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交现状_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此时对中国外交进行一个评估可以说适得其时。
  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60年中国外交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前30年是反对外部威胁、巩固国家独立、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0年;后30年则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周边环境,促进发展的30年。60年来,中国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和利益方面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近30年来,中国外交在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保障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经验等方面也是成绩斐然。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相对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来说,60岁的共和国还很年轻;但就现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而言,这60年的外交历程却是意义非凡的。早在清代以前,历代虽有礼部、鸿胪、典属国等机关处理外事,但与近代国际关系的外交意义相去甚远。清朝立国之初,虽然礼部和理藩院有着部分外交职能,但由于清朝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两个机构并没有发挥外交的作用。鸦片战争以后,从清朝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到北洋政府外交部再到中华民国的外交部,虽然外交机构和机制在逐步完善,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没有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始终处在列强的操控之下,没有独立的外交人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屈辱外交的状况,第一次以独立自主的外交角色登上国际舞台。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磨炼,现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熟练运用现代外交游戏规则进行现代外交的大国了。
  
  中国外交思想现状与理论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恪守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现行宪法也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60年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外交也在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成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作出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论断,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果断地把国家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将中国外交的重心放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现有的国际体制与日益增长的全球秩序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围绕这一矛盾衍生出来的各种具体矛盾很多都属于非对抗矛盾及非零和博弈。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合作而不是斗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中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开放,扩大国际合作,中国外交需要在国际合作中谋求和平的发展环境、在国际合作中谋求自身发展。
  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外交战略是指导一国外交的总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建国60年来,中国的外交战略几经变迁,最初是“一边倒”,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然后是反两霸,侧重反对苏修;进而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缓和了同西方的关系,全力应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开始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从以政治外交为主的“小外交”走向涵盖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科技外交等多元内容的“大外交”,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外交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效能和作用日益凸显。鉴于此,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被定义为四大块: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相比,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纵观世界近代史上的大国崛起,无不充斥着暴力与冲突、征服与掠夺。中国的崛起却挑战了这种历史的怪圈。面对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用“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外交实践有力地予以回应。“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全面阐述了这一理论。建国60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中国对和平的期待与对发展的渴求一样迫切。中国外交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
  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2005年4月,在雅加达召开的亚非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提出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主张。同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指出构建“和谐世界”,就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实现文明对话”。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此后,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地阐释和谐世界的丰富内涵,强调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构建和谐世界,就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全球公共问题上相互帮助、协力解决。“和谐世界”这个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由一个概念逐步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并在世界上得到一定影响的中国外交新理论。“和谐世界”既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又是对中国现实外交行动的指导方针,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中国外交结构现状与实践创新
  
  建国60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战略布局几经调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价值传统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此基础上,中国注重合理配置宝贵的外交资源,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近年来,软实力的建构和议题外交等新内容也逐渐渗透到中国外交布局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国外交的结构经历了传统的由线到面的转变,现在正朝着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立体化方向发展。按照中国外交的四部分内容,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外交成就与实践创新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作为中国外交重中之重的大国外交经过不断调整和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中国稳妥地应对了各种危机和矛盾,而且成功探索出保持和发展大国关系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机制,从而为中国与大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以中美关系为例,两国关系近年来之所以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其重要原因在于双方构建了一系列战略合作体制,如2009年7月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种战略对话机制对中美减少误解、扩大共识、增强互信、促进合作颇有裨益。此外,中国还致力于建立同大国之间面向21世纪的新型关系,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97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表明两国愿共同积极寻求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性而非对抗性的关系。1998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举措为中国构筑了有利的大国关系框架,为大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发展睦邻友好外交,营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置于外交工作的首要位置。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以积极友善态度处理与邻国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中俄边界的成功划定,成为中国与邻国解决这类问题的典范。