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兰奇:拯救奥运会的人 萨马兰奇08奥运会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4月22日,唱诗班的赞美诗歌声在巴塞罗那大教堂里面响起。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红衣主教一起主持这场有超过4000人参加的弥撒圣祭。红衣主教面对覆盖着奥运五环旗的棺木,用拉丁语说:“这个伟大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的肉体,升入天国。”
  
  灵魂升入天国的是这座城市的儿子,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当地时间4月21日,他在巴塞罗那基隆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9岁。
  1920年7月17日,萨马兰奇出生在一个经营纺织业的富裕家庭,后毕业于德语学院和巴塞罗那高级商业研究院。萨马兰奇年轻时曾是一名冰球运动员,退役后曾出任西班牙国家冰球队教练。此后,萨马兰奇选择从政,并担任过巴赛罗那省议会议长,直到57岁才决定将人生奉献给奥运事业。
  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彼时的奥运会,并不像现在这般炙手可热,反而岌岌可危。
  萨马兰奇的第一次出手是平反一桩七十年的冤案。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天才索普夺得两枚金牌。但半年后,美国种族主义分子诬陷索普是“职业”运动员。翌年,国际奥委会追回授予索普的金牌。投诉无门的索普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
  其实,有关业余与职业的争论,早在萨马兰奇出生之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到了1980年代,职业运动员不得参加奥运会的规定,已经成为这个最庞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会给自己亲手上戴上的枷锁。
  萨马兰奇做出了抉择:向职业运动员敞开奥运会的大门。
  1982年,萨马兰奇将索普失去的金牌亲手归还了他的女儿;1990年,由其主持的《奥林匹克宪章》的修订彻底将业余原则删除,这扫除了奥运商业化道路中最顽固的一块巨石。
  当然,这仅仅是一块而已。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债务阴影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被抵制,让萨马兰奇主政下的奥运会几乎奄奄一息。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美国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
  这一次,这个纺织业主的儿子选择了彻底的改革:完全商业化操作,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权。
  最终,萨马兰奇的改革大获成功:洛杉矶奥运会收入2.87亿美元,奥运会活了。
  据统计,在任期间,萨马兰奇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权等手段,为国际奥委会积累了120亿美元的资产。
  有人评价说,奥运会在近代的复活得益于顾拜旦男爵的奔走,而能够成长为如今全世界60亿人的共同节日,萨马兰奇则是“力量的源泉”。
  而这位“力量源泉”在卸任之前最大的一个愿望,是希望奥运会的圣火能够在中国点燃。
  萨马兰奇与中国的情缘始于32年前。那一年的4月21日,萨马兰奇以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特使的身份首次访问中国。一年半后,在萨马兰奇的鼎力相助下,中国成功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他们懂得珍惜患难之交,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这句话来自萨马兰奇于2008年9月4日于西班牙《先锋报》刊登的题为《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的文章。
  这份感情在2001年7月13日达到顶点。这一天,莫斯科,萨马兰奇郑重宣布:
  “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一北京。”
  三天后,完成了在任期间最大心愿的萨马兰奇宣布卸任。
  新任主席罗格向他颁发了金质奥林匹克勋章,他还成为“终身名誉主席”。
  2008年8月8日,88岁高龄的萨马兰奇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他观看了人生中最后一届奥运会。

相关热词搜索:的人 奥运会 拯救 萨马兰奇:拯救奥运会的人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 萨马兰奇08奥运会讲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