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敌人 国家的敌人 查建英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若干年前,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主演过一部电影《国家的敌人》,片中主角在面临情报机构追捕时,一张从浩渺太空铺到街头巷尾的监控大网让人无路可逃,无所不在的监控让观众感到窒息。
  高科技时代,作为个体的人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是如此渺小无助。如今,前俄罗斯高级特工谢尔巴科夫上校,作为一个“国家的敌人”,就将面临这样一张天罗地网。
  今年6月,美国破获俄罗斯间谍网,10名间谍落网,随后美俄两国闪电换谍迅速了结此案。不料5个月后,这场间谍案又上演了“第二季”――
  11月11日,俄罗斯权威媒体《生意人报》报道,导致俄罗斯间谍网被捣毁的罪魁祸首,是对外情报局高级特工、负责在美国的间谍网络的谢尔巴科夫上校。被美国抓获的10名间谍都是他的下属,谢尔巴科夫本人则在间谍案曝光前一周叛逃到美国。
  这场现实中的间谍大片,再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显然,对美俄这对老冤家来说,冷战早已结束,但斗争仍在持续,作为两国情报机构之间的主旋律,直到今天还在延续。
  
  搞间谍不是谈恋爱过家家,别妄想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一回首的温柔,代价是下半生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某一天某个人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你身边,伸出一把匕首指向你的胸膛。
  早在今年夏天,俄罗斯总理普京就暗示知道叛徒的存在,他对媒体语带机锋:“叛国贼的下场都好不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也说,“谢尔巴科夫每天都得担心遭到报复,‘梅卡德尔’已经在路上了”。
  说起搞暗杀,克格勃里拥有无数专业人士。梅卡德尔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1940年他在墨西哥用冰镐硬生生刨开了前苏联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托洛茨基的脑袋,之后“梅卡德尔”一词在克格勃内部就成了暗杀小组的代名词。
  除了追杀托洛茨基之外,克格勃时代还有两起轰动一时的海外追杀行动。
  一次是在1957年的慕尼黑,克格勃特工将流亡联邦德国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列夫?利比特,用特制的毒药枪刺杀,利比特死后,西德方面的验尸报告一度认为他死于心脏病;另一次是在1978年的伦敦桥上,保加利亚作家、异议人士马尔科夫,被一把特制的毒雨伞刺中,并于次日死去。案件的幕后细节,直到前苏联解体之后才全部曝光。
  俄罗斯情报机构最近一次与海外暗杀扯上关系是在2006年。叛逃至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当年11月死于放射性物质钋中毒身亡,弥留期间他声称是俄罗斯情报机构对他进行了暗杀。但俄方与前苏联时期一样,对类似指责坚决否认。
  
  作为克格勃的老对手,美国中情局干起这些脏活来显得肆无忌惮,该局最广为人知的行动是针对卡斯特罗的暗杀。BBC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名叫《杀死卡斯特罗的638种方式》,影片中,卡斯特罗本人历数了他经历的638次暗杀,花样之繁多令人瞠目结舌。中情局特工曾试图把剧毒药丸加进他的咖啡、汤和眼药水里,还试图把带有致命细菌的手帕装进他口袋,甚至买通黑社会潜入古巴暗杀。
  前中情局副局长的比希尔在回忆录中称,该局曾针对8位外国政要策划暗杀工作,其中5次得以成功实施。
  上世纪50年代,中情局甚至编纂了一本指导特工进行暗杀的“技术指导手册”,这本19页的小册子直到1997年才得以曝光,其中建议,人为制造事故是干掉目标的最好办法,比如把某人从高楼上掀翻制造失足假象,或在地铁进站前把目标推下列车轨道等等,读来令人不寒而栗。
  不过随着中情局益发恶名昭彰,白宫赫然发现自家情报机构的名声与黑手党有得一拼,于是不得不有所收敛。福特总统1976年签署行政命令禁止政治刺杀行动,1981年里根总统扩大禁令范围,禁止一切刺杀行动。直到前些年,小布什以反恐的名义解除了海外刺杀行动的禁令。
  
  有很多人相信,即使有着禁令的存在,中情局也在偷偷“干脏活”。毕竟神秘的情报机构笼罩的面纱太厚,难免引来无端揣测,譬如英国军情六处,就经常陷入类似流言之中。
  困扰MI6最深的流言要数戴安娜王妃之死,这位深受英国公众爱戴的“人民王妃”车祸遇难之后,有关MI6策划谋杀的流言漫天飞舞,不过在各个阶段的流言中,指示MI6采取暗杀行动的幕后黑手有着不同的版本,前首相布莱尔、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子等人都做过流言的主角。
  据军情六处自己宣称,即使在二战期间,该机构也不提倡针对个人的刺杀行动,这或许是基于老牌帝国的绅士情结作怪。但该机构的“形象代言人”007邦德先生在银幕上大杀四方,却让人很难相信MI6特工的白手套能真的做到一尘不染。
  
  尽管针对克里姆林宫传出的“杀手已经在路上”的风声,美国中情局宣布加强了对谢尔巴科夫的保护力度,但不怕被偷,就怕被惦记。尤其是,惦记着你的是一个国家。
  作为一个国家的敌人,前俄罗斯高级特工谢尔巴科夫上校,后半生恐怕都要生活在阴影之中了。■

相关热词搜索:敌人 国家 国家的敌人 国家敌人by茶树菇 国家的敌人 电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