目前中国已经同绝大多数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东亚地区一体化,倡导开放性地区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多边对话,创设了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区域合作平台,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创设了六方会谈机制,为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本在于营造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谋求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目前,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从睦邻友好走向了伙伴关系,并且在互利共赢的合作过程中,这种关系不断发展巩固。仅以东盟为例,197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仅为8.59亿美元,2007年猛增到2025.5亿美元。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有巨额逆差,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巩固了传统友谊。中国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有着共同的遭遇,今天又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共同课题,彼此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有相似的立场。在过去几十年的相互关系中,中国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互相支援,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帮助,发展了的中国也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与新兴发展中大国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相互协商、互利共赢的新途径,已经形成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战略合作关系。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了中国愿与非洲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以共同举办中非合作论坛为代表的中非关系新发展为今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开启了新局面。现存国际秩序仍有诸多不公正不合理之处,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已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积极开拓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特别是“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之后,中国的多边外交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方式更加多样,成效更加显著。中国逐步建立、积极拓展、有效利用了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或会议为载体的多种形式的多边合作机制,采用了以多边首脑外交、多边政府外交、多边政党外交、多边军队外交和多边民间外交等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更加广泛地参与了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更全面、更深入地参与了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大力推进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致力于构建新的多边外交区域制度平台。在多边的舞台上,积极发展同大国间的多边合作,并进一步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在地区事务和全球事务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影响力,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了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在合作与共赢中实现了国家利益。
  第五,软实力建构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近年来,中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外交魅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成功地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这一良好的形象。除了经济的稳定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卓越表现等因素外,中国外交在中国国际形象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中国的文化外交、论坛外交以及对外援助等方面。文化外交是一国软实力建构的重要手段,中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加强汉语传播、建立海外文化基地、开展“文化年”以及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等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外交,在国际上有效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形象。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论坛,同与会国商议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外援助对于一国软实力的提升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在重大灾害突发需要国际救援时,中国总是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仅2005年一年,中国就向20个国家提供了26笔人道主义援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始终把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为己任,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一切都增强了中国的亲和力,为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第六,积极开展议题外交,分享国际话语权。所谓议题外交,就是指一国主动制造或参与国际热点议题,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以提升本国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外交行为。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外交开始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结构和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在积极融入全球体系的同时努力改变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所处的被动地位,提高自身的制度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办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举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和亚运会、举办全球智库峰会等都是中国制造国际热点议题的有益尝试;积极解决朝核问题、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参与全球治理等都是中国参与国际热点议题的具体实践;G20峰会上中国提出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六项主张,中国围绕铁矿石定价问题进行的谈判等,都显示了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要求和决心。虽然中国的议题外交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十一次使节会议精神和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于2009年7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着应对金融危机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外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这“四个更有力”给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未来外交工作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首先,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这是对中国外交整体实力提出的要求。建国60年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外交已经从“小外交”走上了“大外交”,从政治外交扩展到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军事外交,中国的公众外交和公共外交也越来越活跃。中国外交的舞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阔;中国外交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贡献的力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中国人民对外交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深切。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政治上更有影响力”,无疑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在经济上更有竞争力,这是为了使中国外交更好地服务国内发展大局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中国在国际经济社会中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中国1978年刚实行开放时,国际贸易总额才206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达2.46万亿美元,中国同各国合作的规模、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3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外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此,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经济上更有竞争力”,无疑也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再次,形象上更有亲和力,这是为了使中国外交更好地树立国际形象而提出的要求。中国是一个主张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国家。在国内,中国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中国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庆祝成立60周年的首脑大会上指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中国外交围绕着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接受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形象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形象上更有亲和力”,主张要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积极倡导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实现共同繁荣。无疑也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树立国家的和谐形象,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指明了方向。
