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拆除这堵墙?:拆除南边两堵墙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学者,笔者同样出身农村,在某种意义上我也是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但是相比他们,我要幸运得多,没有像他们那样受到城市的歧视和排斥,更不需要过着漂泊流浪、风餐露宿的生活。为什么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我与国内的许多研究者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制度性问题。但是,构建怎样的制度才能消除这样的差别?
  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应着力从政策上改善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环境,而不必让他们成为城市居民,,但《在中国城市争取公民权》的作者苏黛瑞作为一个亲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西方学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民权问题,于是把中国社会转型与公民权重构问题放在一起研究,凸显了她“旁观者清”的优势。
  本书虽然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它讨论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同时,文字表达相当灵活多样,读起来毫无枯燥乏味之感。比如,我们都说,城乡二元制度是造成城里人与农民差别的根本制度因素,但是没有谁从历史比较中去讨论这个问题,而本书通过考察中外历史让我们知道,中国历朝历代并没有像1950年代后那样禁止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借鉴了苏联时期的城市居民“通行证”制度。在实行这个制度之前,中国“农户并没有感到低人一等,而城市家庭也没有认为自己高人一筹”。正是这一制度的成型,不但禁止了农民向城市的正常流动,而且还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又厚又高的“社会墙”,使得城市与农村的二元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最突出的印记,以至于我们每个人从恋爱、婚姻、家庭到交友、就业等,都无法离开城乡差别。
  面对这一体制和社会歧视,农村流动人口并不是坐等城市人的开明和城市制度的自动开恩,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赢得本应属于他们的公民权。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看到了这一点,并据此对西方的有关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市场化、工业化、商业化并不必然带来现代公民权的实现,而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用自己的行动和贡献,改写了城市的公民权制度,尽管这个改写过程充满着艰辛和屈辱。
  一种方式是承担各种各样城市管理部门的收费,这尽管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市管理部门控制流动人口进城的行政壁垒。另一种改写方法是,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集聚在一起,形成各种聚居区,如在北京的“浙江村”、“安徽村”、“新疆村”、“河南村”等,自己相互提供城市没有给他们的会共服务和日常生活服务,破除城市制度对他们的封锁和限制。
  另一种有影响力的改写方式,就是流动人口采取各种维权手段,包括以跳楼或塔吊相要挟、同乡会组织行动、上访静坐、罢工等做法,去影响社会尤其是政府,以赢得他们的基本权利。这其中尽管有极端的形式,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和转变。
  不过,最后作者还是意识到,流动人口在城市“改写”公民权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要想成为“完全公民”,还是要寄希望于“国家的决策”。她认为城市有一股顽固的势力在阻挡这种变化。这股势力到现在仍然很强大,以至于从1994年开始讨论的户籍制度改革到现在还处于“只听楼梯声不见人下来”的状态。
  不管怎样,这堵人为树起来的墙最终是一定要被拆除的。
  
  《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
  [美]劳伦斯?莱斯格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网络是个自由世界吗?当代网络法律界最有影响力的劳伦斯?莱斯格教授,在本书中告诉人们,网络空间本身并非自由的乐园,它本身就是控制的象征。他指出“网络空间”(cyberspace)一词意指控制而非自由。这个词从词根上可以追溯到“控制论”(cybernetice),而控制论的主要动机就是去探索一种更好的控制方法。或许人们不愿这样去想:网络并非在走向自由的天堂,而可能是控制的牢笼。
  
  《致命的谎言:揭开经济世界的真相》
  [美]保罗?克鲁格曼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的散文和评论集。内容涉及全球化、经济增长、失业到投机客等多个话题。最早一篇是为了回应当时美国新当选的众议院多数党共和党领袖所鼓吹的自私型经济的荒唐想法而写,较晚一篇则针对当时法国新上任的社会党总理而写。书中也着重讨论了货币危机风潮,分析了在投机性攻击下,巨额外汇转眼间灰飞烟灭的局面。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张军 著
  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作者选取了改革进程中的几个时间点,将视线投向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30年改革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以回顾和研究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未曾被清晰揭示过的改革内幕。书中故事较为特别之处,在于众多中国经济学家的成长和沉浮,他们与中国经济改革密切相关,然而他们自己内部意见分歧、分裂、争执不休,甚至相互指责。

相关热词搜索:拆除 这堵墙 何时拆除这堵墙? 拆除南边两堵墙打一字 拆除南边两堵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