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雄的客家情结] 情结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而身为世界客属总会会长、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便是世界客家人心中响当当的人物。
  这位年近七旬,纵横台湾政坛30多年的客家大佬,正是直接率领国民党在2008年台湾选战中获胜的领军人物,也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密友。赫赫的战功与深厚的人脉,奠定了他在台湾政界的分量。然而,在他的心中,却有一份深深的客家情结。
  时隔8年,吴伯雄借赴北京观礼北京奥运会之机,8月14日再度回到祖籍地――福建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祭祖,并前往参观一个月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此间,他接受了本刊记者和东南卫视主持人的联合采访。
  
  拯救客家语言
  
  《南风窗》:一直以来,吴主席都为客家事务尽心尽力,现在有个问题是,客家话逐年衰落。有人作过统计,客家话被认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这种状况,该如何面对?
  吴伯雄:现实的确如此,近20年,全球会说客家话的人由6000多万减少到不足3000万,流失速度惊人啊。保留全人类多元语言文化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客家话值得保留。我一直都呼吁客家乡亲在全球各地要努力合作,加强交流,运用影响力使客家语言不要失传。
  有一回,我的儿子带了个新竹关西籍的同学来家里,我就问他是不是客家人,会不会讲客家话,那个年轻人竟回答说:“我父母是,我不知算不算,我不会讲客家话。”
  根据“台湾客家事务公共协会”所做的“大台北地区客家认同与母语使用调查”数据,客家话已退缩为家庭使用的语言。新一代的客家人,客语使用率与流利程度不断降低;不同语群的通婚家庭,也只有夫妻皆为客家人的家里才有较高的客语使用率。至于工作场所中,则客语几乎已完全丧失了其社会功能,客家族群确实面临语言危机。
  《南风窗》:是不是客家人对自己母语的忠诚度不高?
  吴伯雄:有这个问题,在公开场合不敢大声讲出自己的客家话,哪怕是同一地方的也常常用普通话交谈。口音稍有差异,就不愿说客家话。方言至今不能在电视上稳定存在,学校里也不以客家话为荣。难怪客家话会面临今天的生存危机,不要总是以为客家话不会消失,我们要有危机感。应当共同努力让客属的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客家文化。
  
  感受土楼魅力
  
  《南风窗》:都说你对家乡的土楼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7月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你还特地致电祝贺。
  
  吴伯雄:我真切地感受到土楼的魅力。土楼是客家人独特的建筑形式,凝聚着客家人的文化精髓。它不仅仅在于建筑,它所代表的伦理、文化才是最珍贵的,几百个人住在一个楼里面,必然有很深的相处之道,很多的伦理,很多的规矩,才能够使大家和平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它代表着客家人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
  上个月,家乡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就想来福建看看。但因为同时受邀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才把两次行程并成一次。为此,我还亲拟电文,祝贺家乡。我说的意思是:“回顾永定为使我客家祖先的文化遗产受到世界肯定,自1998年启动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历经十年的努力,终能有此成果,令人欣慰!”在福建举办土楼文化节之际,我也发了贺电,并题“弘扬客家精神、开拓传统文化”。
  《南风窗》:实地游览土楼时,您夫人戴美玉女士还在土楼里唱起了客家山歌?
  吴伯雄:(开心大笑)我们参观承启楼和侨福楼时,乡亲们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82岁的客家山歌大王李天生演唱了客家竹板山歌《阿哥出门往南洋》,熟悉的乡音让我们感动。兴之所至,夫人就现场清唱了一首平板调客家山歌,乡亲报以热烈的掌声啊。
  看完这两座楼,我也应乡亲所愿,题写“福建土楼王”,并在土楼前栽下一株香樟树,寓意我们的客家文化“根深叶茂,兴旺发达”。
  
  推崇“晴耕雨读”
  
