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危机的历史位点 世界历史100集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对于2008年以来远未充分展开的世界危机的动因,最令人厌烦的陈词滥调,莫过于把问题归结为什么“华尔街的贪婪”,什么“金融监管不到位”,以及什么欧洲(尤其以希腊为最)难以为继的“过分”的社会福利等等。
  “华尔街”从来都是贪婪的,谁见过不贪婪不逐利的资本?更何况是金融资本。
  1929年大危机之后,美国原本形成了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问题是1980年代之后,是什么结构性的原因和力量,推动美国放松金融监管并打败了这些政策的反对者的?
  资本与权力控制着的大众媒体和意识形态宣传,出于自身利益这么讲是可以理解的,但众多无意识跟随者,纯粹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众多浅薄的经济学家,即是此列。
  美国思想家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意大利思想家阿瑞吉在《漫长的20世纪》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分析,可为我们打开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
  历史地考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形成至今,依靠霸权支持的中心国家和地区对外围国家和地区都有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支配性地位。从16世纪的意大利热那亚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分别经历了荷兰、英国和美国等几个中心,周期一般在100~200年,每个中心地区一般都经历了从商业中心到产业中心,到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态分别对应了商业、产业、再到金融资本。
  所以,美国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言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不过是霸权和中心地区因有效需求不足和产业竞争激烈、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率降低后,推动逐利的资本流出产业资本、流入金融领域,形成金融霸权,并最终在金融泡沫破灭中丧失霸权和中心国家地位的历史重演而已。历史上,热那亚、荷兰、英国莫不如此―当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从英国丧失工业主导权,到美国最终获得霸权之间的转换,足足花了半个世纪。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
  与历史上的小危机不同的是,按照沃勒斯坦的判断,2008年以来的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长周期―五六十年左右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的衰退阶段,与美国霸权自1970年代以来衰落的双重叠加。
  这该怎么理解呢?在目前中国取代美国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之后(如同美国19世纪末取代英国的第一工业国地位),2008年危机似乎可以看作1900、1907、1920、1929年等4次危机的综合,现在正处在1933到1937年危机之间的过渡阶段。现在中国就是那时候的美国,美国是那时候的英国。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还远未经历1890~1929年美国“进步时代”30年的社会整合与制度完善,以中国极大的社会分化,经得起1937年那样的大危机、大折腾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眼前 危机 位点 眼前危机的历史位点 生化危机历史 金融危机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