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 [欧洲,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欧洲事务很少长期占据着世界新闻的头条,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点似乎发生了变化。本来在新世纪的头十年,欧洲可谓一路凯歌:先是统一货币,接下来大规模向东扩张。“宪法条约”虽未能如愿得到批准,但“里斯本条约”的最终生效还是为欧盟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做了一些制度安排。然而,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欧盟的运气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谁也没有料到2009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欧洲何去何从,引发世人关注。
  
  一场危机凸显了三大问题
  将欧元区或欧盟拖入危机的希腊,之所以出现债务危机有很多原因,但从欧盟的层面来看,希腊债务危机令欧洲领导人焦头烂额却一直难以遏制,以致引发欧元危机甚至欧盟危机,说明欧盟本身或战后以来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战后以来欧洲的联合虽经历了许多考验和挑战,但欧盟今天面临的问题和以往不同。
  欧元是在争议中诞生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成员国经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能否统一货币?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就曾在1999年欧洲货币联盟启动之际撰文,认为欧元将在欧洲引发战争。为了推动各成员国实现经济趋同、保证欧元健康发展,欧元区建立后对各成员国政府提出了两项明确的要求:一是将其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之内,二是各国的长期国债不得超过其GDP的60%。然而,在实践中这两条红线被很多国家逾越了。对此法国和德国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国本是上述要求的积极制定者,但由于自身一度没有很好地遵守,因而也没有严格要求其他国家来执行。这就是目前欧债危机反映出的第一个问题,即一体化发展程度超过了成员国经济趋同的实际水平。而实际上,欧元区内部特别是南欧和北欧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正是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欧债危机长期发酵、难以遏制还表明,欧洲的发展模式遇到了严重挑战。战后欧洲各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福利,但这一模式近年来越来越难以为继,原因在于,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的情况下,维护高福利就意味着保持欧洲产品的高成本,其后果则是欧洲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下降。欧洲民众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却难以接受竞争,不愿意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当欧债风暴袭来之际,民众普遍反对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拒绝对福利制度进行结构性变革,这样就使得像希腊这样的债务国很难取得德国等援助国对其进行救助。这也就是最初欧元区失去了有效扭转这场危机的最佳时间的原因。从目前形势来看,如果希腊不能很好地实施欧盟10月27日紧急峰会上提出的紧缩方案,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一方案的有效性。
  再者,解决欧债危机需要欧元区采取更紧密的经济治理,进而实现统一财政。欧洲的债务并没有美国严重,但由于欧元区并非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有统一的货币,却没有统一的财政。因此欧洲出现了债务危机,而美国却没有。一些不在位的欧洲政治家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多次公开呼吁欧元区加强经济治理乃至建立经济政府,但实现这一点极其之难。战后以来,欧洲一体化可以说是由精英主导的,民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不论是政府间主义学派,还是超国家主义学派或功能主义学派,都承认精英在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重大的一体化条约在各国政府领导人签署之后,多数通常只需这些国家的议会批准即可生效。但近年来这一模式已经面临很大的挑战。在事关主权让渡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需要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而这很容易由于选民不满意其政府而遭到反对。从目前各国民意的情况来看,欧盟要想修改现有条约,进一步深化欧元区经济治理,公投批准的难度很大。
  
  “三反三保”:欧盟面临的任务
  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无疑是欧盟国家的当务之急。但除债务危机外,欧洲还面临其他方面的挑战,比如极端主义思潮的兴起等。概括起来,欧盟面临的任务可以说是“三反”,也可以说是“三保”。
  第一是反解体、保成果。如果债务危机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扭转,人们对于欧元的信心就会动摇。从目前情况来看,欧元区解散的可能性不大,但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欧元的消失,将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大倒退,而这必然在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盟轴心国之间产生巨大和长期的裂痕。在此背景下,欧盟其他一体化成果,如申根协议、统一市场等的维持也可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第二是反衰退、保增长。在当前债务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欧洲推行紧缩政策是必要的,但除紧缩外,欧盟必须寻求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如继续发掘单一市场的潜力、加大对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扩大国际贸易等。欧盟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制订了“创新增长、绿色增长、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战略,但这些增长应是欧盟内部的“平衡增长”。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需要调整。目前的“双紧政策”即紧货币、紧财政,不利于经济增长。
  第三是反民粹、保多元。近一两年来欧洲极端主义势力的抬头,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民粹主义主张反移民、反一体化、反自由贸易。这些主张在不少欧洲国家已得到一些选民的支持,一些极右政党因此进入议会或加盟政府,并在移民等议题上开始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影响。
  当然,上述“三反三保”之中,最重要的是反衰退、保增长。解决欧债问题的根本之策,是要实现欧洲的自主性经济增长,同时进行深刻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最终提高欧洲的经济竞争力。
  
  多速欧洲?
  当前的欧债危机无疑是战后以来欧洲一体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债务危机和对未来发展的悲观情绪笼罩之下的欧盟将向何处去?
  首先要回答的是:债务危机将如何演变?关于这一问题,我同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英国金融服务局前主席霍华德?戴维斯在为中国《财经》杂志今年第21期撰写的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他认为,欧元区只有两种选择,不存在第三种选择。“要么是货币联盟被迫缩小,部分无竞争力的外围国家退出,要么是其成员国的债务获得共同担保,这意味着某种形式的财政联盟。”我倾向于认为第二种选择的可能性更大。
  从长远来看,欧盟发展还远未到头。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国家实现各自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重要途径。关于欧洲一体化原动力的说法,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和平说”,但也有“繁荣说”。不管如何,欧洲一体化给欧洲带来了历史上最长时期的和平是不争的事实。应该看到,不同的历史时期欧盟发展的推动力不尽相同。如果战争与和平已不再是欧洲的主要矛盾,那么今后及未来很长时期欧盟的发展动力将来自两方面:一是追求经济可持续增长,二是保持国际影响力。要实现这两点,欧洲国家就不能离开欧盟。像气候变化等问题,没有欧盟的共同立场,单个欧洲国家很难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欧洲对于在国际上被边缘化的担忧越来越大。近来在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欧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它们都是小国,而如果有一个不同点的话,那就是有的知道这一点,有的不知道。”这显然反映了在当前世界多极化背景下欧洲政治精英们的忧虑心态。
  之所以说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是欧盟存在和发展的最大理由,是因为这不仅是欧洲政治家和战略家们的共识,也是多次民调反映的欧洲民众所支持的。由此看来,欧盟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核心集团,有能力将发展动力转化为新一轮深化一体化的战略举措。以往“法德轴心”被称为欧洲一体化的双发动机,但近来欧洲舆论对德国不愿充当领导者的批评很多。今后法德有无能力以及政治意愿继续扮演领导者,对于两国来说都将是重大的考验。
  鉴于各国差异很大,一体化难以共同推进,“多速欧洲”作为一体化的选择模式再次受到重视。反对者认为,把欧洲分为三六九等不符合欧洲联合的精神,但近年来的发展表明,共同推进意味着共同不前进。欧盟发展的目标在于更紧密的联盟,更高水平的一体化。但随着成员国的增多,要实现这一目标也许必须要有一些国家先走一步,其他国家则等条件成熟后再跟上。

相关热词搜索:欧洲 何去何从 欧洲 何去何从 从中国坐火车去欧洲 从中国去欧洲的火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