽声叫声"爸爸--",千言万语却又堵在心头,说不岀来。想放声痛哭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二十-年了,总想为父亲写段文字,可父亲于我,是座陡峭而巍峨的山,文字的脚步不知从那块石那撮土攀援的好。虽然父亲一生艰险一生平凡。

父亲,和中国的大多数父亲-样,自己不识字却非常重视儿子读书。但父亲重视我读书却有些特别。在我刚五岁时,他就把送我进学校。他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他还对幼小的我说,“你读不好书,就不如头猪!”奇怪的是,父亲又从来不限制我只读学校的书。只要我读的是书,父亲便绝不会干渉我读的是啥书。他说,只要是书,总是有益的。

同时,不管我能不能听懂,父亲还常常严历的训诫我,说,人,从小就要立志向。他还跟我讲他的故事:少年时,他就立下了,要重振他爸在他两岁时抛下他们毌子四人撒手人寰前,被他烧进鸦片烟枪的那份偌大家业的志向。后来,他也真的这样做了。这我信!因为“阶级斗争”时期,我曾亲耳听见-个到我们院子来接受训话的大地主悄悄对父亲说,“再迟解放三年,你比我这地主还大,挨的斗还多。”

在那“狠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父亲还经常悄悄带我上街搞“投机倒把”,教我学做生意。他说锄头能挖岀金娃娃,生意经中也有金元宝。当年,我不明白父亲的用意,甚至还有些反感。到中年时我“下海”后,我才尝到了甜头。我好感激父亲给我打下生意的基础。也终于明白了,原来父亲是想多教会我一种谋生手段的良苦用心。

“文革”初期,小小一个生产队长的父亲,却被打成“当权派”,晚上,被队里的造反派揪去批斗。社员会上,造反派强按父亲的头,要他低头认罪。父亲昂首望天,犟起脖子终不肯低。第二天晨早,能干的父亲,照常有条不紊地安排社员南山割麦,北田栽稻。当毌亲为他担心时,他又用他那句口头禅宽慰她,“怕啥?世间事,一阵风。”父亲看到小小年纪的我,跃跃欲试准备找借口报复造反派的儿子时,他又厉声斥责我,“你才几斤几两?长你的本事,去看书!”

父亲,在我青少年时期,还时常有意无意给我讲他年青时的事。他说他小时捡过柴卖;随继父在荒山野岭搭住茅棚,开过荒;青年时,被拉壮丁拉苦了,还组织过四十几个相同命运的人,扛上长把弯刀,背起火药枪,上山与壮丁队武装抗衡过;为交捐他打过保长;还为受辱,在大街上他大骂(伪)乡长被关,他又砸烂乡公所门窗硬闯岀来了……每次讲完故事,父亲总会感慨:“人啦,要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临了,他还总不忘那句口头禅:“世间事,再难、再险,也是一阵风。”

但懵懂少年的我,只知道父亲的故事惊彩,够刺激。并不懂父亲为啥给我讲这些,更不

懂他那句囗头禅是啥意思。

后来渐渐长大了,再听父亲的故事,才慢慢咀嚼岀,一字不识的父亲,是在用他自己的行动,自已的故事告诉儿子,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就要尽量多学本事。人,来到世间,总会经历许多艰难、险阻,也总会遭遇不公和欺凌。而在遇上困苦、坎坷时,不可退缩,要敢往前闯。这些遭遇又总会象-阵风,再狂、再猛,也总会有过去的时侯。这些,就是父亲的口头禅的禅机吧。

但父亲对我又是极其严厉的。他见我从小就不怕事,专惹人所不敢惹的恶人、歪人,甚至有时无理也爱去主动惹事。他就会对我非打即骂,还常常教训我,“不怕事不等于去惹事。尤其是不占理的时候!”虽然他近四十岁时才生了我,但我几乎从沒见他对我笑过。

就这样,父亲用他的故事和他的口头禅,铸就我一生无论是在事业、情感,还是生活都历经坎坷,甚至是有生命危险的时刻,也从不退缩,敢往前闯的性格。也养成了我不管是富豪还是达官,只要我有理,我敢正靣交锋的秉性。虽然这秉性后来曾给我带来厄运,使我几次跌入人生低谷,也数次失去升迁的机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总能在跌倒后迅速站起来,而且站得更高。也活得更有尊严,活岀了个铁骨铮铮的男人。

长大后,我开始独立闯社会。但我仍沒闯岀父亲那充满关切、翼护和导向的复杂而严厉的目光。父亲呵父亲,这就是我的父亲!

那年,因为看不惯“造反”岀身的生产队长,依仗权利经常对人家大姑娘、小媳妇随意调戏、亵玩,我愤而动了手。疪护地主子女,殴打革命干部。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个年代,可是件掀天大事。那天傍晚,公社派一个班的持枪民兵,带枪来抓我扭送公社时,在我竭力的反抗中,父亲见我终于寡不敌众被扭住时,护犊之情瞬间爆发,但又无力翼护的无奈,使他一声悲嚎,纵身跳进了严冬刺骨的塘水里。父亲,难道那时,你信奉了一生的囗头禅倾刻坍塌了吗?难道这件事再难再险,就不是世间事?就不会是一阵风,不会过去吗?

