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飘红新年】中国股市大盘走势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07年1月4日,新年开市第一天,沪深大盘演绎了一出“冲高跳水”戏剧性的一幕。事实上,股市新年的“开门红”不过是2006年年末攻势的一种延续。   2005年6月6日,沪指无情的跌穿1000点整数大关,许小年的千点论一语成谶,市场惶恐万分;时隔一年半后,沪指一举荡平2500点,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稳稳定格在2675点,沪深股市年涨幅双双超过130%,并最终以全球涨幅第一,完美收官。
  或许,2007年A股的涨幅将远远比不上2006年,同时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下,市场的振荡幅度将进一步加剧。但市场的起伏将意味着2007年的A股市场走势将会更加精彩。
  
   A股市场的转型
  
  历时两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A股市场发展的障碍,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融资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推动了A股市场的彻底转型。
  股权分置改革从制度上解决了上市公司两类股份、两个市场、两种定价机制的问题,巩固了上市公司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股票作为投资品的定价功能被恢复,股票价格开始摆脱单纯资金推动的特点,更多地与上市公司业绩高度相关,更多地与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高度相关。
  据统计,8月份作为“小非”解禁的第一个高峰,有32家股改后的公司总计34亿股上市流通,相当于A股市场扩容22%。而事实上,8月份的大盘走出了“V”形之势,近9成相关个股短期走势平稳。
  而中行、工行等超级大盘股发行,无疑是对市场承受能力的真正考验。近期工行的A+H两地同步发行,内地冻结申购资金为7810亿元,网上申配中签率为3.2775%,可见股市的真实承受能力相对较强。
  正因如此,上证指数从股改前的1000点上涨到近期的2600以上,涨幅超过100%。A股总市值从股改前的不到4万亿元,发展到现在的突破8万亿元。股票市值与GDP相比的证券化率,从股改前的不到20%提高到现在的接近40%。中国A股市场成为2006年以来全球最具有活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际航空、大秦铁路、广深铁路和中国人寿等市值规模上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的公司,陆续在A股市场登陆,市场集中度和上市公司质量大为改善,A股市场进入了超大盘股主导的全新时代。
  2006年9月份,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即将推出,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产品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证券公司得到了全面的清理和整顿;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目前,基金、券商、保险等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超过40%。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和投资者结构都日趋合理。
  2007年市场由爆发性牛市转向结构性牛市是毫无疑问的。
  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航、中行、工行等大盘蓝筹的上市,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的供给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姑且称中国市场本轮疾风暴雨式的扩容为“中国式扩容”。
  中国式扩容的特征及其市场影响:大蓝筹优先上市、优先回归。之所以称此次中国A股市场的大规模扩容为中国式扩容,完全是因为此次扩容具有很大的独特性。虽然整体上,此次扩容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相一致,但是由于过往几年熊市所带来的扩容停顿,以及独特的A-H股安排,使得A股扩容将是突变性的。
  经过近一年工行、中行、国航等大型H股的回归,A+H股占国内市值的比重从2005年末的18.3%剧增到2006年12月1日的45.1%,A股市场与H股的联动效应大大增强,A股自成立以来首次与国际市场高度联动。A股与H股形成的良性互动成为推动A股2006年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更增加了中国A股的吸引力。随着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的形成,A股市场相对于H股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各种渠道到H股市场的国内资金有望逐步回流到A股市场,国际资本也会进一步增加对A股的投资力度。
  同时中国股市的二八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大蓝筹的陆续回归将加剧蓝筹股的内部分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蓝筹上市,市场也会出现审美疲劳,从而会对大蓝筹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大蓝筹内部面临分化,原先出于基础配置的资金可能将注意力由现有大蓝筹转向新发大蓝筹,从而新上市的大盘股会对现有的大盘股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按照现有数据预计,2007年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其他大盘蓝筹股将陆续回归,这些大盘蓝筹股整体资产质量较现有A股大盘蓝筹股好,它们的A股IPO将会使现有的一些大盘蓝筹股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风险不容忽视
  
