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泰爱太党缘何大起大落] 泰国几月份去最好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泰国泰爱泰党1998年成立之时,只有13名党员,随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年多后,泰爱泰党在2001年大选中一举击败呼声较高的老牌政党民主党,牵头组阁。泰爱泰党顺应政党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潮流,以“新思维,新作法”的口号梳理全新政党形象,为国民服务,带领泰国走出了1997年经济危机的阴影,迎来了执政黄金时期,中下层民众也从国家经济发展中获取了更多的实惠。2005年大选,泰爱泰党以压倒多数优势再次获胜,蝉联执政,实行了泰国政治格局中一党独大的地位,书写了泰国政治发展的新篇章,他信也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的民选总理。2005年下半年开始,他信同其他传统政治势力的矛盾初露端倪。2006年初的家族售股事件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他信为巩固其执政的合法性,提前解散议会,于4月2日举行大选,不料由于主要反对党的抵制,只有泰爱泰党一党主导的大选最终被裁定无效。就在他信与其反对派的斗争进入胶着状态时,9月19日军队发生政变,推翻了泰爱泰党政府。他信至今流亡国外,不能回国,并辞去了党主席的职务,党内一些领导人及前议员纷纷退党,前政府阁员还面临贪污调查,泰爱泰党元气大伤。前后处境,天壤之别,究竟为何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能迅速崛起,却又顷刻间分崩离析呢?
  
  特殊历史环境成为泰爱泰党成长的肥沃土壤
  
  泰国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来,以军人为首脑的政府占了绝大多数时间,在军人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泰国国内的政权形态也在不断发生演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环境和泰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泰国政党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但军人或其支持的权力集团操控国家权力的本质没有改变。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和民主化的浪潮影响下,军人势力逐渐淡出政治舞台,通过选举产生文人主政的政府成为一种趋势。
  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泰国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前几届政府为提高政绩,巩固政权,放任腐败现象和经济过热产生泡沫的短视行为。而经济危机后上台的联合政府,由于内部纷争不断,缺乏果断强硬的行政手段,根本无法承担起刺激国民经济快速恢复的重任,被迫提前下台。泰国老牌政党在联合政府中争权夺利的行为使民众大失所望,因此,泰爱泰党在2001年大选中,承诺建立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以“新思维、新作风”吸引选民,自然成为众多民众尝试的选择。
  此外,长期以来泰国国内小党林立,这些政党生命短,地方性强,有各自的利益要求。多党联合政府效率低下,稳定性差,这不但使政府无法稳定而有效地实现国家长期发展目标,也使得国内外投资者无法形成对未来投资收益的有效预期,严重阻碍了泰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并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垄断资本迫切需要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利用国家机器为自己谋利,而泰爱泰党就是当时垄断资本一致选定的代表。
  
  泰爱泰党自身条件犹如一粒高质量的种子
  
  泰爱泰党的领导层十分出色,皆是各界精英,更不乏资深政客。党主席他信被誉为“电信大王”,并于2000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其出众的商业才能让多数民众对其引领泰国经济走出危机充满信心。同时他也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曾出任外长、副总理等职务,无论从年龄、才干还是经验来看,他信都是合适的人选。
  泰爱泰党在竞选中提出了明智的纲领。泰爱泰党吸取了过去政党有党无纲的缺点,提出了迎合中下层民众需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其中包括“三年缓债”、“三十铢治百病”、“农村发展基金”、“一村一品”计划等,这些承诺吸引了原本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下层民众,使之为自身利益纷纷投票选举泰爱泰党,2001年和2005年选举的投票率都在70%左右的高水平。
  
  他信政府上台后,全方位巩固泰爱泰党的强势地位
  
  首先,坚决将党的政策转变为国家意志,兑现对民众的承诺。泰爱泰党凭借其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将竞选中提出的政策通过立法机关转变为国家法律法规,以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其次,果断改革行政体制,逐步消除行政机构的官僚作风对国家政治决策的影响,强化执政党的领导,保证政令通畅。同时,通过打造强势政党稳定国内的政治格局。泰爱泰党认为,政党势力过于分散是国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强势的执政党更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他们通过兼并、收买其他中、小政党等方式,挤压反对党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自身在政治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经济上,泰爱泰党提出国内与国际市场并重的“双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打破经济困境。通过自主解决金融机构问题,提前还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削弱跨国资本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行“农村基金”、“一乡一品”等发展生产的政策,夯实经济发展基础;通过扶植中小企业,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在经济得到恢复的基础上,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体制,提出“仁爱社会”,实施“三十铢治百病”等政策帮助低收入者获得最基本的医疗、居住、教育及就业保证,赢得占人口多数的中下层民众的广泛支持。泰爱泰党解决泰国金融危机的成功为其获得“一党独大”地位奠定了经济基础。
  外交上,泰爱泰党以“进取型”外交政策促进泰国国际地位提升和国内经济发展。泰爱泰党以邻国为基本战略依托,扩大对东盟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辐射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积极推动地区合作,谋求东盟“领头羊”资格,提高在地区合作中的发言权,促进开拓海外市场;密切与大国配合,强化泰美同盟,保持与中、日、印等国的良好关系,增加泰国在大国外交中的权重,构筑从邻国、地区到世界范围的层层扩展的“同心圆”外交战略布局。通过提升泰国的国际声望给泰爱泰党的执政地位以有力的支持。
  他信和泰爱泰党的成功绝非偶然,是其顺乎天时、顺应民意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泰国政治强人决定派系兴衰的政治氛围中,他信本人拥有刚强的性格、雄厚的财力、雷厉的行事作风、机谋的政治手段,特别是其善于将经济运作手法移植到政治运筹之中,将公司管理之道融入于政府治理之中,对于泰爱泰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他信现象”本身就是泰爱泰党兴衰的缩影。但他信在泰爱泰党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未能循序渐进,巩固执政基础,而是一味追求强势,严重损害了中产阶级、反对党、军队的利益,促使这些利益集团联手“倒他”,最终军队以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了他信政权。
  泰爱泰党过度强调维护“草根阶层”的经济利益,损害了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泰爱泰党认识到能否赢得农民和城市中下层民众等“草根阶层”的支持,是赢得选票的关键。但是泰爱泰党在执政过程中,过于注重提高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缩小贫富差距,没有使中产阶级从国家经济发展中同步获益。如“三十铢治百病计划”降低了国有医院的利润,减少了医生的收入,一些医院与医生对此不满,有的医院还干脆退出。国家电力机构等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改造将使许多职工面临下岗的危险,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私有化后产生垄断和盈利转移的担心。这些中产阶级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较高政治参与度,他们通过自己所掌控的媒体、人脉等各种渠道,揭露他信和泰爱泰党高官的腐败,抨击他信失德、政府失策,还组织大批民众上街示威游行,以各种方式频频表达不满,使整个泰国社会面临尖锐对立的危险。泰国政治中长期存在着农村选出总理而城市罢黜总理的怪圈,他信和泰爱泰党得罪了城市中产阶级,最终为其失败埋下了伏笔。
  
