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地有人,到三线去】 2018三线城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什么叫三线?答案众说纷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划分标准各不相同。有两种比较靠谱的划分标准,一种是通常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定义为一线城市,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为二线城市,其他地级市和县级市为三线城市。另一种说法,三线城市是指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以及有战略意义的大中城市和经济总量较大的小城市。
  
  累垮了的一线
  2010年12月,北京公布了新的治堵方案。其中的限购政策,令汽车销售商深感压力。1年只发放24万个汽车牌照的限令,让一向热火朝天的北京汽车市场,顿感寒意袭人。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大城市汽车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限购令似乎还有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深圳、杭州、重庆等大都市,也都在酝酿各自的治堵措施。而在上海,则早在1994年就先于其他一线城市执行牌照拍卖政策。
  除去严厉的行政手段,一线城市生存空间的缩减,更直接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一位老板说,在高地价的背后,目前在一线城市中经营的最大成本绝对是房租,这可能是任何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难题。仅从零售业来看,金融危机之后,三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开设卖场的租金成本相差50%,按市场均价,一二线城市大卖场业态日租金每平方米1―3元,三线城市的日租金每平方米不足1元。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以及其他资源成本,无不压得企业难有喘息之机。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更像是一场输不起的仗。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了企业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可是,拼价格、拼成本、拼规模、拼营销、拼占有率,又如沙漏一般急剧透支着企业自身以及周边资源。这是一盘没有退路的大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而输掉的,往往不仅仅是一城一地,而是整个企业的全面崩溃。
  这是一次不能停下、丝毫不能松懈的赛跑。一线,太沉重。一线,太累。
  
  浩浩荡荡到三线去
  “像万科、金地、招商等房企往年都是一线城市楼盘的销售情况要好于三线城市,但今年情况却相反,三线城市的销售情况好于一线城市。”一位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预计“限购令”至少要执行一年以上,因此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三线城市的销售情况对大型房企很重要。今年,这些房企也加大了对三线城市的投资和开发力度。
  而在一二线城市贴身肉搏后,外资零售企业也意识到了三线城市的重要性。在最近几年全国开店布局中,沃尔玛新增的门店绝大多数都在三线城市,占到了2/3以上的比例。
  保利地产、恒大地产、碧桂园等地产企业,李宁、安踏等服装企业,苏宁、国美等零售企业……一大批一线中国企业早于大军未动,就当起了探路三线的排头兵。而诸如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等原本只注重一二线城市的国际巨头,甚至LV、奔驰、迪士尼等专注小众市场的超级品牌,也纷纷开始向三线进军。
  有地、有钱、有人,开往三线的大军,已是浩浩荡荡。
  
  挺进三线的N个理由
  据了解,目前中国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66个,城市人口近3.6亿。除去寥寥可数的几十个一二线城市之外,其余600余座城市均为三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大发展,并没有冲淡三线的成长力度。相反,一大批三线城市在迅速崛起,其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有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可以连续数年达到30%以上。三线对一线追赶的脚步,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越来越快。
  “我们比较了一下,杭州平均一家单店的年销量奔驰是900多辆,奥迪是1300―1500辆,我们在绍兴的门店完全能做到,”一位从事汽车销售的浙江老板,一语道出了三线城市的想象空间,“重要的是三线城市的潜力大,杭州这几年的销量基本比较平稳,而绍兴的销量每年都是跳跃式的,比如奔驰,我们前年全年销量是300辆,去年翻了一番为600辆,今年则可以实现900―1000辆。”
  “有时候,越是小城市里的消费者,追逐豪华车品牌的热情越高,浙江有不少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三线城市,比如温州、绍兴、台州、金华、宁波、义乌、瑞安、诸暨、青田等,那里的消费力一点都不比杭州差。相比之下,杭州4S店已经几乎饱和,相互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三线城市里竞争还不充分,市场很大。”
  而更大的诱惑,还来自于三线城市企业的橄榄枝。一位重庆某区县的房企老板称:“我们要做区县市场的龙湖。”可这些企业的发展,却又受到实实在在的限制:他们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视野、缺乏经营能力、缺乏真正的一线品牌那样的大格局。他们所拥有的,仅仅是作为地头蛇的资源:他们熟悉某个细分市场、具备充沛的本土人脉资源、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
  (来源:《商界》)

相关热词搜索:有钱 有人 到三线去 有钱有地有人 到三线去 三线城市有钱人 三线城市有钱人标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