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环境变差?等 红安投资环境差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中国投资环境变差?   美 《商业周刊》4月5日      不久以前,西方企业的领导人在中国旅行时还会得到热烈的欢迎和无休止的宴会招待。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今年2月在武汉,一个由美国大使馆组织的包括GE在内的美国企业代表团遭到了冷遇。武汉市长取消了在宴会上的发言,随后,市委书记也取消了与美国大使亨茨曼的会见。显然,武汉的领导是从中央政府那里得到了指示。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近10年后,很多外资企业发现它们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虽然它们目前在中国的获利仍很可观,但很多人担心好景不长,因为中国政府开始扶持本土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从移动电话到汽车,北京的政策开始向本土企业倾斜。最近修订的《专利法》可能强制外资企业向中国当局公开核心技术,而《反垄断条例》则限制外资进入诸如建筑机械和能源这样的领域。
  今年1月26日,美国商会在给白宫的一封信中警告说,“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系统性的政策,以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为代价来支持本土企业。”这封由微软、波音等大公司签署的信,要求美国政府“密切关注中国政府损害美国企业利益的政策发展”。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只是生产附加值很低的产品,或者为跨国企业代工,没有多少自己的品牌。而国内市场也日益成为外资品牌的天下。尽管中国取得了巨额外贸顺差,但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很多人觉得,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过度了。金融危机则提升了中国的信心,中国认为自己也可以像美国一样用规则、标准来保护自己的企业。
  中国领导人则强调吸收和欢迎外资的政策不变。也有分析认为,中国自身技术落后,需要西方的知识产权,因此不会对外资关闭大门。
  
  欧洲病夫
  英 《经济学人》3月27日
  
  只不过在3年前,英国经济还是全欧洲最强劲的,开放和充分竞争的经济环境、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稳健的预算使英国成了发达国家中的优等生,英国的工人很少罢工,英航是世界口碑最好的航空公司。现在,英国的经济则比欧洲大陆和美国还差,经济衰退已经持续了6个季度,是G8国家中最长的,GDP收缩了6.2%,英国人的自信则像该国的信用评级一样低落。经济疲弱的根源是过度扩张的银行体系、过度举债的私人部门和过分庞大的政府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扩张,这是布朗施政期间种下的恶果。据经合组织统计,英国政府部门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44%上涨到2009年的52%。虽然英国的公共债务没有达到希腊那样高的水平,但它无疑已经再次沦落为“欧洲病夫”。
  
  医改效应
  美 《时代》4月5日
  
  医改法案的签署让奥巴马终于有了一项可以记在自己名下的历史功绩。在“医改效应”之下,似乎财政改革、碳减排、移民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都有了解决的可能。在海外,它也强化了奥巴马的地位。从现实层面,它改变了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不平等的现象:不能工作的穷人自动被医保计划覆盖,而有工作的人则取决于雇主是否有能力;保险公司可以决定谁有医保谁没有医保。但随之而来的医疗保险税增加,将可能是奥巴马未来施政的定时炸弹。
  
  战争新规则
  美 《外交政策》3/4月
  
  过去20多年,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战时代,新科技手段开始融入军事领域。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表明,“网络战”已经悄悄崛起,“基地”组织已经用事实证明可以轻易避开美国重拳,对其发动袭击。但大多数美国高级军官依然信奉“威慑”战略,依靠大量武器、遥控飞机以及全球及时通讯等手段。现代战争的新规则之一,就是“多而小”打败“少而大”。美军应该组建更多更小的战斗单位,撤销臃肿而低效的大部队。
  
  高铁新中国
  (台湾)《商业周刊》4月4日
  
  中国大陆在2020年前要完成1.8万公里的高铁建设,循着铁路,从重庆到欧洲,只要13天,比搭船少一半时间。建设完成后,中国将成为世界高铁总里程第一的国家。据官方发布的信息,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最高有1比10的拉动效应,今年起,未来3年内政府将投资超过2万亿元,拉动经济效应将近20万亿。而台商在大陆的布局也开始远离海洋,转战铁路沿线内陆城市。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武汉建造了一个比深圳龙华厂大3倍的基地;神达董事长苗丰强以南昌为零组件基地;统一集团锁定河南郑州;其他台商不管是高科技,还是传统产业,皆目标一致地将集团发展箭头循着高铁的方向延伸。大陆的铁路革命,给予了台商更大的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投资环境 中国 中国投资环境变差?等 中国投资环境 中国的投资环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