  《南风窗》:返乡行程短促,可您还是去了村里的思贤小学,还向学校捐钢琴、小提琴以及10万元人民币。您勉励在场的师生说:我们客家乡亲有一句名言叫“晴耕雨读”,我们客家人有耕读为本的传统,两岸的前途寄托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您说在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上听到孩子的歌声,让您更有这样的感触。
  吴伯雄:真有这种心情。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唯一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
  重视宗族观念,对祖先和土地充满感恩之心,且在学有所成后,不忘回馈哺育他们的土地。客家人这种“忠孝传家”的见证就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耕读传家”、“茅寮出状元”之谚。客家人“尊天敬祖”的质朴精神一直得到华裔社区及其它族裔社区人士的敬仰。
  《南风窗》:8年前您首次回到永定县祖地寻根,说是实现您父亲生前的夙愿,可以说自然地流露出你们家族对祖先对土地的感恩之情和客家人的宗族观念。
  吴伯雄:也有这个因素。我那97岁高龄辞世的父亲在生前一直对回乡谒祖念念不忘。2000年11月,我趁在龙岩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之机,返回永定县首次谒祖,终偿父亲所愿。这次回来,又看到乡亲发自内心的欢迎,真有种回家的感觉,依然是很感动。或许,这就是祖地宗亲宗族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寻根的想法,这是客家文化敦亲睦邻和不忘本的体现。我虽然已是迁居岛内第四代,但吴家在台湾的族谱对接上永定的族谱,这让我兴奋,也有归属感。下一回,我要带我儿子孙子回来,让他们都不要忘掉他们的祖先之地。
  
  彰显客属性格
  
  《南风窗》:有人说,从你的身上反映出典型的客家人性格,这性格包含了什么?
  吴伯雄:这我没有认真想过,但我是觉得,在客家人的性格中,蕴含着坚毅、团结、务实和灵活这些成分。
  客家人的这种性格,在海外最出名的就是李光耀了,李光耀的祖先也是客家人,早年从福建去的。在南洋华侨中,客家人很多。他们身处逆境,首先要生存,然后要发展,所以他们都坚韧不拔,但也务实灵活。
  《南风窗》:当年在你的劝说下马英九点头答应参选台北市长,2007年2月,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辞去党主席职务,在国民党最紧急的关头,虽然你已经远离政治专心理佛,但你还是重出江湖,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带领国民党在今年赢得了立委选举和台湾领导人大选。你成了马英九的“贵人”,不过,也只有以你的人格和能力,才能成就这些犬事,但我们关心的是,客家人的性格对你的人生历程有何影响?
  吴伯雄:应该是老天对我很厚吧,本来在我生涯规划中没有这一段,这是因缘际会碰上了,我也全力以赴,总算在大家全力协助之下,我们达到超过预期的目标。我本来是已经学佛,很多人说我好像快出家的人,我能够把国民党团结起来,我自己觉得我跟任何人没有竞争关系,结果大家都乐意帮忙我。
  《南风窗》:台湾媒体,包括很多不分老幼尊卑的人,都喜欢尊称您伯公伯老,这是为什么呢?
  吴伯雄这个是好意吧,我这人比较旷达、豪爽、平易近人的,又因为我是客家人,客家人伯公的意思,就是土地公的意思,他们是一个尊称,也有一种客家情结吧。
  
  [资料链接]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是汉民族中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客家人1亿多人。
  1000多年前,因为战乱、饥荒等原因,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客家先民不断向南迁徙,先后定居在赣、闽、粤交界地区,并逐渐形成客家民系,再播撒到其它省市和世界各地。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把中原文化传播到这些地区,并与活跃在这些地区的吴越文化、楚文化、中越文化等相互交流融合,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地处福建西部山区的龙岩市,俗称闽西,是闻名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境内有被誉为“客家首府”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和被公认为客家人母亲河的汀江。闽西也是台胞的重要祖籍地,其在台客属同胞达30多万人,吴伯雄、饶颖奇等台湾知名人士都祖籍于此。
  
  (责编 赵 义)

相关热词搜索:客家 情结 吴伯雄 吴伯雄的客家情结 客家本色 吴伯雄 客家领袖吴伯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