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日新冲击波|冲击波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目前核电建设还存在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能力有限等短板,决策部门应对地方政府、业主公司、项目开工顺序、时间、技术、安全等因素进行慎重的通盘考虑。      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编剧,远比戏剧更精彩。8月9日,身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的孙勤在广州出席“亚洲能源论坛”,纵谈中国未来的核电规划调整,他本人斯时可能也没有意识到,数天后他就要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核电问题。
  8月13日,孙勤被任命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接替刚刚“落马”的康日新。孙勤也算是老核电人,从1982年开始,一步一阶,用了17年的时间,从普通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中核集团的副总经理。
  之前的8月5日,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康日新因“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康日新的“落马”令核电业内人士感到“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把业内都打懵了。”在中国核电行业处在体制性变革的十字路口,如此迅速快捷完成“核掌门”更迭所造成的影响,显然波及的不仅仅是中核集团内部,美国西屋公司、法国阿海珐集团等传统中国核电设备技术提供商正密切关注事态进展,毕竟未来10年核电规划调整所带来的近乎8000亿的市场足够让任何企业垂涎不已。
  中核集团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8月4日,康日新从办公室被带走。次日,康日新被查的消息即被披露,速度之快,为同类事件少见,显示出高层查处康日新的决心。康日新涉嫌核电招投标灰色交易,以及挪用公款进行委托理财。
  
  核电业震荡
  
  中核集团直接参与了很多核电建设项目,还在规划中国的核电发展方面起着更加广泛的作用。目前,中国已在运行的核反应堆有11小,另有20多个正在建设或规划中。中国原计划2020年时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而现在正考虑将这一目标提高一倍,达到8600万千瓦。
  中核集团公司去年铀产量400吨。康日新7月份曾表示,将力争到2020年把国内铀产量提高到每年2000吨,以支持国家大规模的核能扩张计划。就在7月20日,中核集团还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中核集团提供融资额度1000亿元人民币,从而使得中核集团累计获得国内9家银行高达4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由于在中国核工业发展方面的关键地位,康日新一直有“中国核掌门”之称。他于2002年当选为中纪委委员,2007年进一步当选为中央委员。他领导下的中核集团有“头号央企”的美誉,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名录中排第一位。由于康日新的角色极其关键,其突然被查难免将对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带来暂时震荡。
  康日新被查,令业内人士不禁想起“核电招标案”。此前,中国核电系统因招标而“落马”的高层已不乏先例,其中级别较高者包括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下称中技公司)原总裁蒋新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下称中广核集团)原副总经理沈如刚。
  2004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为浙江三门、广东阳江共计4台机组进行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其中最有实力的竞标者,是美国西屋公司与法国阿海珐集团。2006年12月,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与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共同宣布,美国西屋公司最终击败法国阿海珐集团,赢得了中国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为这场耗时两年多的全球最大核电合同竞标战画上了句号。西屋公司持有的就是AP1000,称为三代技术。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了美国西屋公司作为优先中标方,引进AP1000技术。但第二年年中,阿海珐集团也获得了广东台山核电项目两台机组的订单。
  
  2007年年底,参与中国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的蒋新生被中纪委“双规”。随后,中广核集团多位员工相继被调查。2008年,中广核集团就此事进行了内部通报,在核电招标案中,中广核集团涉案20余人,其中多人被移交司法程序,十余人离职或被开除党籍、调离相关职位。中广核集团原副总经理沈如刚最终被判刑十余年。
  关于核电技术引进背后的“阴霾”似乎依然悬在这个行业之上,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
  