  最后,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这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外交软实力提出的要求。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对外交往事务中,本着永远不称霸、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从来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给别国,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等外交理念和方针指导之下,中国外交不仅重视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平等民主地处理国际关系,而且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外交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支持非洲贫穷落后国家的发展,主动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积极开展国际维和、国际援助和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平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世界各国领导人间的贺电、慰问电经常见诸媒体,这些外交努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感召力,如今中国外交已经由小舞台走向大舞台、由小外交走向大外交、由小合作走向大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的朋友遍天下,这也应了“四海之内皆兄弟”那句话。在这种外交氛围中,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无疑也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指明了方向。
  
  中国外交未来的发展战略
  
  从2008年到2009年,有两件大事加速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全新的大国形象。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现有的国际金融和国际关系格局,各国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表现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外界对中国抱有极高期待。然而,这些期待和评价的到来比我们预想的要早,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被较早地提上了议程,中国外交不得不提前面对这些困难并加以解决。
  中国外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内向化的。虽然建国60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中国内部仍受到巨大挑战,三大问题制约着中国外交的发展。首先是政治稳定问题,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都反映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其次是经济现代化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第三是统一问题,虽然海峡两岸关系目前维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台湾问题关乎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在没有实现中国完全统一之前,这一问题始终牵制着中国外交的精力和物力。不解决以上三大内部问题,中国外交在向外进取的过程中很难做到轻松上阵。除此之外,中国的综合实力发展还不够,2008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4.26万亿美元,而中国这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34万亿美元,虽然中国的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日本,但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军事、科技、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中国同美国的差距更大。因此,面对外界对中国的过高评价和期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内部的三大问题解决之前,中国的外交战略仍应趋于保守。只有等外部矛盾酝酿成熟,内部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20万亿美元以上的时候,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
  当前中国外交在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三对矛盾已经显现。
  首先,在主观上,中国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存在内部冲突。国家身份对国家界定利益、确定战略和执行政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家战略的两难选择往往是国家基本身份的不确定性和不同身份之间的张力造成的,是国家基本身份发生变化之时被认知的身份和实际身份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如果说中国过去是国际体系之外的成员,甚至被视为体系的挑战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已经逐渐地融入到了体系中,成为体系内部的重要成员。目前,中国自我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但很多具体的利益又和发达国家趋同。中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中处于重要位置,但在现有国际制度结构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以何种身份继续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以何种身份要求改造现行的国际秩序,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成为中国外交主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中外对中国的认知差异问题已经凸显。外国人习惯从集体的角度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GDP总量,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中国人习惯从个人角度看中国,看到的往往是个体之间的差异,看到的是问题。基于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差异,中外对中国身份定位也有很大不同,如何让外国朋友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减少对中国实力增长的误解和恐惧,如何让中国实力的增长转化为合理的国际权力与国际话语诉求,给中国一个内外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国际身份定位,这同样是中国外交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再次,在客观上,中国内外政策互动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制度国内化和国内问题国际化的趋势比以往都更加明显,信息化时代的外交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公开透明。中国3亿网民的出现成为一支体现外交民意的新兴力量,中国外交在获得更广泛关注的同时,中国与外部政策的互动越来越受到来自内部各方的民意制约。如何平衡内外的压力,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成为制定下一步外交政策面临的难题。
  为了使中国外交更好地解决上述矛盾,与世界互动的同时更有力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下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应该全面地认识中国国情,在国际体系中对中国进行合理定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发展中树立国际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通过制造和参与国际热点议题,增强中国外交的政治影响力。
  第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中国外交“走出去”越来越有现实意义,应不断加强外交的政策能力和国家能力建设,加强国防现代化,特别是加强远洋海军的建设,同时提高国家的非军事干预能力,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创造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地位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中国在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第四,正确认识中国外交新的国内政治背景,努力协调更广泛的参与部门和更多元的利益诉求,面对非传统的参与者,应该加以适应。
  第五,积极推进中国外交的立体化发展,加强外交的协调作用,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文化外交、多边外交等,在外交过程中充分考虑客体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在和谐互动中传播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外交的形象亲和力。
  第六,高举和平发展大旗,坚持国际正义,在西方主导话语权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注重参与策略,在西方国际规范、中国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利益之中寻求平衡点,增强中国外交的道德感召力。
  (第一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二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李瑞蔚)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战略 现状 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现状ppt 中国外交现状2018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