  泰爱泰党衰落的诸种因素
  
  泰爱泰党的强势打破了泰国政坛固有格局,威胁到反对党的生存。他信和泰爱泰党的成功,改变了泰国长期小党林立、政府更迭频繁的局面,保证了泰爱泰党的强势执政地位,但其兼并、打压小党的强势作法,过度挤压了其他政党的生存空间。民主党、泰国党等反对党声望下降,群众基础萎缩,财力支持明显减少。泰国中央选举委员会给政党的拨款主要根据议会中席位的多少来划拨,民主党全年的政治捐款,尚不及泰爱泰党的十分之一,加上处于反对党的弱势地位,使得它们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财力上都无法与执政党相抗衡。他们以“维护民主制度、多党参与执政、监督政府”为口号,拿他信及其政治集团的腐败问题大做文章,以逼他信下野为共同政治目标。在通过选举翻身无望的情况下,反对党抵制今年4月大选,使泰爱泰党一党主导的选举落得违宪作废的下场,最终通过体制外方式将他信和泰爱泰党拖入一场泥足深陷的政治僵局,为彻底打垮他信和泰爱泰党做足了政治准备。
  他信大胆触动军方利益,破坏了军人幕后参与政治的潜规则。泰国军队的升迁过去一直存在先来后到的潜规则,军事地位的上升同时也意味着权力和财富的上升。他信上台后,为巩固统治地位,不断拉拢、培植军队中亲他信势力,通过调整军中将领破格提拔了一批亲信,引起军队许多老将的不满。在处理泰南问题上,他信提拔穆斯林出身的颂提,意在缓和矛盾,但由于双方在治理举措上存在较大分歧,颂提反而成为他信的对立面。另外,他信通过行政改革将本属于军方势力范围的媒体、电影等行政审查权划归政府,将管理、控制泰南地区的任务交由警察接管,削弱了军队的职权,减少了军方的资金来源。军队此次发动政变,既是在通过民众游行、民主选举等手段已无法扳倒他信的情况下剪除他信的最后一招,也是军方保护自身利益、维护王权的杀手锏。
  泰爱泰党在自身建设上存在着致命不足,在面临危机时毫无自救能力。泰爱泰党虽较其他政党更为重视自身建设,诸如注意组织建设和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但是泰爱泰党本质上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资产阶级选举党,党的成立和党员的扩充不是基于共同信仰,而是出于谋求暂时的政治经济利益。虽然该党通过兼并、收买其他小党迅速壮大,但党内派系林立,相互争权夺利,长期执政后内部矛盾愈加突出。同时,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形成全党惟他信马首是瞻的局面,党的决策成败完全系于他信一身。而他信在成就面前丧失清醒头脑,其个人刚愎自用的一面暴露无遗,大搞“一言堂”,大肆党同伐异,将自己凌驾于党的利益之上。另外,党内根本没有监督机制,2001年入主内阁后,他信虽将其所属钦那瓦公司股权转让给子女,但执政5年后,钦那瓦公司资产总值增长了3倍,家族财富的巨额膨胀,引起了人们对他信总理与企业巨头双重身份的不满。这些问题在泰爱泰党强势上升时一度被掩盖起来,一旦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其负面影响都被更大程度地释放出来。简言之,泰爱泰党将党的兴衰荣辱系于他信一身的做法是该党在面临危机时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
  纵观泰国政治的发展,1997年宪法对培育大型政党进行了大胆尝试,意在改变政党林立、联合政府弱势低效的状况。泰爱泰党的失败将促使泰国政党政治在“政党林立”和“一党独大”之间再度摸索、调整,形成各种政治势力均能认可和接受的政治局面。新的政党政治格局既要较好地体现民主形式,又要能够发挥王室、官僚势力、军队等主要利益集团对政治的影响。目前来看,多个大、中型政党共同角逐泰国政坛的格局,有利于维护泰国主要利益集团分享权益的政治需求,亦符合泰国民众人心思稳的现实需要,似可能成为今后泰国政党政治发展的一种选择。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相关热词搜索:泰国 大起大落 缘何 泰国泰爱太党缘何大起大落 大起大落 泰爱泰党兴衰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