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充分认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而且残酷。当今的综合国力竞争有一个越来越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围绕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更加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信息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地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重困境,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上也面临严重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精神武器。对于走向崛起的新兴大国而言,必须实现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其重大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的丰富繁荣,使得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软实力通过提高国家凝聚力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奠定稳定的政治基础,通过激励作用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还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界定作用引导市场,从而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中国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渗透在各个领域,与其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互为条件。文化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而且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同时,文化建设也是推进政治建设、发挥政治制度优势的深厚土壤,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
  三、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一个国家和民族一旦失去将国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和文化之魂,动摇了文化根基,就有可能成为别国的附庸甚至走向灭亡。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大的国际背景下,大国竞争越来越注重文化软实力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是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西方国家把文化当成颠覆和控制别国的重要工具,谋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这为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但是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尽管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符,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仍未根本扭转。中国是在开发开放中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些处心积虑要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敌对势力,面对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彼消我长、彼降我升的新形势,认识到单纯依靠硬实力遏制中国的发展越来越不可能,所以加大了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的力度,这些渗透和攻击,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各类文化载体进行的,是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的。必须积极应对这方面的严峻挑战,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紧紧抓住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机遇
  一、从国内看,中国文化建设正在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加快提升国家软实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经过艰辛的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加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成功开辟,为我们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启了智慧之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在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推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既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又为文化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
  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已经实现历史性跨越,总体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提升文化产业的比重将是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选择方向,文化产业将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全面部署。
  二、从国际看,不同文化的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正在进入加速期
  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却面临更多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
  全球化不仅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文化走向,影响国际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的重塑。国际社会信息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得各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边界开始消失,文化交流方式发生新的重大革命,交流和交融的频率和速度明显加快,文化全球化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文化全球化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带来不同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从本国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张,强迫或者诱导别国接受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试图制约、控制世界事务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进程,遭到广泛的抵制和反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越来越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通过扩大国际合作,融合全人类的各种先进文化和进步力量,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抵制文化霸权,形成多元发展的世界文化格局,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文化秩序,成为多数国家的人心所向。
  三、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看,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的重视和期待正在进入上升期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快速发展的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重要的信心来源。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的和平发展给人类和世界带来更大福音,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兴趣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中国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机制,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开展文化交往,构建了中俄、中美两大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并提升到战略层面,与欧盟、东盟、非盟、阿拉伯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加强了人文交流合作。人文交流对增进国际理解和政治互信、促进文化交流合作、维护文化多样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元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文明的灿烂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包括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当前形势下,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是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当前尤其要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以下“国际元素” :
  一、把握国际视角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又都有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这就要求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视角处理好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要倡导和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既要反对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斥主义”,又要防止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文化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自卑倾向。要始终坚持辩证取舍的方法,提高转化再造的能力,积极吸纳融会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赋予先进文化的强大生机。要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对待国外优秀文化,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中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要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引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要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准确掌握文化科技创新潮流,在科技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
  二、扩大国际交流
  要充分利用中国丰厚的文化资源,不断拓展新的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精心组织“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影视交流、图书展示、文物和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让世界各国人民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要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产业,创造平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企业扩大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要加强与国际知名文化制作、经纪、营销机构的合作,借助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文化产品交易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努力向国际文化市场推出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品牌。要充分利用“友好州省”、“姊妹城市”等多种途径,在经贸合作交流中传播介绍中华文化。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巩固对外文化交流阵地。把政府间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流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参与文化走出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支持海外华人华侨、中资企业做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者。
  三、提升国际影响力
  要在重要国际活动中,充分展示中国各族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要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性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扩大文化贸易。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扶持机制,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合作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文化企业领域巨头地位的“文化航母”。要把握文化“走出去”的正确方向,不为同化别人,不搞文化扩张,而是与人分享,在互相的学习、欣赏、吸引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吸纳、融会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要鼓励重点媒体在海外开展传播业务,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文艺机构在相应的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受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宗教和政治信仰,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完整准确、全面真实地介绍中国情况,充分展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良好形象。要积极主动发声,妥善应对外部世界关切,运用一切方式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国际话语权,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和误解,为中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四、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大国。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大国的成长离不开相应的国际环境,大国成长要始终考虑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而且要在本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中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需求的实现。作为国际社会影响力不断上升的一员,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是中国必须面对而且无法回避的客观形势,中国已经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应有努力。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全面显现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对中国又有新的期待,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也在不断变换花样炒作“中国责任论”。中国要客观理性地处理好这一问题。一方面,要警惕有人借助国际责任夸大中国的实力,以此为“中国威胁论”造势,“骂杀”和“捧杀”中国,不被“中国责任论”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也要在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力所能及、责任与权利相统一、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前提下,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要更多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参与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参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维护地区安全进程。中国还要努力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文化走向新的繁荣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五、提高国际贡献度
  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大小,是决定文化软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华文化丰富的资源,提供了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新的巨大贡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要从思考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促进科学发展观的一些重要理念的国际化,弘扬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理念。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代世界的现实结合起来,倡导和谐和睦、消费适度、勤劳节俭、宽容大度等最能够体现和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观。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智慧的中国和平发展模式,为解决一再困扰人类社会的大国兴衰课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提出的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为人类社会探索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共同未来理想开阔思路,大力倡导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要积极参与人类和国际一些共同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积极提供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华文化智慧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作者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局局长)
   (责任编辑:刘娟娟)

相关热词搜索:加快 实力 提升 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