然而,父亲的口头禅依然禅机灵念,事情真如-阵风过去了。半夜时分,当我人证、物证俱全,囗若悬河般-番大道理、小理论驳得“革委会主任”和队长理屈词穷,而平安归家时,父亲,我看到了你平生第-次流泪,也是第一次当靣夸我,说我能平安脫险,就证明我有点儿本事。但你瞬间又是一脸严肃,还骂我,说沒记住你“不怕事但莫惹事”的话。可是,父亲,你可也曾说过“人要敢斗恶护弱才算真胆量”的呀?

散文归来篇二:说情_经典散文网

说情_经典散文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精品散文]

爱情散文

情感散文

诗歌散文

心情散文

优美散文

校园散文

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

当前位置:[经典散文网首页][精品散文][抒情散文]说情

说情_经典散文网

日期:2007-10-19

??萍水相逢的朋友,情怀伤尽,言说曾以五年约期等待伊人归来。无奈期未至、人亦未归,他却已疲累不堪,终换了情感所向,并一再地说,早便知晓,她根本不会回来,既然是她弃爱在先,于己更不必苦等下去。??

??于是断了姻缘,断了联系,断了一份苦等到底的期待。

??

??于情,我该理解他苦等不得的伤感,叹一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似一寸灰。”既是愁肠化作相思泪,能得早日放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孰知世事多舛,多情如他之人,本不该招此薄幸之缘。??

??然,于理,五年之期本是个“信约”。无论此人许约之时是爱意未泯不忍放手,亦是不忿无故被弃誓要守得云开见月明。既是如此,便应该安心等待下去,如同自己所约。纵使约定期中有所偏颇,也不应说出:“既然是她先离开,我也没必要再等下去。”此类言语。??

??非但未成就一段佳话,反而比先前离去之人,更加不如。

??

??男女情爱之事,贵在诚心以待。与其待姻缘早灭,百般谋算挽救之计,倒不如放手离去,留几分坦荡予双方。五年之约可定,但不是约定对方回心转意,而是愿她能得遇真心相待之人。这般懂得适时放手的大丈夫心境,应是面对碎心伤情之况的良策。????终望有情人得成眷属。转

贴 于经 典 散 文 网 [ ww w .jdsa nwe n . c n]

本页内容为说情_经典散文网,或者为说情,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svascript可能会出现显示错误.

搜索分类: 所有分类 [精品散文] ∟爱情散文 ∟情感散文 ∟诗歌散文 ∟心情散文 ∟优美散文 ∟校园散文

∟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 搜索内容:

经典散文网 CopyRight 2006-2007

icp许可证正在申请中...

散文归来篇三:中国散文名家名篇

朱自清

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匆匆》,《你我》《背影》,《春》,《桨声灯影下的秦淮河》。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诗集《稻草人》,散文《爬山虎的脚》,《牵牛花》,《看月》,《藕与莼菜》,《没有秋虫的地方》。

巴金

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主要创作《家》,《春》,《秋》。散文《怀念萧珊》,《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静寂的园子》。

老舍

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散文《猫》,《济南的冬天》,《想北平》,《草原》,《养花》,《雨后》。

冰心

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散文有《小桔灯》,《往事(一)》,《往事(二)》,《在寄小读者》。

矛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秋的公园》,《樱花》。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散文有《白鹭》,《路畔的蔷薇》,《芭蕉花》,《我的童年》,《银杏》,《丁东草》。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英文版,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散文诗《榕树》,《金色花》,《孩子的世界》、《开始》、《告别》,《纸船》。散文《金香木花》。

纪伯伦

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散文诗《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幸福之歌》。

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散文《论求知》,《论美》。

中国古代诗人及其诗歌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子夜秋歌》,《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望天门山》,《乌夜啼》,《江上吟》,《从军行》。

杜甫

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赠李白》《望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蜀相》

《月夜忆舍弟》《前出塞》《春望》《月夜》《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绝句》(两个黄鹂)《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

王维

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川田家》《渭城曲》《终南别业》《终南山》《陇西行》《相思》《鹿柴》《竹里馆》《送别》《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青溪》《观猎》《使至塞上》《鸟鸣涧》《归嵩山作》《少年行》《秋夜曲》。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忆江南》《暮江吟》《钱塘湖春行》《花非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长相思》《采莲曲》《江南春》。

刘禹锡

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代表作《秋词》《望洞庭》《乌衣巷》《忆江南》《西塞山怀古》《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二首》

苏轼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

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摸鱼儿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青玉案·元夕》《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代表作《如梦令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寻寻觅觅》。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归来 散文埃及归来 孩子军训归来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