  2007年,随着更多的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出台,市场会出现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随着A+H模式的确立和发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有更多大盘蓝筹股陆续“回归”和更多代表中国经济成长的企业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也在迈出新的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当上证指数在几大超级权重股的操控下连续攻城拔寨之际,更多的个股却进入了阶段性回落之中,没有新的、明显的热点出现,真正能够跑赢指数的个股只占两市10%的比例。这表明,由权重股连续飙升带来的股指虚高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去年最后一周时间股指暴涨近15%,市场有过度炒作的嫌疑。由于2006年底的市场在连续大涨后并没有出现过较大的修正,这种修正必然会延续到2007年。这也使得新年开市首日的A股市场有了振荡的理由。
  一方面,众多的热点奠定了A股市场中长期强势格局,2007年的A股市场将继续维持向上的格局不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变化、新政策的实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创新的加速,2007年的A股市场将会发生更加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尽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这并不会对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中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局面仍将延续,A股市场在全球资本视野中的估值吸引力显著。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延续,将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在全球视野中的投资吸引力。股指期货的推出可放大A股市场牛市效应,它将有利于规避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培育和发展证券市场成熟理性的投资主体,有利于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积累经验。而融资融券的实施,引入做空机制,打通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渠道,将提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改善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改变证券市场“单边市”状况,形成内在的稳定机制。内外资企业税可能合并提升A股公司盈利预期,将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和投资价值;国内流动性过剩局面延续,以及股改有利A股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众多有利因素存在,金融板块、人民币升值概念、因会计制度变更引发的资产重估概念、3G概念和奥运概念等,将成为潜在的做多动能;新会计准则实施、股权激励、兼并重组、企业整体上市,以及税收调整等将给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带来意外惊喜,进而成为推动A股股指继续走高的最大动力。
  另一方面,市场过度的“疯狂”也蕴藏着较大的调整风险。仔细分析各大券商近期发布的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报告也可以发现,机构们在对2007年走势有着乐观预期的同时,也对阶段性调整的风险予以充分的警示。
  尽管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全球经济中成长为一个主要的经济体,但是它的资本市场的改革还远没有达到可以高于美国股票市场估值的地步。我们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做出A股市场将出现重新估值:一是中国资本账户还未完全开放,汇率仍然是受管制的;二是公开股权融资市场,即使包括海外融资部分,仅仅占GDP的55%;三是外国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开展业务仍然要面临无数的障碍,即便是拥有控股权;四是中国仍没有自身的收益率曲线,国有商业银行控制着债券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债券融资对于企业的意义,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现在股市的上涨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入场增量资金的推动,而不是基于企业回报的考量。在金融体系过量的流动性下,资产泡沫更容易形成,股市某种程度上成为表现形态之一,这在理论和实践上恐怕都是成立的。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和持续时间过长,随之而来的调整就可能过深,于是,股票市场的波动可能过于剧烈,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这种事情,在市场经济史和股票市场史上可以说屡见不鲜。对这样的风险,应该有所警惕。
  
  强化自主创新
  
  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仍然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市场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也不断出现基础性制度尚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中国证券业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压力要远远高于保险业和银行业。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步伐,银行、保险与证券行业间的业务相互渗透在不断加剧。我们面临着东亚国家普遍面临的环境,即外资银行、商业银行和本土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中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因此,如何在开放和竞争中加快发展本土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本土证券经营机构,是我们面临的共同任务和挑战。
  加快改革、放松行政管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会成为发展趋势。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必须壮大,目前A股市场的总市值8万亿元,与20万亿元的GDP相比证券化率只有40%,与发达国家普遍的100%的证券化率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与此同时,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重看,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占到了全部融资总量的80%,而股票、国债、企业债等其他融资方式只有20%左右。虽然2006年A股市场的融资额达到了2000亿元,但是与全年银行贷款超过3万亿元的规模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国内证券公司成为制度和产品创新的主体,努力做大做强本土证券经营机构。
  第一,要推动证券公司多元化的资本募集方式,例如通过上市提升资本实力。
  第二,要恢复证券公司应有的经营权利,比如股票自主配售、证券二级托管和做市商制度。
  第三,要赋予证券公司在与外资、保险和银行竞争中相同的国民待遇。比如放开直接投资业务,允许证券公司参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允许证券公司参股其他金融机构等等。
  第四,要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如QFII和QDII的实施过程中,优先向有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证券公司倾斜,推动本土证券公司率先国际化。
  同时要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目前,随着中小企业板的壮大和中关村股份转让试点的逐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见雏形。下一步应积极探索创业板的发展,使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得到相应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与支持,同时大力推动与创业板市场相辅相成的本土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稳妥推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此外,借鉴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加大公司在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大力推动审核机制的市场化和透明化,建立健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发行审核体制,并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推进债券交易制度创新,完善债券投资者结构,创造债券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债券市场。

相关热词搜索:飘红 股市 新年 股市飘红新年 股市飘红飘绿是什么意思 股市飘红啥意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