  摇摆的技术路线
  
  中国在20多年的核电发展过程中,技术路线一直摇摆不定。技术路线之争的背后,其实是核电巨头之间的较量。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之前,中国核电市场长期被中核集团和中广核所垄断。2007年5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式成立。其中国务院国资委出资60%,剩下的40%则由中核集团、中广核、中电投及中技公司各占10%。
  “成立国家核电的意图,可能是政府要制衡中核和中广核,那是因为APl000到了他们中任何一家手里,都会形成绝对的垄断,不利于自主创新。”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周凤起研究员评价道。
  然而有关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争论日益激烈。比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就措辞尖锐:当前中国核电策略是全盘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齐呼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周凤起也纳闷:“AP1000是美国技术,为什么没有一家美国公司愿意出头吃第一只螃蟹?”
  “引进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强调,这正是成立于2007年5月的国家核电的职责。
  “调侃一点的说法,我国核电产业使用的技术可以称作万国牌,有大亚湾的法国技术,田湾的俄罗斯技术,秦山三期的加拿大技术,现在又加上美国西屋的技术。”一位核电专家告诉记者。
  针对这种现实,2003年8月,国内6位核电专家曾向国务院递交了“对核电统一技术路线和国产化的意见”,其中提到:在反应堆型、单机功率选择上,“五花八门”;在技术积累上,至今未形成我国核电技术标准体系。他们建议的解决之路是:“统一技术路线是关键”、“核电要纳入国家能源电力发展规划”。
  “2003年,中核集团、中广核、中技公司在发改委的召集下在北京大兴开会,主题就是‘统一技术路线’,但开始时还没说是考虑三代技术,甚至明确表明不要三代,因为要求的是技术成熟,造价低。那时定的调子实际上可以说是二代加,强调技术上要成熟。”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但是中核却以自己的CNP1000技术与中广核的CPR1000争执不下。业界对于“统一技术路线”是没有异议的,问题在于以谁的技术统一。最终,引进三代技术的意见被采纳,并被确立为技术路线。
  事实上,交锋最激烈的似乎不是美国AP1000和欧洲EPR,而是AP1000和国内二代改进型技术。   由于种种原因,在招标之后,国家发改委还是批了沿海一系列核电站采用二代加技术CPR1000。“这对统一技术路线和三代招标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路风质疑。
  “现在要想完成2020年以前7000万千瓦的目标,还得用二代加技术。”周凤起对记者坦言,由于AP1000理论上技术完整,但毕竟没有成品,中国即使建设“第一个试验品”,也会万分谨慎,“这在时间上就难免与中国的核电规划出现冲突,大面积复制AP1000成品技术只能说是个‘美好的大胆设想’”。
  来自中核集团的一位核电专家向记者直言,在现实考量下,在技术上继续模糊化处理,而没有一刀切,这是国家有关部门“不得已而为之”。“出现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发展速度过陕、势头过猛,恐怕与国家有关部门在各地争着快上核电项目的形势下承担的压力过大有关系。”
  “国家核电并非业主,但它掌握了AP1000的核心技术。未来几年它的垄断地位将会凸显。在实力上将会和中核及中广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周凤起分析说,“要防止以垄断打破垄断,从长远来看,中国应该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体制,才能充分地竞争,发展壮大。”
  
  核电规划隐忧
  
  一个核电项目投资以数百亿元计,不仅对当地GDP贡献大,还会改变所在城市的经济生态。“现在国内发展核电的势头真是迅猛。可能只有为数比较少的几个省没有核电项目。本来这完全是企业投资行为,但为什么政府有这么高的积极性?”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担心核电“大跃进”的趋势。
  其实诸多因素不容忽视,如在人力资源、研发设计、核安全管理等问题上都准备不足。因此,针对“积极发展”的现实情况,要求“稳妥”的声音也不少。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指出当前核电热出现过热倾向,“目前我国核电仍然处于大规模发展前的准备阶段,如果扩张过于迅猛,必然引发人力资源分配、国产化战略推进、核安全监管安排等方面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威胁核电的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技术。堆芯设计、部分关键设备设计尚未掌握设计验证的手段、工具和能力还不完备,一些关键技术的设计目前仍处在“模仿”阶段。在核心部件和重要材料方面,中国仍然依赖进口,这是制约我国核电大规模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独立制造过一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设备。
  李干杰建议,对核电建设采取先慢后快、先二代后三代技术的节奏。前5年集中建设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后8年集中建设三代核电机组。“国家核电决策部门应该注重今后核电发展的宏观调控,协调地方政府与中核集团、中广核、中电投等业主之间的平衡,不能任由跑马圈地现象发展下去。”
  中国的核电规划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每年增长8%以上所需要的电力增长背景下的,然而中国经济能否一直持续增长呢?这显然也是核电规划决策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冲击波 日新 康日新冲击波 康日新 康日新简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